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赛马,南人竞渡”——赛龙舟是中国传承千年的民间习俗。每逢端午,南方人会用雕刻成龙形的木舟竞渡,形成了悠久的龙舟文化。
龙舟整体可拆解为龙首、龙身和龙尾三个部分,其中龙首雕刻是整个龙舟制作最具有灵性的部分。
湖南沅江市的“聋爹老杨”是远近闻名的龙首雕刻手艺人,虽已从业50多年,技艺精湛,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冲击,龙首雕刻已后继乏人……
“八百里洞庭”是龙舟文化的发祥地,但是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关于龙舟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古籍《穆天子传·卷五》中便有“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的记载,屈原《九歌·湘君》中也有“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等描述龙舟的词句。
但如今流传最广的说法称:龙舟的起源和战国末期的屈原有关。相传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被流放在外的楚国大夫屈原,得知秦兵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悲愤之下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不忍屈原的尸体被蛟龙吞食,便把米粽投入江中,并一边划龙舟一边鸣锣擂鼓驱赶蛟龙。这些举动后来演变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传承至今。
位于洞庭湖畔的益阳沅江市,就曾是龙舟文化繁荣之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沅江市涌现出一批打造龙舟、雕刻龙首的民间手艺人,他们技艺精湛,名声远播,当年长沙人要造龙舟、雕龙首时,也会不远千里跑到沅江来请这些艺人出马。现今70多岁的杨湘安,便是其中为数不多还在世的老手艺人,因其身有残疾,大家都称他为“刻龙头的聋爹老杨”。 失聪手艺人的绝技
我与老杨结识纯属偶然。2013年5月初,在一次外出采风拍摄途中,我被一阵有节奏的敲击声吸引到了一家小船厂内。幽暗的光线中,木屑四处飞扬,一位老人手持木槌、铁杵,在他的敲打中,一团粗糙的原木正悄然蜕变成龙的模样。
经过一番了解后,得知这位叫杨湘安的龙首雕刻手艺人双耳失聪多年,所以说话有些含糊不清,我们便只能靠比划和写字来交流。
老杨祖籍岳阳汨罗市,祖上5代都是木匠。15岁那年,求学中的他被义父几个耳光打成脑震荡,随后逐渐丧失了听力,命运也由此改变。失聪后,他不得不辍学,并开始跟随义父进入木匠圈子。由于天资聪颖和对木工雕刻的喜爱,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不仅自学了雕刻龙首、十二生肖头像和佛像,还成为了当地制作宁波床、花雕家具的“大师傅”。后来在干校中,也因为他是家具厂的“大师傅”,所以能与干部平起平坐,还能大碗吃菜。现在每每说起这件事,老杨总是显得很自豪,他说那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候。
老杨告诉我,他手上正在打造的这条龙舟是沅江市万子湖乡莲花村订制的,船长17.6米,宽1.15米,共计16间舱,可划16对桨,目前已花了80多天来制作,光是龙首龙尾的雕刻就耗费了两周时间……就在当月月底,万子湖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原来是老杨新造的龙舟从船厂老板周建明家后面的洞庭湖下水试航。为此村民们举行了盛大的仪式。
在龙舟文化里,造龙舟用的木材是木工的祖师爷鲁班带来的,被视为有灵性,入水可保平安。所以龙舟下水,第一件事是请“鲁班”。村民们在龙头前摆放了一袋大米,上面插了一把木匠用的“五尺”,这是用来请鲁班“下凡”的。在岸边正对龙头的位置,一张八仙桌上摆满了鱼、肉,还有一只用来“血祭”的公鸡,这些都是用来款待鲁班祖师的。到了祭祀时,全体人员需叩拜3次,然后燃放爆竹,气氛热烈……
在老杨眼中,那块由原木蜕变而成的“龙”,就像他一手带大的孩子。所以当天,心情复杂的他也早早来到船厂,并随船送出很远。“我年纪大了,这恐怕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后一个能下水的龙首了”。老杨含糊不清地自言自语。
