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对外传播

东北:重返严寒(节选)

作者:未知
《经济学人》2016年1月

沈阳——中国东北寒冷的冬天里,羊毛制的车座垫总能为司机带来奢侈的温暖感。然而,尽管上月气温大幅下降,这种抢手货却滞销了。在辽宁省会沈阳市的一个批发市场里,李晓莉(音译)审视着她堆满各式座垫的店铺:厚的,薄的;红的,白的;有图案的,素色的。“人们挣钱越来越难,花起钱来也不再随心所欲。”她说。

这些李晓莉卖不掉的座垫恰好反映了东北的经济痼疾。她的烦恼其实源于乘用车销售放缓,车市又为不景气的楼市所累。2014年前10个月,沈阳的房屋销售同比下降26%,这显示出作为区域经济支柱的重工业的颓态。

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2014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在中国31个省区市中位居最后五位,其6%的增速较全国水平落后1.4个百分点。更糟的是,2015年10月三省工业产出同比仅增长0.5%,远低于全国7.7%的平均水平。

这对被称为中国“锈带”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是棘手的退化。东北有1.1亿居民,过去二十年间经济一直步履蹒跚,近些年才显示出复苏的迹象。目前的问题是,经济失速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鉴于东北正寻求从重工业基地向当代制造业中心和东北亚贸易中心发展,经济放缓也许仅是必经阶段。但若是经济发展仍受制于中央计划时代的遗留传统,那便将是长期问题。

上世纪30年代,拥有丰富煤油资源的东北地区在日本军队控制下走向工业化之路,在毛泽东时代成为重工业中心。但从1980年代改革开放起,东北的光环开始褪色,政府为主导的传统变为发展的包袱,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成了企业家的乐土。1990年代末,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实施国有企业改革,3000万下岗职工中约有四分之一在东北,导致失业率飙升,抗议不断。

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于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仅从数字增长来看,效果立竿见影。东北三省2008年至2012年的平均经济增速为12.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3个百分点,成为发展最快的区域。

21世纪初,东北国有企业占到了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已经降至50%左右,但仍高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东北的经济结构恶化,更为依赖投资和制造业,更易受到房地产放缓影响。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都涌入采矿业、重型设备和房地产行业。

中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正趋于平衡,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制造业,东北却背道而驰。2013年,制造业在地区经济总量的占比从10年前的47%升至50%,服务业的比重下降——这违背了振兴方案的初衷。

不过,前景并非一片昏暗。近年来的某些投资大有裨益。例如,沈阳正在将其机场建为北亚枢纽。拥有800万人口的沈阳在2010年以前没有地下交通系统,导致路面交通拥堵。现有的两条地铁线路在高峰时段拥挤不堪,所幸9条新线路终将开通。

此外,东北深厚的工业传统也有望由劣势变为优势,沈阳机床厂的蜕变即为一例。作为毛泽东时代的工厂,它就像封闭的小社会,为工人及其子女提供住宿、学校,甚至剧院。上世纪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令这个“安乐窝”分崩离析,企业合并,工人下岗。

与此同时,沈阳机床厂走上现代化之路,上市,收购德国工厂,建设现代化厂区。2002年,它在全球机床厂家销售榜中位居第36位,9年后升至榜首。不过,经历了如日中天的2011年,沈阳机床厂的销售额伴随东北经济放缓开始下降,外国厂商进一步占据中国市场。

中央政府十分担忧,于2015年7月调派人马到东北调研。不久后,国务院出台35条措施振兴东北,承诺加快铁路、机场和保障房建设,支持包括机器人和集成电路在内的高科技行业。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说,新一轮改革的主旨是“放手”。他说,政府必须放松对经济的管控,促使企业为自己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他相信东北能够重获中国经济引擎的地位。不过,近年来的经验表明,在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放手很难。

责编:谭震

 

强化问题导向 实现有机融合

以智库建设助力国际话语权的创新扩散

摆脱“挨骂”:对外报道需要“反求诸己”

新媒体国际传播的创新探索与思考

中国用战略传播助推时代大势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对外传播转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