2013年11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父子两代的“超级杂交油菜梦”》,这是一个走基层的报道,讲述了湖南一对父子为了种出高产的“超级杂交油菜”而不懈奋斗的故事。片子播出之后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这个批示对于新闻战线是非常珍贵的,因为这是习近平履职总书记一年以来,对中国新闻系统做的第一个批示。批示非常简单,八个字:“讲好故事,事半功倍。”
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要认真琢磨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批示这八个字,而《父子两代的“超级杂交油菜梦”》这个片子又是怎么讲好故事的。
我们先把时间再往前推三个月,2013年8月19号,十八大之后的第一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做了讲话。他说:“正面宣传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有的居高临下、空洞说教,照搬照抄领导讲话和政策文件,挖掘解读不够,生动鲜活不足,群众敬而远之;有的存在模式化、套路化现象,语言生硬、形式刻板,亲和力、贴近性不够;有的形式上轰轰烈烈、豪华艳丽,实效性不强。”“正面宣传,光是做做样子、满足于完成任务很容易,但要真正产生影响、受到欢迎,难度是很大的,不下一番功夫肯定不行。”
我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讲话是说我们的正面宣传不能打动人心,媒体大多只做“搬运工”,没有成为独具匠心的“手艺人”。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这个片子。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农民的科研梦,“研究超级杂交油菜”对于沈克泉老人来说,就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老人决心非常坚定,尽管遭遇很多困难,但老人从来没有动摇过。实现梦想的过程就是坎坷的,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就会有前赴后继,于是,我们又看到了老人的儿子沈昌健继承了事业,继续为实现梦想而奋斗。不同的是,面对同样的事业,儿子的方式方法和父亲不一样,他做了改革,他把父亲一直不愿意公开的成果拿出来了,按他的话说就是“要敞开个人胸怀”,用一种更开放的态度来完成事业,结果他得到了更多人的帮助。片子的结尾落在了儿子沈昌健的同期声上,“农民是完全可以搞科研的”,也就是说梦想一定是会实现的。
片子有很多的隐喻,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新闻策划,把“中国梦”这个宏大的概念化解到了一对父子的身上,用故事巧妙地讲出来,但是又不留痕迹,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搞宣传要“润物细无声”,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新闻做出了诗意。和一些调子高、格局大的宣传比起来,显然这个故事更容易被记住、被传播。所以讲故事比讲道理更有穿透力。
新闻人必须讲政治,这是我们的核心属性,没有任何弹性。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习总书记“讲好故事,事半功倍”的批示,就是在告诉我们,媒体需要努力去寻找好故事、学会把故事讲好,从而打动人心,抓住人心。那么“讲好故事”这四个字,绝不仅仅是对这个片子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所有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指示和要求。说到这,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央要求我们“走基层”,就是让我们去寻找能够打动人心的新闻故事,然后通过我们的讲述,让“核心价值观”真正地入脑入心。以策划为龙头,以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以故事化表达为手段,就是我们做新闻的抓手。
白岩松曾经在中国传媒大学讲了节课,主题是“新闻人急需学会讲故事”。他举了一个例子,2000年9月他在悉尼做奥运会报道,当年中国奥委会实行最严厉的兴奋剂检测,他在奥运村先看到了中央四套的节目,是一条传统的正面报道:今天下午三点,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在召开的××会上强调,宁可牺牲成绩,也要一次干净的奥运会。这条新闻很标准,谁、什么事、说什么,新闻五要素全都有。可是,一个多小时以后,澳大利亚媒体也报道了这条新闻,事是一个事,但感觉却大不同了。新闻一上来就是“一个运动员在宿舍里收拾东西,中国的运动员某某正在收拾行李,但他不是去参加悉尼奥运会,而是要回到他的河北老家。某某昨天得到了通知,他的血检没有合格,他不能参加悉尼奥运会了,我相信他的对手都会松口气,因为他是金牌的有力竞争者。”
再往下“和他相同命运的,还有很多中国运动员”,一下子横向就拉开了,再往下讲“中国的奥委会主席的表态”等等,新闻结尾的时候,是某某走出体育总局的大院的画面,解说词的结尾写的是“某某只需要9个小时,就可以回到他的河北老家,但是没有人知道,他要用多长的时间再回到这。”
两篇报道哪个更吸引人呢?显而易见是后者。我想,如果大家掌握了方法,一定更愿意在面对新闻事件时,做出像后面这样的报道。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把事情也说明白了,不仅表达了中国官方对待兴奋剂的态度,还有细节、有情感,看过这篇报道,我们会替那些因血检不合格而无法参赛的运动员惋惜。这就是有情怀,有温度的报道,真的能够触碰人心。
