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汽车周刊

车企不应学IT互撕

互联网行业容易老大老二打架死老三,为什么,因为平台型企业太多,平台型企业竞争的是流量与入口,和有足够差异化的品牌不同,所以平台能共存,许多互联网企业就是要么你死,要么我活的风格,因为掐的都是生命线:入口。

文/罗东

我记得四月份左右,宝马100周年。当时朋友圈刷了一张奔驰祝贺宝马海报,大意是“感谢宝马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那三十年好孤独。”大家纷纷称赞这句话信息含量很大,明着优雅祝贺对手,暗着(其实也是明着)说我比你早了30年,让喜欢说自己是百年老店的宝马情何以堪,顺带还戏弄了一下奥迪——撕也是奔驰宝马撕,从来不带奥迪玩——无视比鄙视更伤人。

我主要跑科技互联口,所以我的微信朋友圈大都是这个圈子的人,可能这张图在这个圈子能引起共鸣的一个原因是:互联网圈的互撕,实在不是很好看。

最著名的案例,不,可以称之为战役的是360VS腾讯,史称3Q大战。起因是2012年9月,360推出了一款隐私保护器,可以收集QQ软件是否侵犯用户隐私,后来财大势大的腾讯干脆让用户在电脑里QQ和360软件二选一,双方从隔空骂战到对上法庭,打了四年之久。

不过现在巨头和巨头撕得倒是少了,毕竟马云和马化腾这个级别的大佬,再亲自参与江湖事儿,就有点掉价了。所以后来发生的事儿是巨头代言人之间的互撕。比如以前的快的和虾米音乐都抗议过微信朋友圈对其链接的封锁,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当然,快的和虾米背后是阿里,你懂;准巨头和准巨头、创业者和创业者,大体上只要是竞争对手,互黑也少不了。举个含糊的例子:我前阵子看到一系列关于某相熟企业的黑稿,就问对方公关,怎么回事,隔着屏幕都能觉得对方咬牙切齿地说,“我知道谁在黑我们,就是他”!

员工和企业也撕。前阵子大V冯大辉和丁香园老板之间关于股权问题的吵闹几乎引起了圈内大站队,从投资人到当事人、当事公司员工再到自媒体、吃瓜群众,都参与到这场骂战中,还引起了一场大讨论:公司还没IPO的时候,离职高管到底如何变现期权?最近开撕的是阿里“月饼门”,因为几位技术人员编了一个代码刷内部福利月饼,被迅速开除,又引起了一场企业价值观大讨论。

撕也从线上或明或暗的笔杆子走向线下的全武行,比如美团和饿了么员工冲突乃至打架的事件,随便百度一下,都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互联网圈会撕得这么全方位,这么立体呢?

首先,尽管互联网早就不是一个新行业,但直到现在仍然是草莽江湖,变化莫测。这个行业变化太快,就拿58的姚劲波和前赶集的杨浩涌来说,两个人打了十年,发现不对了,再打下去没什么意思,真正应该打的是雕爷(河狸家)这些做垂直领域O2O的对手。于是两个人和他们过去的事业合并了,杨浩涌出来做二手车交易瓜子,他的竞争对手是人人车的李健,李健过去是百度的产品总监,这要是放在过去,谁能想到这两个人有一天会成为直接竞争对手呢?

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让行业和行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小米和乐视有段时间撕得不亦乐乎。要是放在以前,乐视是视频网站、小米是做手机,怎么会打起来呢?但乐视后来也开始做电视、做手机,这就是等于和小米直接杠上了。UC是诺基亚时代就起家的手机浏览器厂商,但现在转型做头条号,是不是就和今日头条杠上了呢?

其次,互联网的撕特别惨烈都是有原因的。我们讲过一个现象:互联网行业容易老大老二打架死老三,为什么,因为平台型企业太多,平台型企业竞争的是流量与入口,和有足够差异化的品牌不同,所以平台能共存,许多互联网企业就是要么你死,要么我活的风格,因为掐的都是生命线:入口。就比如腾讯逼用户在qq和360软件之间二选一,就等于要360的命,竞争到这个层面当然惨烈。

其实这不是传统互联网企业的特质。传统企业也一样,就比如我曾经和华润内部人士聊过,当时北京爆发了一个华润雪花啤酒和燕京啤酒的地推人员打群架事件,可见地推行业之惨烈,而互联网企业延伸到线下,做O2O需要大量地推工作时,矛盾自然就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了。

汽车业的情况很不同,完全没必要copy互联网的撕模式,所以你要问我汽车业能像互联网学这些东西吗?我的回答是完全不能学。其实汽车业本身就有不错的例子,就像奔驰给宝马100年的贺词,至少在外人看来,格调是有的,所谓的暗讽也有点调戏的味道,点到为止,就行。

 

福特的自行车和滴滴的“垄断”

汽车金融:三分天下,租赁崛起

如何打造一个“爆款”车型

贵圈进入“撕”时代

自主水军恩仇录:五大门派缠斗江湖

黑到深处自然粉,粉到多处自然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