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学生博览·小说绘

善良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作者:未知
文/曲玮玮

昨天一个朋友因为过敏进了医院,经历特别让人哭笑不得。

她回威海,去姑姑家做客,对方一个劲儿塞海鲜给她,扇贝生蚝,海参鲍鱼皮皮虾。她重申几次说过敏,真的不能碰海鲜。姑姑不以为意,亲自给她把壳都剥好,甚至喂给她。

姑姑叹着气说,“都是我为了你特意起早去买的,这蛤蜊还是我去赶海弄来的,脚都划伤了。你别嫌弃啊,别挑食啊,多吃!”

朋友推脱几番,实在盛情难却,咬牙都咽下去了。果不其然马上进医院,差点有生命危险。

而姑姑事后的表态是,“这孩子体质怎么这么弱呢,我们吃了都没事啊。”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突然很想借此番经历,写一写“善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大家都通晓的道理,但还有一种低智商的善良,叫“己所欲,妄施于人”。举着“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帜满目招摇,把自认为的善意强加给别人,却根本不顾及别人真正的需求。这世上,有时往往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从前认为善良是一种心态,一个心境纯净有善念的人,就是值得尊重的人。而后经历更多浮沉人事,越发感觉,善良是一种能力。

因为世上还有太多人,把温柔呵护变成慢性摧残,想着除暴安良却最终祸国殃民,打着拯救世界的旗号做了无辜生命的刽子手。

高中时,班上有个同学遭遇车祸腿部残疾,大家为了表达善意,目光里写满对他关怀备至的同情,每次课间都有人跑过来表示背他下楼。

这让他困扰不堪,感觉每时每刻活在众人同情下。到最后,所有人的“善意”,硬生生把他逼成抑郁症,最后只好无奈转学。其实很多残疾人需要的不是特殊关怀,而是不被视为异类的尊重。

太多披着善良外衣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把自身情感凌驾于他人需求之上。

哈耶克说,通往地狱之路,往往都是善意铺就的。各种亲戚的“我都是为你好”,不断为你介绍相亲对象,只会让你压力更大更苦闷。那些所谓的善男信女,把“放生”作为向世界释放善意的途径,把陆生海龟放到江里,把大批剧毒眼镜蛇放到市区威胁他人生命,把几千条黑鱼放进池塘破坏生态平衡。

只在意善良的本心,却漠视最后作恶的结果。这样的善良是伪善。

还有一种成本更低廉的圣母行为,只敲几下键盘就能轻松表达善意。

灾祸来临时,一些网友在企业家微博评论区叫嚣,你那么有钱,必须给灾区捐几个亿。

发生事故,他们说,“你妈虽然被他撞死了,但他也有父母啊,你一起诉就把他们家毁了,你忍心吗。”

还有各种各样的言论——你不就是车被他撞坏了一下嘛。你这么有钱,干吗让穷人赔呢。

他打你,你也不能离婚啊。忍忍就过去了,你至少得为孩子想想。

这些真的是善良吗?这是道德绑架,慷他人之慨,他们轻轻拈出事件一角,敲几下键盘,掐腰随意讲几句话,沉浸在自己的善意里。却是胁迫他人作出善良的姿势,从未有大局观,从未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只是替别人慈悲,替别人宽容。

很喜欢柴静那句话,“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宽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善良也是如此吧,没有“认识”前提下的善良,有时会成为蹩脚的戏码,自娱自乐的表演,甚至迫害他人的武器。

善良是件太华美的衣裳,人人都想穿上。我更想做个成熟的人。对善良一词保持警惕,而非狂热地自我标榜。不再渴求给自己贴满善良的标签,不汲汲于声名,而是真正把世界点亮。

希望你也一样。

 

像空气一样的理想伙伴

北京下雨了

善良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处女座编辑部的魔性画风,自带BGM

我在这座城市里,从来不是过客

我的罗马假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