由一个个体、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具象的东西、一个主人公的概念切进去,接下去可能会有一个转折,比如“和他相同命运的,还有很多中国运动员”,把报道面儿铺开,然后再进行宏观层面的观察,最后再回到这个个体的故事里。
故事里会有爱恨情仇,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在折射社会、承载主题的同时,还会与我们的内心产生共鸣,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在之前,我们说应该以故事化表达为手段,那么,故事化之后应该做什么呢?记住这四句: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情感化。
那么,我们应该寻找什么样的故事呢?也就是好故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标准?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报道:
2012年12月22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十岁男孩为母亲撑起一片天”报道,反映贵州农妇杨能芬因患尘肺病在四川就医,十岁男孩胡镓豪独自照顾母亲的感人故事。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同志对此高度重视,指示国务院医改办尽快了解情况,帮助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
这是一则“凡人善举”报道,十岁的小镓豪像一个男子汉一样安慰流泪的妈妈,给妈妈剪脚指甲等,小镓豪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家庭和被命运扔到谷底的孩子,通过很多的细节,把这些展现出来,让人很感动。但是,这个片子只是一个“凡人善举”吗?让人感动的孩子在中国不计其数,为什么新闻联播给了小镓豪5分多钟的时间?因为通过这个报道延伸出来一个问题,就是医改。片子并没有就杨能芬报销问题着太多笔墨,轻描淡写就说过去了,片中说“由于尘肺病属于职业病,在贵州当地不属于新农合报销范围,杨能芬多年前打零工的工地很分散,也从没有签过劳动合同,想要申请工伤保险不大可能了。就算申请到以职业病就医,报销也存在诸多限制。”
实际情况是,当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按国家的政策是完全能够覆盖到这位母亲的,但是国家的政策出来了,地方配套政策却没有跟上去;而且这位母亲没有正式签定合乎国家法规的劳动合同,是一名“黑工”,没办医保和新农合,享受不到待遇。
所以我想这个题材还有一种报道方法,就是曝光和问责,为什么国家已经出台政策了,当地却没有落地,这不是懒政怠政不作为吗?在一通曝光和问责之后,还要真诚地叮咛嘱咐广大农民工朋友们,一定要签劳动合同,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没毛病,说实话。这样报也对。
其实,杨能芬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反映的也是当下的国情,曝光和问责让相关部门有口难辩,有苦难诉,有理说不清,而让所有农民工去签劳动合同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脱离现实的问责和嘱托往往显得无力。而这个感人的故事却打动了李克强,他做了很长的批示,要求一定要解决这个家庭的问题。结果,一个好故事的讲述,不仅解决了这个家庭的实际困难,还推动了政策的落地。
这个片子虽然是正面报道,但却触碰了社会痛点,我觉得这个片子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正面报道也可以触及负面状况,如果能直面百姓遇到的现实难题,真实记录当事者的愿望和努力,体现社会各界积极解决难题的态度和实际行动,这样的报道同样能起到弘扬正气、赢得共识、解决问题的传播效果。
2012年4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走基层》系列报道播出《安徽太和:老党员临终捐遗体,当最后的党费》,讲述了安徽省太和县老共产党员苗为民临终捐献遗体的感人故事。
这个片子在新闻联播播出的时候,后面还配发了一个评论,题为“信仰的力量就是这样触手可及”。评论全文如下:苗为民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自己的信仰。他工作过的岗位并不起眼,他做过的奉献并不稀奇,但是他坚定地传播着这份信仰直至生命终点。一个人需要信仰,一个执政为民的党更需要靠这种坚定而具体的信仰来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推动社会进步。苗为民用自己普通却又如此有力的一生让信仰的力量触手可及。
在片子中最让人震撼的并不是老人捐遗体这件事儿,而是老人在弥留之际说出的话朴实而又真诚,进而让评论变得不生硬、不空洞,有了极其有力的支撑。所以,故事中人物在镜头前的表现对故事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个片子播出之后,网上出现了海量的评论,都在为老人点赞,有网友就表示,通过老人的故事他们重新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由此相信党、支持党。这说明这个选题老百姓也是满意的。这足以说明,一个好故事、一份真正的感动是多么的有力量。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责编: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