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此话常用来进言他人,抑或自警。然而仔细揣摩这句话,却有另外一番味道。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容易以自己的处世标准来要求别人,很难做到宽以待人。也就是说,越是对自己苛刻的人,可能越是会挑剔别人。 ]
A 西汉末年有个人叫鲍永,担任绿林军大将军时,穿着与普通士兵没有什么两样,老百姓一眼就能认出他。后来担任司隶校尉,他严于执法,不畏权贵,王公大臣莫不小心谨慎,连光武帝刘秀都赞赏他。
就是这样一个刚直清廉、不畏强权的人,却因一点小事休了自己的妻子。《后汉书·鲍永传》记载:有一天,妻子在婆母面前呵斥驱赶家犬,鲍永由此判定妻子不稳重,在婆母面前喧嚷是不懂礼节,不知孝道,于是把妻子休了。妻子哭着谢罪,请求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鲍永终是没有答应。我们说“无情未必真豪杰”,鲍永竟然为此采取休妻的手段,这不是无情,而是绝情了。
B 明朝人姚叔祥在《见只编》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海瑞有一个5岁的女儿,吃了一个男仆给她的糕饼,海瑞得知后大怒,说:“女子哪能随便接受男仆的糕饼?你不是我的女儿!你如果能饿死,才算我的女儿!”结果,女儿最后饿死了。现在想来,一个5岁的女孩,哪知什么男女大防,海瑞极端偏执又哪有一丝宽容可言?
C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也往往是“严于律己”不算,还要“严以待人”,结果是自己不痛快,外加惹得别人不高兴。
母亲是个急性子,每年的农活,她总是赶得非常紧,用老百姓的话说,她有“恨活儿”的毛病。早晨出工早,晚上收工晚,明明自己很累,也要坚持把事情做完。父亲劝她休息,她说:“你休息你的,莫管我。”父亲怎么忍心让她一个人干,虽然心里不情愿,也只好跟着她去。有时候别人不去,她自己也去干,她嘴上不说什么,脸上却有着一丝不愉快。说到底,母亲是不知道心疼自己。
我常想,一个不能宽以待人的人,是不快乐的,或者说是压抑的。他自己树立了一个标杆,起引领作用让别人效仿,很难做到不去要求别人,也就很难宽以待人。而一个快乐的人,应该是宽以待人的。宽以待人是美德,就是欣赏;宽以待己是智慧,就是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