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山东商报》
玄晓霞 / 文
沙发里藏着音响、冰箱门上带着电视屏幕、洗刷间的“魔镜”自动显示身高体重,并提供健康饮食指导……这些看似“梦幻”的家居效果在海尔集团都已经得到了实现。如今,海尔的产品远销海外,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海尔带着独有的创新基因成功地探索出了“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海尔模式。
一个抽屉能放下一只火鸡
成功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尔,已经成为当地主流品牌。之所以能获得全球用户的广泛认可,重要原因就是海尔的本土化优势。
从产品研发上,海尔在全球建立了5大研发中心,根据本土化的用户需求,企划和开发适应当地需求的主流产品。如在国际主流市场的美国,海尔设计出容积为500多升的大冰箱,一个抽屉能放下一只完整的火鸡,满足了美国用户在感恩节储藏整只火鸡的需求;在家电竞争最激烈的日本市场,海尔针对日本年轻用户所住公寓面积小的特征,设计了一种体积很小的“小小神童”洗衣机,产品上市后深受当地用户喜爱,被年轻人形象比喻成“个人洗衣间”;在巴基斯坦,海尔根据当地家庭人口数量多、喜好穿着伊斯兰教大袍子的特点,专门为巴基斯坦用户设计了一种能洗32件大袍子的大容量洗衣机。
2014年下半年海尔在欧洲推出了1米宽的全球最大容积的法式对开门冰箱,产品一上市就获得了用户的抢购。这款冰箱的定价达到了2999欧元,成为当地卖场售价最高的冰箱,超越了很多欧洲本土品牌的价位。而在2004年,海尔在欧洲的冰箱畅销型号价格却仅有99欧元。在德国的高端家电卖场,售价最高的,是定价1099欧元的海尔卡萨帝家电;在日本,海尔冰箱产品的定价超过了松下。
如今,海尔在全球已经建立了24个生产制造基地,遍布美洲、欧洲、亚太、澳洲、中东非,不断完善的全球制造布局使得海尔产品在全球的物流速度不断提升,有效缩短了资金周转周期。海尔品牌也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前10大连锁渠道和欧洲前15大连锁渠道。在美国,海尔曾创下7小时销售7000台、平均3.5秒就卖出一台窗式空调的销售纪录。
“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
互联网时代,“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成为海尔集团整合资源的理念。海尔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吸引全球资源和用户参与,形成自驱动的创新生态系统。目前,海尔构建了中国、美国、亚洲、欧洲、澳洲五大研发中心,通过内部1150名接口人,对接10万多家一流资源、120多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每个研发中心都是一个连接器和放大器,可以和当地的创新伙伴合作,形成了一个遍布全球的网络。
海尔搭建了一个开放创新平台(简称HOPE),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全流程创新交互社区。“海尔HOPE平台宗旨是服务于全球的创新者,通过整合全球智慧,实现创新的产生和创新的转化,最终实现各相关方的利益最大化。”海尔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一出生就有用户”的海尔金厨冰箱就是在HOPE平台上孵化出来的。在中国冰箱市场上两千元以下的价格段里,海尔的产品相对较少,占据的市场份额也少。金厨冰箱小微在HOPE平台上发布了需求信息,平台上汇聚的全球各类创新资源,高校、研发机构在线上通过多方交互产生解决方案,再通过线下交易转化,最终让成本和性能达到最优。并且在交互中就形成了订单,因此这个产品系列仅仅耗时三个月便上市,一上市便销售了十万台,三个月销售了三十万台。海尔金厨冰箱成为一个整合全球资源,利用互联网平台,使各利益攸关方零距离线上交互的案例。
如今,海尔HOPE平台可触及全球一流资源达320万,注册用户37多万,平均每年产生创意超6000个,累计成功孵化220个创新项目,研发源匹配周期从过去的8周缩短到6周。开放的创新体系使得产品研发周期从原来的18个月减少到3至6个月,项目从创意孵化到引入A轮的成功率高达48%,远高于社会上10%的水平。包括天樽空调、NOCO传奇热水器、干湿分储冰箱、海尔魔镜、免清洗洗衣机、净水洗热水器等创新产品都是得益于这一开放式的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