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蔚芝 图 唐
专利之争,只是纸面上的精彩?
这几年,华为似乎出镜率颇高。先是和小米争“谁才是中国市场第一手机品牌”,然后又宣称自己“与爱立信在专利储备上的量级与等级不相上下”,并忙着向苹果收取“数亿美元”的专利授权费用。而最近一段时间,华为又因为“作为主要的移动通信标准必要专利权人,其有权从使用其技术但未获得专利许可的公司获得合理赔偿……”向三星发起专利讼诉。
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如果说华为和小米的恩怨,还多多少少有小米自己直钩钓鱼还能上钩的意味,但华为与苹果、三星之间的一系列问题,看起来就让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有些奇怪了。难道我国的科技品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那么牛了?有些帽子,必须摘!
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中国的人口红利,虽然中国制造为全球输送了许多质优价廉的商品,但在国外却被人与低端、低质和低价联系在一起。此外,由于华强北等地的高仿手机产业盛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制造在外国人眼中还被认为是“山寨”的代名词。而作为一个国际品牌,华为显然不喜欢自己头上戴着一顶“山寨牌”的帽子。
因此,华为在美国和中国两地起诉三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创新力量的崛起,有利于中国制造摘掉“山寨”的帽子。
当然,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对于华为而言,本次诉讼也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正名……
华为专利讼诉,剑指何方?
首先我们要承认,华为的确是首屈一指的国产品牌。但是承认华为强大,却并不代表它所宣称的自己的专利数量和质量能让各种国际一线品牌都忍不住来偷啃一口。华为此举,谁都知道其实颇有一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
其次,腹黑的笔者估计,华为是有那么一点侥幸心理,认为“万一碰到了瓷,是不是就……”。而且,这种侥幸心理还真不是无根之水。前几天,北京知识产权局认定苹果公司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外观设计抄袭深圳佰利公司的专利权,责令苹果公司停止销售。虽然这个停止销售有效范围只在北京本地,但因为事涉苹果,又被冠上了“抄袭”的帽子,想没有关注度都很难。而在这一事件之前,华为和中兴因为被美国众议院认为其从事的活动有可能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而被禁止进入美国的网络设备市场,就不由得让人深思了……
因此,如果华为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小想法—万一这专利诉讼,我真赢了呢?当然,就笔者看来,这种想法恐怕连华为自己都知道,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那么,为什么华为还是要一条路走到底呢?
明着抗外,暗里踩内
既然“碰瓷”三星和苹果的成功率不高,那么华为为何还要坚持下去呢?很显然,在背后肯定是有一定的利益驱使。
一直以来,中国虽然有足够数量的专利储备,但这些专利的利用价值却都不算高。很多专利在注册之后就被束之高阁,甚至注册人都忘记了它的存在。外界不少围观群众更是对专利体系和中国目前的专利实际情况不够了解,这就给了华为不少可操纵的空间。比如,有舆论认为华为的专利累积已经让苹果要付出数亿美元的专利授权费用。而对于这样的舆论,华为的表现也非常暧昧,只宣称双方有保密协定,不好说,弄得甚至还有媒体赞扬其“老老实实干事,流汗才是正道”。
到了这一步,华为抓着专利这个话题不放,认为三星侵犯了自己的4G LTE专利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了。华为其实就是想要通过国内媒体的宣传,制造一种“我的专利数量和质量都很硬”和“我才是中国第一科技公司”的形象—即便是其与三星之间的官司打输了,之后的舆论也是完全可以做出正面引导的。不管业内人士会不会当这种舆论是笑话,至少对于围观群众来说,还是很受用的。
那么三星究竟有没有侵权华为呢?还真不好说。但是在2015年第四季度,LTE专利池中三星的重要性占了11%,而华为只能和其他厂商一起挤在占了14%的Others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排名是按照专利的重要性原则进行排列的,而非按照数量进行排列。也就是说,三星在此类专利上所拥有的质量和话语权是碾压华为的,想侵权华为,不是说不可能,但可能性并不高是实情。
谈到了这里,华为想做什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人家就是想要利用国内外信息的不对称,搞出点大动静,制造出一种“华为有黑科技无数”和“华为敢于和国外一线公司硬碰硬”的氛围,进一步去巩固自己在中国市场中的地位,顺带踩一踩友商。虽然这种手段显得委婉了一点,但说实话,如今的中国科技市场,难道不正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吗?
2015年,华为的销售收入约3 900亿元人民币,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为500亿元人民币。此外,每年还会把收入的10%~15%投入研发。—华为轮值CEO 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