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受教育是人的权利,教育应该造福于人,使人幸福。幸福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它同时也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幸福是人的追求,也是人的需要。然而,人的幸福的获得需要教育来实现。
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一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一直期待和盼望有一种力量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作为一个母亲,我一直愿意相信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魔法般地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完美,越来越有能力给予这个社会爱和更多美好的东西的教育思想和力量。作为一个基层的教育者,我更希望有一种力量能够被我解读,能够带给孩子们人生的成功与欢愉,能够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获得力量和成就。那么,这个力量是什么呢?我一直在寻觅。
有一天,我听了一个心理学教授的讲座,他讲的话题是关于种子和孩子。他说:“孩子好比种子。请各位家长不要对其过多干涉,请允许他自然地长大。我们试想,假如我们把一颗种子埋于地下,你需要的是什么呢?除了满心期待地浇水,还能做什么呢?静待花开罢了。”
每一颗种子都向往蓝天,向往阳光,每一颗种子都有一个梦想,就是长成参天大树,那是作为一颗种子的宿命。那么,孩子呢?孩子就如同那颗种子,他期待越来越完美越来越完善地表达自己,他成长的方向就是光明,爱与真理。自此,我终于找到了那样一种力量,把孩子从愚昧无知引向自发成长的力量源头。
光明、爱与真理,恰恰是积极心理中的内在动力。在辅导孩子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的过程中,我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思路来带动孩子成长。
A 让爱大声说出口
爱是最有力量的,是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美妙的沃土,爱可以融化心中的一切阴霾,如阳光的照耀,光芒所及,阴暗的一切尽散。
案例一
学校4年4班有个女孩叫刘璇也,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平时却像一个无人教育的野孩子。课堂上随意讲话,大声尖叫,常常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我总是隐约感到她是故意的,似乎要让自己引起更多人对她的关注,哪怕是批评。于是,我就找她谈话,问她是否很少与家长沟通,并且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答案是肯定的。我便给她留了作业,每天都说:“刘璇也我爱你。”如果可以,建议她回家也跟爸爸妈妈大声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三个月之后,这个孩子在我的课堂上变得安静了许多,她的行为也不像之前那么毛躁了,我看到她努力约束自己,期待更好的那一面,看到她眼睛里的清澈和坚定,真心地为她高兴!我知道,她已经走上了自我完善的第一步,祝福她在今后的日子里脚步轻轻,渐行渐远。
案例二
学校有一个2年级女孩,很漂亮,很聪明,她上课的时候积极发言,有的时候一节课她的手会从上课一直举到下课,回答问题的质量也比较高,可是,她落笔的能力却相对差了很多,马虎、丢三落四,表面看她是因为马虎,不认真。同时,她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她可以淘气和调皮到像男生一样爬窗户,有时候表现得浮躁、不安宁。很细小的事情她很喜欢寻求老师的帮助,比如系扣子、希望老师帮她穿衣服……她与母亲交谈之后才知道,孩子的妈妈很喜欢自己读书和有独处的时间,孩子常常自己玩,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想和妈妈说时,常常都被妈妈拒绝了,因为妈妈觉得孩子只是孩子,她说的那些话题没有什么价值。哦,我恍然!这位妈妈很少与孩子交流,于是,孩子采取了很多不恰当的方式,比如更调皮、更散漫、更依赖等方式寻求妈妈的关注,同时,她也把这样的状态带到和老师之间的交往中,如此,她和老师的交流重点就已经不是怎样把知识学会,而是怎样做老师才能看到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的满足,孩子就会选择努力地学习,热情积极地参与校园生活。和家长交流,建议家长真实地向孩子表达对她的喜爱,很快,这个孩子上课的状态改变了,更安静地听课,考试成绩也提高了很多。当然,这个改变的过程还需要家长不要停歇,要积极地继续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因为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教育有了各种不同的人生的呈现。让爱大声说出口,生活在爱里的孩子就会充满了自我重塑的力量。
B用爱不用情
爱是阳光,是力量,是让孩子自发成长的动力。情是阴雨,是黏滞的个人情感,在与孩子交流当中是要尽量避免的。
案例三
学校里6年3班有一个叫王奇贺的男生,上课时从来不抬头看黑板,不听老师讲课,总是自顾自地画他的轮船或航母,成绩自然很差。老师和家长都为他的成长操碎了心,他的语文书上字里行间到处是家长辅导他时写下的段意、解词以及课文理解,老师也常常为他单独开小灶,结果,他的学习成绩从未好转。上课时,他依然自顾自地创作轮船、大炮、航母,不亦乐乎。我听说了之后,给老师的建议就是用爱不用情。那就是不给他开小灶,让他自己适应。在长期的家长包办的生活里,这个孩子已经养成了学习对他来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事,所以,他才会在别人学习的时候自己玩。而突然的改变他会感到很不适应。但是,过了这个适应期,他渐渐开始融于课堂之中了,从偶尔听课到尽力听课到能完全跟着老师一起听课了,偶尔还会举手发言,积极地参与。
案例四
学校里的一个男生,非常聪明,但他常常不写作业,学习态度不积极。与他母亲交谈之后发现,他的母亲溺爱孩子,总是担心孩子累着,心疼孩子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太多。孩子与母亲的心是相通的,他可感知母亲内心所散发的信息,自然就更加娇惯自己,更加懒于付出。此刻,当家长的对孩子的教育更应该是用爱不用情,放下了担心、放下了不确认、放下了心疼之后,这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变得积极起来时,他才可能主动找老师研究和询问学习内容,主动要求家人购买学习资料,弥补过去散漫的学习状态带给自己的不足。
家长的很多付出已经不是爱,或者说背离了爱,爱是积极的情绪,当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是积极的,传递给孩子的就是信任,是力量,父母对孩子深深的信任便会温暖孩子的心田,可以在其人生中化成无尽力量,这才是爱。
孩子获得了光明、爱与真理的力量,任何孩子都将脱胎换骨般的,不知疲倦地向上发展,永不停歇。
希望更多的学生在最终以人的幸福为目的的教育中成长,成长为拥有幸福能力的人,即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幸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