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做人的准则。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前者是善举,后者是义行。积德行善累义,在孔子和儒家那里是仁人君子的风范,是人性的卓然展现。
2 鸟兽不可与同群 隐者的最高境界不是遁入山林与鸟兽为伍,而是能够在市井中与污浊的社会现实保持距离,完善自己的独立人格,过“从吾所好”的正直和快乐的生活。
3 仁者人也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孔子从官府回家后,最关注的是伤人没有而不问及马。在马棚工作的,当然是马夫或驭者。当时马匹十分珍贵,有“匹马束丝”换五名奴隶和以三十田换四匹马的记录。孔子将马夫和驭者一视为“人”,而且只关注他们而“不问马”,所体现的是异于常人的仁者之境。
4 智者利仁 将德性与理智结合起来,既肯定品格修养,又将理性智慧纳入道德生活。在实践中注意分辨识别,用理性主义精神重新诠释传统的道德主张和礼乐文明,并从中提炼出基于人性和社会性的具有普世价值的基本道德主张和行为规范。
5 过犹不及 欹器是一种空时倾斜,注入一半水时平正,注满水时翻倒的容器。“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古代君王将其置放在自己座位右边以为诫勉,故被称为“宥坐之器”,反映了事物过犹不及的道理。
6 敬鬼神而远之 死亡既然是真实的,就必须勇于面对。与其沉湎于莫须有的虚悬期待,莫如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自己的精彩,以不朽的精神去获得生命的永恒。
7 知天命 孔子以自然法则和人文精神置换了传统天命观中的神秘内涵,以“知天命”和“畏天命”去成就君子人格,意义是十分重大的。8 天何言哉 孔子所言之天不言而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规律,或客观必然性。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只要符合规律和客观需求,就必定会得到欣赏和推行,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9 见利思义 “见利思义”是孔子对其义利观的最准确概括,也是普世的价值准则。发财与做官,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在孔子看来,“礼”是以“仁”为本质的,倘若能够做到“富而好礼”,就可以摆脱“为富不仁”的常态而进入新的境界。
10 君子食无求饱 一个积极进取、想成就一番事业从而达至较高境界的人,才不会把饱食和安居放在重要位置。所谓“心无旁骛”,所指便是这种境界。
11 乐以忘忧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在追求某种目标时,享受的是理想追求过程的快乐;在达到某一目标时,享受的是理想实现的快乐。秉持这一理念,无论目标实现与否,都会乐在其中。12 有教无类 孔子创办私学,提出的办学宗旨是“有教无类”。将不同出身、特点和情况的人收之为徒,对人无贫富贵贱等差别一律给予教育,这不仅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格局,也使教育及于平民,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平等和开放的主张。
13 述而不作 孔子自幼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对历史文化典籍和各种文化样式进行了广泛的搜集、研究、整理和编修,成为当时最博学且能运用自如的人。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当然不是仅凭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而是借此观照现实和未来。
14 古之学者为己 兰草生长在丛林深处,并不因为没有人欣赏就不散发出芬芳。君子的学习,不是为了显赫,而是为了在穷困时不至于束手无策,在忧患时意志不衰,为了明白祸福的原因和结果而内心不会迷惑。
15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认为,言行就像门的轴和弩箭的扳机,一旦发动就已经主宰了荣誉或耻辱,所以不可不慎。南北朝时北周的大将贺若敦,被奸人所诬,迫其自杀。临死前,贺若敦对儿子贺若弼说:“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说罢用锥子刺破儿子的舌头,想以此让儿子记住他血的教训。
16 情欲信辞欲巧 孔子对“修辞”的重要主张是“辞达”。言辞通俗达意,不追求文艳,不混淆,不模棱两可,不言过其实。郑国制定文书,经子羽修改后,由子产润色定稿。这一从起草到讨论,再进行修饰和润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文章主题、结构、内容和文字进行反复推敲的过程。
17 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强调音乐在人格修养和社会教化中的作用。孔子对音乐的痴迷,有更为极端的表现:鲁国发生变乱时,孔子离鲁适齐。在此期间,孔子听到舜时的《韶乐》,便向乐官学习并沉湎其中,以至于彻底忘记了日常喜欢的美食,进入了忘我的审美境界。
