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趋势下,笔者从儿童传统文化认知感缺失的问题、原因分析入手,来研究电视媒介对儿童的认知扩展起到的作用,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对当代电视节目制作的建议,希望借此提升电视媒介对培养当代中国儿童传统文化认知感的积极影响力。
一、当代儿童对传统文化认知感的欠缺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是决定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繁荣昌盛的最根本性内容。但我国当前儿童教育学的内容中,更多地是强调对儿童的身体、心理和智力的教育,对儿童的传统文化认知感教育关注较少。
随着“泛娱乐化时代”的到来,电视娱乐类节目如井喷式释放开来。真人秀节目明星化、游戏化、充斥网络用语等模式的泛滥让中国电视文化走入了误区,关于中国人文历史、传统礼仪、传统艺术、民族文化、民族发展的栏目不断减少,尤为严重的问题是,成人类节目的膨胀,致使电视选择面变得狭窄,儿童在获得文化知识的黄金年龄蹉跎在无意义的电视节目中,难以培养出对伟大中华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
全球文化传播格局存在着“文化强国”和“文化弱国”的明显差异化特点,外来文化不断侵入,多元文化景观充斥大众视野,而本土电视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目传播并没有新鲜的形式呈现,让民众在选择上依附于外来文化的刺激与新奇,中华传统文化逐渐被冷落。
如此内忧外患的现状,导致儿童们无法正确选择和鉴别电视节目所传播的文化内涵,甚至会认为功利性的快餐文化就是现代社会的标志,因而造成了儿童的精神缺失,也造成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模糊。
二、电视对儿童教育的重要作用
当今,儿童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类媒介,电视由于其操作简便、信息量大、可选择度高等特点,成为儿童使用率最高的媒介。Ofc om传媒机构对8到15岁儿童的调查显示:儿童每周平均收看电视时间为13.9小时,大陆的调查显示:城市儿童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接触电视、广播、书籍、电脑网络时间达86.7分钟,其中看电视57.8分钟①。由此可见儿童对电视的喜爱和依赖,观看电视节目已成为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可以从中获取知识、寻找乐趣。
成人通常认为看电视会对儿童造成危害,担忧因看电视时间过长产生对儿童的身心发育、思考能力、学习时间等负面影响,也有观点认为儿童不具备选择适合自身年龄电视节目的能力,受到成人节目的影响会导致儿童产生消极和负面的行为。问题纵然存在,但从另一视角来看,普通人在儿童时期具备天然感知力、较强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该时期的记忆力带有情感②,儿童时期正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时期。恰好因为儿童对于电视的喜爱程度远超越成人,对于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完全可以从电视媒介入手,考虑制作适合儿童观看且能达到教育意义的节目,让所谓的无效时间转化为有效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视媒介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通过精美的画面、恰当的节奏、信息的提供、巧妙的包装进行内容传播,同时结合儿童与电视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起到建构两者之间的桥梁作用,达到促进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
三、增强电视媒介对培养儿童传统文化认知感的建议
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普及和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儿童媒介接触便是最快捷且直接的途径,这是中国电视传媒业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已从文化战略的层面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的指示,我们需要在传统文化教育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充分发挥电视媒介在培养儿童中华民族文化认知感中的巨大潜力。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1.与时俱进,采用更加多样化的节目形式
适合儿童观看的电视节目多种多样,但是儿童会大量的盲目地接收各种节目信息。让孩子喜爱又能传达具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的节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将两者有机融合,再结合多种节目形式,让儿童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是可实施的最佳路径。
较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节目的范例有动画片《中华弟子规》、儿童节目《大风车》、娱乐节目《天天向上》等,以上节目形式是儿童乐于接受的电视节目类型,其中《天天向上》虽然是成人节目,但每一期均用多种形式来传播中国千年礼仪之邦的传统文化,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并借此发扬光大,因此只要把握好成人节目的内容设定,在娱乐的同时添加适当的传承内容,儿童会进行主动选择。
电视剧拥有丰富的艺术容量和表现形式。上世纪90年代的《小龙人》、《快乐星球》、《三毛流浪记》等经典儿童电视剧,成为了80后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但之后除了情景剧《家有儿女》外,很难再看到优秀的儿童电视剧,此类形式既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儿童观看也能传递教育内容,建议继续制作高质量的、专门针对儿童受众的电视剧。我国也曾生产出大量的反映中华传统文化和歌颂民族英雄的电视剧,如《三国演义》、《高山下的花环》、《雍正王朝》等,对于大龄儿童来说,这也是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加强传统文化认知的理想选择。
纪录片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途径之一,如《舌尖上的中国》等讲述传统美食技艺的纪录片,节目形式新颖,节奏感强烈,风格鲜明,成人和儿童可以共同观赏,是提供家庭活动的方式之一,可谓一举两得。
公益广告的内容往往是国家精神面貌和价值观的体现,中央电视台近几年在公益广告上下足功夫,数量明显增加,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如《妈妈洗脚》、《路灯》、《打包》、《母亲的七秒》、《筷子》等,其以微电影的形式加上简单且深入人心的故事,让中华传统文化沁入百姓心田,儿童在观看时会模仿剧中人物的行为,如此一来,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最深厚的底蕴,即关于美德的倾诉。
以上成功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传承中华文化、增进儿童文化认知感的多样化的节目形式,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不断创新,融入形式多样的儿童教育元素,充分发挥各类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承载力。
2.因材施教,抓住儿童心理特点策划和创作传统文化教育节目
儿童的好奇心浓、模仿力强、可塑性好等特点决定了其对电视节目的接受程度。优秀的电视节目不仅能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还能提高其审美认知水平以及学习思考能力。备受欢迎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设定了简单的比赛规则,儿童选手参加比赛,邀请知名央视节目主持人纠文正字,每场均有紧张的竞技,有强烈的现场参与感,以此号召观众从喜欢每日“低头指尖拼写”转化为“纸上笔尖书写”的习惯,实现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字魅力的传承,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项技能训练,能带动儿童观众的主动参与,和选手一起学习和巩固汉字拼写,激发其内心强烈的可塑性及记忆能力,由此来促进文化的传播,达到对儿童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在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情节性。如动画片《中华杰出人物故事》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但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究其原因就是其在情节设置上忽略了故事的趣味性,也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把着力点只放到了其教育意义上。
由此可见,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对趣味性强、有带动感、有共识的节目感兴趣,但即使面对喜爱的节目形式,如果晦涩难懂或一味枯燥说教,儿童也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可将动画片等形式与教育类节目有机融合,利用动画片的游戏性和活泼的人物形象来讲述传统文化教育的故事,达到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电视有传承和传播、选择和引领、培养和主导文化的功能,电视能够成为儿童获取知识和乐趣的最佳途径。国家应从儿童教育的长远战略考虑,积极鼓励在电视节目中创新性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对具有儿童教育意义的节目形式和作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不断提升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承力,加强儿童一代的思想培养,强化其传统文化意识,从小树立传统文化的观念,一代代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才能真正达到精神上富国富民的作用。
注释:
①刘宣文、陈钢:《儿童媒介识读教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②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责编: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