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手工业的历史。现代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主流观点是,人类揖别猿类是从打制第一块石质工具所体现的劳动开始的,而被打制出来的这第一块石质工具,就是人类的第一件手工业产品。
直到工业革命前,手工业一直是科技乃至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承载者和传播者:农业生产的进步、商业活动半径的扩大、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军事实力的增强、文化内容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的降低、居住环境的改善等,都离不开手工业的发展。
通过对中国传统工业尤其是对工匠精神的梳理,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镜鉴意义。
一 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追求
中国古代的工匠有过很多创新,其中有改变世界命运的四大发明,出现了像庖丁、鲁班这样的巨匠,使得中华文化内容更加丰富,这就是传统社会工匠精神的精神追求:精益求精,追求技艺的极致。
玉器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至迟在商代,玉器的生产数量已很惊人。《逸周书·世俘篇》记载:“得旧宝玉万四千。”在早期的墓葬中出土的商代玉器包括礼器、祭器、装饰品和艺术品等,其中的玉人、玉象、玉虎等造型生动,琢制精巧,栩栩如生。玉工熟练掌握了难度大的研磨切削、勾线阴刻、阳刻浮雕、钻孔、抛光等多种技艺。这都说明,在当时生产工具比较原始的条件下,如果没有玉工的数年乃至数十年精益求精的努力,是难以想象的。
隋代李春负责设计施工的赵州桥,是人类造桥史上的一个奇迹。《全唐文·石桥铭序》载:“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系鬼斧神工之杰作,一千年后的今天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风貌,不能不使世人赞叹不已。赵州桥的附件部分也颇值得称道。《朝野佥载》卷五记载:“赵州石桥甚工,磨礲密致如削焉。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上有勾栏,皆石也,勾栏并有石狮子。龙朔年中,高丽谍者盗二狮子去,后复募匠修之,莫能相类者。”确实是不可复制的艺术精品。李春在追求整体的宏伟气势与科学的同时,也注重细节上的精益求精。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我国长期在工艺和科学技术上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 专心致志:工匠精神的特点
我国传统社会工匠精神的特点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正是这种“痴人”特点,使“行行出状元”成为传统社会的一个常态。
在农本社会,纺织技术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曹魏时期马钧对织机的改进,对我国纺织技术的进步意义重大。“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三国志·魏书·方技·杜夔传》裴注引)。马钧对纺织机械改进的主要内容是简化绫机,便于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改进后织出的提花丝织品图案对称活泼,花型有变化却不杂乱。
在我国历史上的工匠代表中,不可忽略的是女性。女性工匠的专注,更是胜人一筹。楼钥《攻媿集·织锦棋盘》:“锦城巧女费心机,织就一枰如许齐。”织女对于纺织工作,当成艺术在从事,其产品确实成为时人赞誉有加的工艺精品。历史上出现的女发明家、女性能工巧匠,数不胜数,她们为我国传统的工匠精神贡献了聪明才智。
正是工匠的这种专注精神,创造了难以数计的手工业精品,其中一部分传世至今,使世人分享到历史上工匠创造的艺术品,同时也受到工匠精神的教益。
三 坚守传承:工匠精神的灵魂
坚持不懈、坚守专长、持之以恒,是传统社会工匠精神的灵魂之所在。一项成熟的技术,需要若干年乃至若干代的摸索、总结和坚守。同时,工匠技艺的传承,还需要一定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在“工商食官”的时代,据《考工记》记载,“巧者述之,守者世,谓之工”,父子相教,也正如《荀子·儒效》所言的“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总结道:“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徒关系,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特殊关系,文豪韩愈希望全社会向工匠学习,在社会上形成不耻下问的风尚。
唐代有“代传染业”而“家富于财”者(参《太平广记·李清》)。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记载工匠技艺的手工传承:“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馀年矣。”这种情况使得技艺代代相传,工艺不断改进,这种家族的坚持精神令人钦佩。
《夷坚志甲·九龙庙》记载:“潼州白龙谷陶人梁氏,世世以陶冶为业,其家极丰腴,乃立十窑,皆烧瓦器。”这是多少代人的坚守?
