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老百姓不愿花钱,不敢消费?
2016年年初,国家旅游局公布如下数据: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达1.2亿人次,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
而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将此与中国旅游产业和GDP比较,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达到10.1%,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产业。
这些数据背后说明了什么?
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原小天鹅电器董事副总裁徐源看来,我国长期以来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增长的趋势逐步减弱,而消费已体现了提高趋势。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连续三年高于GDP增长,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居民的消费潜力逐步得到释放。
他还进一步认为,居民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消费向教育、旅游、文化等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过渡。
而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一书中,作者指出,随着80、90、00后成长为消费市场的主流消费人群,年轻人消费观念更加多样开放,再加上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保体系的逐步健全、消费环境的逐渐改善,消费者开始敢消费,也愿消费。社会主流的消费模式由传统的理性保守消费转变为提前消费、信用消费,消费金融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消费金融将成为新的风口
传统消费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消费者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消费贷款,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须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降低消费者一次性购物成本,满足消费者紧迫性、刚性消费需求等独特优势。
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碎片化的小额消费汇聚成了远超过传统商业的巨量消费,而互联网消费金融成为主流,并形成了消费贷款、消费分期、消费贷资产证券化、消费信托、消费信用保险、消费返现等多种运作创新模式。
而本书就总结了古今中外消费金融的创新案例和研究成果,庖丁解牛式解剖了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消费企业、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机构运作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流模式和典型案例,从产品、品牌、营销、人才、风控等领域系统介绍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如何组建和运作。
作为消费金融领域的一本力作,作者力图将消费金融这个新兴消费学、金融学转化为讲故事、讲例子、说白话,让更多从业者、监管者、消费者、投资者能够看得懂,并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共同拥抱70万亿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黄金时代。
但在徐源看来,目前中国消费性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总量的比例只有20%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的50%左右的比例相比有着明显差距,我国居民资产负债率在国际范围内仍属于偏低水平,居民消费领域具有温和渐进式提升杠杆的较大空间。
这说明,中国消费金融还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作为该消费金融领域里首部系统论述专著,《互联网消费金融》一书将为广大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实用指南,也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消费金融公共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责任编辑:朱丽
《互联网消费金融》刘洋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