6月初,我再次来到船厂,希望能邀请老杨重新雕刻一个龙头,以便于完整记录下这门即将消失的民间手艺。但是我却被厂家告知,由于船厂缺少龙舟订单,老杨在干完最后一单活后,就离开船厂另谋出路了。
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多方打听老杨的去处,但他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似的,音讯全无。
重现精湛手艺
2015年6月,我在一个喜欢街拍的朋友那里,意外地看到了照片里的老杨,于是迫不及待把老杨的故事讲给朋友听。没想到仅仅过了几天,朋友就打电话告诉我,他在广场又遇见了老杨,而且两人用纸笔聊得正欢。
世事无常,我曾经踏破铁鞋无觅处,如今本已将执念放下,老杨却又机缘巧合地出现了。再次见面后,我把记录龙首雕刻手艺的想法如实相告,老杨听后显得很激动,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下来。
次日,我来到老杨的家,老杨连忙拿出熬夜画好的龙首草图给我看。没想到,从未学过美术的老杨,随手画出的龙首草图竟然活灵活现。他说,因为无数次的刀凿斧戳,龙首的万千形态早已烂熟于心。
定好了图纸,老杨就开始挑选原木材料。选材也是一门学问,造龙身一般用杉木,而龙头和龙尾要用存放几十年且已完全干燥的上等樟木,这不仅是因为其易于雕刻,更因为在洞庭湖区的传说中,樟树是一种有灵性的植物。雕龙头是制作龙舟最重要的步骤,龙头雕出了神韵,整艘船也就有了生命和灵性。
各种材料备齐后,老杨便择定好日子“发墨”,即用墨线把创意稿勾画到木料上。然后开始打造粗胚,用敲锤配合刀具在木料上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进,遇到刀具刻入过深的情况,还不能着急抽出,而应该用其他刀具轻微削去周围的木料,直至其可摇动、抽出为止,这样就不会引起木胚开裂、剥落。粗胚成型后,就要开始精雕细琢,这一阶段较少使用敲锤,而改用手掌心拍击刀柄,这样更能掌控力度,减少失误。运用薄刀法等技艺修好细胚后,再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进行修光、打磨。最后还要着色、上光,工序相当繁琐。
早些年,雕刻龙首一般要在一间封闭的屋子内进行,而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工匠才能进出作坊。据说,这是为了保证龙头的神性不被冲撞。老杨对这些习俗很是看重,因为他跟龙头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子孙也都属龙,于是觉得自己和龙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对心中的神灵总是充满敬畏和感恩。所以这次雕刻龙头的地点他选择在自己的家。他的居所位于闹市区旁边的吉人巷,巷内偏僻的小屋是专心创作的绝佳之地,也让龙头雕刻保持了原汁原味。
20多天后,龙首完工了。这段时间里,老杨拿出了毕生的看家本领,也把一辈子憋在心里的千言万语用手中的刻刀娓娓道了出来。我还记得那天,老杨将龙首面朝蓝天,用红色颜料为龙首点睛,然后在底座用毛笔颤巍巍地写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8个大字,继而焚香跪拜,久久不起……
龙首雕刻后继乏人
如今的洞庭湖已鲜有当年那种“百舟竞渡”的热闹景象了,因为人们更乐于修造能带来更多经济价值的铁驳船。传统的龙舟手艺人们终究扛不住现代工业的冲击,纷纷转了行。老杨以前的船厂老板周建明,曾经也是洞庭湖区打造木船的著名工匠,但他经营的船厂现在的大部分利润都来自铁驳船,他收的5个徒弟也已经全部都改行。
周建明解释说,一艘龙舟的利润只有几千块钱,但制作需要耗时至少3个月,付出和收获严重不成正比,对船厂和工人来说都很不划算。而且近些年来龙舟订制的业务量极少,以前每年都有龙舟赛,一年做十多艘龙舟是常事,但现在几年也难得做一艘龙舟了。
龙舟需求量锐减后,龙首雕刻技艺自然也就随之而日渐衰落。为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老杨曾经试图教儿子杨红学习雕刻龙首,但是杨红为了养家糊口,十年前还是下洞庭湖当渔民去了。
在制作最后一个龙首期间,老杨每天只雕刻一个多小时便会收工,这一是因为他年迈体力不支,二是他很珍惜这段有人需要他刻龙首的日子,他希望这样的日子长一点,再长一点……
2015年年底,“刻龙头的聋爹老杨”终于收刀歇业,而后依旧独居在吉人巷那间破旧的小屋内。现在每到端午,老杨逢人就打听哪里会举行龙舟赛,他心里一直想去看看,因为那些龙舟中肯定有自己过去雕刻过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