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心理与健康

离不开父母的高才生

作者:文\/王娜
文/王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18岁的苏雨前不久考上了当地一所重点大学。若是换成同龄人,恐怕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因为18岁之后的年轻人都期盼着可以远离父母的管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拼。但苏雨却是个特例,恰恰相反,她更喜欢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做一个处处有人照顾的小公主。

从小到大,父母除了让她好好学习之外,其他什么都不让她管,包括洗衣服、做饭,尤其是母亲对她照料得无微不至,就连她在学校里的值日,母亲都会暗中帮忙。任何事情都有父母帮她作决定,包括她选报哪些辅导班、选择理科还是文科、要看什么书、结交什么人等等,她言听计从。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让她感觉放心,她总认为自己作的决定不够好、不正确。她对父母,尤其对母亲有种强烈的依赖感,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和母亲商量,得到母亲的指导后才能作出下一步的判断和决定。她按照母亲的要求如愿考上了这所大学,并选报了父母都看好的财会专业,因为父母觉得这个专业好择业,将来做会计工作也稳定。其实,她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只是早已习惯了听从父母的安排,即便再不喜欢,她也不会违背。

在上大学之前,苏雨从未住过校,如今她的学校离家有些远,平时课程安排得又紧,迫不得已,她只能平时住校,周末才回家。离开母亲让她很不适应,感到很无助,她处理不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经常打电话向母亲哭诉,寻求建议和安慰。同样,她的母亲也对女儿极不放心,为了更好地照顾女儿,又不影响她的学业,母亲隔三岔五坐车来校探望,每次都帮她整理房间,将脏衣物带走,并留下一大包吃的、用的、穿的东西。苏雨希望母亲能时刻陪着自己,因为她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也不如别人做得好,但同时,她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旦做不好就会紧张,生怕遭人嘲笑,为此,她经常哭泣,室友都见怪不怪了,私下里称她是爱哭的“乖乖女”。

事实上,苏雨的种种表现应当归属依赖型人格障碍,它是常见的人格障碍之一。我们不难看出,该病严重影响了她的社会功能,不过好在认知行为治疗针对依赖型人格障碍有很大的帮助。

认知矫正

根据心理学家对依赖型人格特征的分析,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可能存在下列特点:常感自己软弱、无助,总认为别人强过自己,过分依赖他人,缺乏个人主见,不愿或回避独立完成任务,常听从他人的建议,以避免因个人决定的失误而承担不良后果;倾向用他人的看法来评判自我,容易因未得到赞扬或遭到批评而受伤害;害怕遭人遗弃,处处讨好和顺从他人,甚至做一些违背个人意愿的事;内心脆弱,当终止亲密关系时难以接受并很难恢复等。对此,可分别采取常见的认知治疗技术,从几个方面入手,以达到矫正负性认知的目的:

1 采用十点标尺法,重新客观评价自我,重拾自信。将对个人的评价细分为品性、健康、才能等多个方面,再分别进行评分,让苏雨意识到其自我评价的偏颇和过于绝对,增强自信。

2 采用问题解决列表,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常见问题逐一划分,并将每一类问题进一步细化,然后再针对小问题进行考虑,提出多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减轻在面对问题时的焦虑和无助感,增强对问题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

3 和苏雨共同探讨“依赖”与“独立”分别带来的利弊,目的在于强化“独立”带来的有利之处和“依赖”带来的弊端,让她意识到处处依赖他人并非只有好处,而且每个人总要长大,总有自己考虑问题的角度与想法,父母总有一天也会老去,不可能一辈子依靠父母等。矫正她原有的不合理想法,如依赖他人就会更好地解决问题、自己的独立不会产生好的结果等,尽一切可能促动她想要改变的动机。

行为矫正

接下来,就要针对苏雨的依赖行为做工作了。我们要借助家庭的力量,将她的父母一同拉入治疗中,让其父母在今后慢慢给她提供独立的机会,使她有可能改变,才能共同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和她一起,探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的各种活动,并将其分门别类,即哪些任务是需要她独立完成的,比如洗衣、做饭、钉纽扣等。当然,根据她目前的情况,这些任务可能暂时无法独立完成,可以先借助他人的帮助,学会这些技能后再自行独立完成。哪些是可以听取或参考他人意见的,比如在工作或学习中借助他人成功的经验、完成与同学或同事间的协同合作等,让她了解到事物并无绝对,学会独立并不意味着绝对排斥他人的帮助,而是要分情况考虑并把握好适度的原则。

按照各类活动的难易程度,制定一份日常活动表,参照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每隔一段时间,比如间隔两个星期或更长时间,逐渐让她尝试不同的活动,并让她体验完成任务时的乐趣。假如她未能完成某项任务,及时和她探讨困难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和她一起讨论多种可行的解决办法,再让她逐一尝试,直至顺利完成任务。注意,这个过程切忌急迫,不要推着她往前走,要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她的独立自主,并在她完成每项任务后给予鼓励和表扬,允许她满足自己的一个合理愿望,这有利于促进她今后努力改变的动机,最终形成一个积极的正性循环,逐渐让她学着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勇于承担个人决定后的结果。

不良行为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成为个人习惯,矫正起来可能会很难,病人有可能在取得少许进步后重又回到以前的状态。所以,要允许他们犯错,不断给予心理支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服药前,先看看

灾难面前,我们能做些什么?

“轻咨询”

大学生个体咨询的体会

难忘童年

小巷深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