据康熙《嘉兴府志》记载:“元时张成与同里杨茂,俱善髹漆剔红器。明永乐,日本琉球购得以献于朝,成祖闻而召之,时二人已殁,其子(张)德刚能继父业,随召至京,面试称旨,即授营缮所副,复其家。”据说,其制造的漆器有流传至今的。
坚守和传承,是我国传统社会工匠的优良传统,更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即使今天,这样的工匠精神依然需要我们发扬光大。
四 创新发展:工匠精神的境界
在坚守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是传统社会工匠精神的境界。一件产品尤其是工艺品的质量是由工匠的素质决定的,它度量着工匠的情感与追求,其内涵是超越。
谈到工匠的创新,不得不提到我国造纸技术的集大成者蔡伦。“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
蔡伦在公务之馀专心致志地从事手工业技术的实践与改进,掌握了制作纸的所有工序,总结了漂絮和原始纸的处理经验,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改革工艺,使造纸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准,具备了平整性与抗水性等,使纸张可以替代简帛,具有书写功能。
创新发展,是我国传统社会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创新,手工业技术才不断进步。学界普遍认为,17世纪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手工业的创新所做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五 协作和谐:工匠精神的风尚
分工合作、协作共赢是传统工匠精神的风尚。我国传世的诸如司母戊铜鼎、宫殿建设等等,都是工匠协作的结晶。
贵州清镇出土的一件漆器的铭文是:“元始三年,广汉郡工官造乘舆髹羽画木黄耳杯,容一升十六籥,素工昌,髹工立,上工阶,铜耳黄涂工常,画工方,羽工平,清工匡,造工忠造,护工卒史恽,守长音,丞冯,掾林,守令史谭主。”(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 年第1期)一件精美的漆器,是诸多能工巧匠合作的结晶。其分工之明确,配合之默契,令人称赞不已。我们知道,制作一件漆器,从制胎到成品,得经过至少八道工序,说明漆器生产已经标准化、规模化,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环节均有工匠的名字,使得工匠具有成就感,同时也保证了质量。正因为漆器体现的是工匠的合作精神,故有“一杯棬(quān)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之说(参《盐铁论·散不足》)。
今天,北京故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这样宏大的工程,正是无数工匠精诚合作的典范。合作共赢,是我国传统社会工匠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促共赢。
六 诚信义气:工匠精神的理念
工匠精神的内容之一就是重诚信、讲义气。工匠精神反映的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境界,是维系民族精魂的纽带。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这在传统社会的工匠精神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唐代的笔记记载了唐代名将尉迟敬德成为开国大将之前的一段铁匠生涯:“隋末,有书生居太原,苦于家贫,以教授为业。所居抵官库,因穴而入,其内有钱数万贯,遂欲携挈。有金甲人持戈曰:‘汝要钱,可索取尉迟公帖来,此是尉迟敬德钱也。’书生访求不见,至铁冶处,有锻铁尉迟敬德者,方袒露蓬首。锻炼之次,书生伺其歇,乃前拜之。尉迟公问曰:‘何故?’曰:‘某贫困,足下富贵,欲乞钱五百贯。得否?’尉迟公怒曰:‘某打铁人,安有富贵?乃侮我耳!’生曰:‘若能哀悯,但赐一帖,他日自知。’尉迟不得已,令书生执笔,曰:‘钱付某乙五百贯。’具月日,署名于后。书生拜谢持去。尉迟公与其徒拊掌大笑,以为妄也。书生既得帖,却至库中,复见金甲人,呈之。笑曰:‘是也。’令系于梁上高处。遣书生取钱,止于五百贯。”(《太平广记·尉迟敬德》)这里的尉迟敬德不再是我们所熟知的征战疆场的大将,而“变身”为一位非常讲义气的铁匠。
重诚信、讲义气,是我国传统社会工匠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当时前店后坊的经营方式比较普遍,相当多的工匠既是产品(商品)的生产者,也是销售者,诚信贯穿于生产、销售的每个环节。
七 吃苦耐劳:工匠精神的前提
传统社会,工匠的工作基本属于体力劳动,吃苦耐劳便成为工匠精神的前提。据《庄子·逍遥游》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家世代以漂洗丝絮为业的个体工匠,善于做一种保护皮肤不裂的药,被商人以高价购买。我们知道,漂洗丝絮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手足胼胝,皮肤破裂是家常便饭,而对皮肤进行保护是这类工匠非常注意的事。宋国的这户工匠在长期的实践中自己发明的皮肤保护药,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吃苦耐劳是传统工匠所具备的基本精神。《夷坚三志辛·毛家巷鬼》记载:饶州鄱阳县城内,“染坊余四与吴廿二者,铺肆相望”,因为余氏力薄,“遣一子招募染工,役作中夜始息”。
元代末徐一夔在《始丰稿·织工对》中指出,受雇的工匠认为“凡织作,咸极精致,为时所尚,故主之聚易以售,而佣之直亦易以入。所图如此,是以发乎情者,出口而成声,同然而一音,不自知其为劳也”。纺织工匠以苦为乐,显然是一种职业自觉。
明代松江青浦县白鹤江有一位“以靛染为业”的老者,每日早起“必先呼家人群起力作”(乾隆《青浦县志》卷三九)。正因为如此吃苦耐劳,他才成为雇佣“染工数人”的作坊主。
吃苦耐劳,往往使得工匠在社会竞争中能够安身立命乃至立于不败之地。我国传统社会的比较成功的工匠,很少有好吃懒做、不吃苦耐劳的案例。
手工业生产从某种程度上早已成为中国人文化因子的一部分,例如,中国古代的制陶和冶炼工艺曾被视为最尖端的工艺,故而人们常用“陶冶情操”来形容人们提升思想、道德和情趣的艰难过程。另外,“范铸”工具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活动中出现较早的工具,其精准度和标准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故而人们用“模范”一词来指被大家广泛认同的最高标准。匠心卓越,追求完美,古今相通。在将实现工业化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中国国家战略的今天,挖掘整理传统社会工匠精神这份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