18 君子和而不同 “和”指多样性的统一、相成相济,或用正确的意见纠正错误。“同”指对多样性的排斥,追求单一性或盲从附和。排斥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正确主张,采纳与自己相同的错误说法,也就是“去和而取同”。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中,如果没有和谐的动因,缺失了理性和友善的情感,就会充满暴力、恐怖和破坏。
19 勿欺也而犯之 孔子反对欺君,主张犯颜直谏。基于这一认识,在子路问如何服侍君主时,孔子给出了“勿欺也,而犯之”的答案,即侍奉君主不要阳奉阴违地欺骗他,却可以当面触犯他。20 政者正也 孔子重视为政者的品行,倘若为政治者心术不正、品行不端,不仅不能正确地履行职责,而且会危及政坛,祸及社稷苍生。正人要先正己,孔子讲正己修身,目的是使当政者具有良好的品格。人格的力量不仅能使当政者获得美誉,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也会提高公信度和驾驭能力。
21 执干戈以卫社稷 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1年),齐国兴师伐鲁。在鲁国的自卫反击战中,鲁哀公的叔叔公叔务与其宠爱的小童汪锜一同战死疆场。因汪锜是未成年人,按照古礼只能用殇礼而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殡葬。鲁国人感其忠勇,欲将其与公叔务一起安葬,请教孔子。孔子回答说:“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
22 弋不射宿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钓鱼而不用网具断流捕鱼,射鸟而不猎击归巢之鸟。孔、孟和儒家学派能够产生“仁人而爱物”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理念,能够提出“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主张,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远见卓识和大智慧。
23 雍也可使南面 古代供祭祀的牺牲不用耕牛,而且认为耕牛之子也不配做牺牲。而孔子则说:“耕牛的儿子长着赤色的毛,整齐的角,虽然不想用它做牺牲来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这是一种借喻,就是说,耕牛之子如果够得上做牺牲的条件,山川之神也一定会接受用其祭享;那么,冉雍这样的人才,为什么因为其父是贱人就不能担当大任呢?表明了孔子对世卿世禄制的抵触和轻视。
24 近者悦远者来 孔子在叶公问政时回答之“近者悦,远者来”,言简而意赅地道出了具有普世意义的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方略,更见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只有在境内营造出人人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人才和劳动力才不会外流。有了这样的氛围,境外的人才和劳动力才会前来投奔——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言之“环境”。25 色难 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面前保持愉悦的神色是很重要的。如果仅仅是有事由年轻人去做、有酒食让父母先享用,还算不上真正的“孝”。就是说,子女对父母,重要的不是你尽了哪些义务,而在于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履行这些义务。神情愉悦地侍奉父母,才是对父母有深爱的表现。
26 祭思敬 丧礼发生在父母和亲人死亡之时,哀痛当然充塞了后人的思想空间;祭礼发生在父母和亲人死亡之后,怀念与追思便成了主题。孔子用人文精神解读和推行祭礼,以“祭思敬,丧思哀”区别祭礼和丧礼。祭祀的感恩、教化和自律意义更多地替代了对鬼神的恐惧和期待,得到其弟子、再传弟子和后世一些有识之士的承袭。
27 形状末也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温和中透着严厉,令人敬畏而不凶猛,庄严而又安详。尽管这一评论重在性情,但我们仍可从中看出,孔子是一位外有温文庄重之貌,内有敦厚纯正之心的蔼然可敬之人。
28 逝者如斯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是时间一维性的原始表述,它揭示了孔子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既往之时事对今天当然有意义,恰如川水之前后相续,亦可彰往而察来,不能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去对待,但我们毕竟活在当下,要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