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摄影爱好者用900个光球打破光绘摄影纪录,阿根廷摄影师在北京二环刷新自己的世界最长胶片纪录,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打破世界纪录,更多是为了突破自我,创造新的可能。
沙玛博士和他的团队
900个
非职业玩家打破光绘新纪录
两年前,萨特维克·沙玛博士(Dr. Satwik Sharma)曾在一家网站上了解到,2014年关于一张照片中拍摄光球纪录的数量是200个。
“初次看到相关报道时,我不光没有想过破纪录的事,而且连一个光球都没有亲自制作过。” 尽管当时他还是个菜鸟,摄影经验也不过一年,但已迷上了光绘。看过原纪录保持者挑战纪录的过程之后,他坚信自己也能办到。虽然不易,但非不能。“印度这方面的人才本来就少,大家又不在一起,所以合适的人选非常难找。我的伙伴们愿意抽出时间来挑战这项纪录,实在是感激不尽。”
这个来自印度的光绘团队在沙玛博士的组织下成立了,尽管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合作,但分工十分明确:沙玛博士负责制作装备,身为商人的安库尔负责筹备原材料和调节大家的情绪,软件工程师桑奇特掌管电力,同样是工程师的肖布希特擅长光绘,管理专家阿伦负责后勤,而唯一的专业摄影师耶斯文,是印度光绘领域的头号摄影师,拍摄的重任自然要交给他了。
吉尼斯世界纪录让沙玛博士对光绘摄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认为光绘摄影是艺术和科学的完美融合,而他恰好对二者都极感兴趣,初次领略其魅力时的触动至今犹在。“光绘摄影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小圈子,可大家都愿意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技术,詹姆斯·鲁纳(James D. Luna)等光绘师在我们挑战纪录的过程中屡次相助,我实在感激不尽。”
沙玛博士喜欢研发新的光绘工具和技术,他们并没有因为破获世界纪录就不再钻研,而是又开始筹备新的计划,其中就包括挑战另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光绘作品”。“我们还打算把它办成一件盛事,让这种艺术形式得到普及。我们正在拉赞助。希望年底的时候我们能再破几项纪录!”
这是一项诞生于北京二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去年六月,阿根廷的摄影师埃斯特班(Esteban Pastorino Diaz)携带自己改装的摄影设备来到了北京,经过6天准备,在20日清晨,搭乘滴滴快车从北京二环华威桥出发,一路行驶一路拍摄,成功拍摄了全长79.37米的全景胶片。8月初,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机构的认证下,这卷北京二环的胶片,成功突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胶片。
2010年,他的第一张超长全景照片摄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底片长达39.54米。“一个朋友提醒我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我当时不知道吉尼斯世界纪录已经收录了最长摄影底片的纪录,查过资料后,才发现自己的底片比原来的纪录长了将近10米。”
“最要命的是二环的交通状况。我必须在太阳初升到早高峰之前这段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拍摄。”由于拍照对车速要求极高,车辆速度基本保持在25公里/时,当天凌晨四点出发,从东二环开始拍摄,32.7公里的路程,花了整整一个半小时才拍完,为保证拍摄质量,埃斯特班带着摄影团队先后进行了三次拍摄,最终选择了一张效果最佳的全长79.37米底片上交吉尼斯世界纪录。
“北京有两方面让我印象极深:一个是规模,一个是古代建筑与现代都市的结合,历史与发展之交融。我非常喜欢,可惜这次停留时间太短,希望之后还有机会回到这里。”对于此次挑战,埃斯特班亦是希望通过用相机记录二环的每处风景,唤起人们对身边美景的关注。
埃斯特班·帕斯特瑞诺·戴兹
阿根廷摄影师,从业20年,自1999年起便开始的拍照实验。2004年开始,探索起了城市全景摄影项目。2010年以长达39.54米的胶片长度打破世界纪录。2015年,在北京二环拍下长达79.37米的胶片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来以不同方式展示城市空间,表现城市交通及流动性。”
在听说这座已有100年历史的位于温哥华市中心商业区的老建筑即将被拆除时,艺术家乔尔·尼古拉斯·彼得森(Joel Nicholas Peterson)有了一个想法:我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来为这座建筑做个“欢送派对”,比如把它变成一台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性”相机?
之后他真的这么干了。他用电钻与鹤嘴锄在这座建筑东、西、南、北四面钢筋水泥墙上凿出约3.175毫米的小孔,建造暗箱房间,曝光并显影巨幅照片。尽管在期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在挂在温哥华市中心的伍德沃兹大楼里十几米高的地方进行展示时,也没那么顺利,但最终他完成了这一项目。
“我是想找个地方实验一下暗箱技术,这栋即将被拆除的建筑正好让我用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北美家喻户晓,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说过那些纪录缔造者的传奇事迹。我从没想到过自己也会成为其中一员!”
“吉尼斯世界纪录给我带来了名声和威望!哈哈,开玩笑的!在那之后,我的生活并未发生太大改变。”项目完成一年之后,吉尼斯世界纪录才宣布它创下了新的纪录。他一直忙于手头的其他项目,甚至连给那些作品冲扫留档的时间都没有,希望可以找个时间在著名展馆好好展示这些作品。同时,他正在学习建筑学、三维建模和动画,希望进行更多拍照实验,捕捉不同波长的光线,如红外线、伽马射线和X光射线。“而这一切的尝试,都只是源于我好奇天性。”
乔尔·尼古拉斯·彼得森
“我既是艺术家,也是科学家,喜欢实验和创造。摄影是一种创造形式,而我总在寻找创意和新奇的实验手段。我也很有野心,这有时是把双刃剑。”
梅勒妮·金(Melanie King)与杰登·黑斯廷斯(Jaden Hastings)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她们去年在印度果阿创造了世上最大的蓝晒作品的世界纪录。2015年1月,两人前往印度波尔沃林市工作。在当地大学生的帮助下,他们用普鲁士蓝染料创造出巨幅蓝晒作品,尺寸等同于若干床单拼在一起。
为了此次创作,梅勒妮与杰登在临时搭建的暗房里,将一匹布浸入铁氰化钾和柠檬酸铁氨溶液中。晾干四小时后,将布置于室外,让学生志愿者趴在上面。当时正是中午,烈日当头。学生们趴在布上纹丝不动。经过十分钟酷热的考验后,学生们站起身,把布放入水箱,将剩余的化学物质冲洗干净。在阳光下曝光后,不会溶解的蓝色染料就固定在布上面了。
梅勒妮与杰登两人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求学时相遇,都对另类摄影术感兴趣。作为艺术家和摄影师,她们试图通过在创作实践中展现太阳与群星光芒的源头,来探索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我们把太阳能量的作用,以及我们与浩瀚宇宙的物质联系,作为创意和灵感的来源。”杰登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专注于研究确定人类特性的物质基础,以及我们有形的躯体与浩瀚宇宙之间的关系。梅勒妮研究的是19世纪以来的摄影与天文史,以及二者是如何共同影响我们对宇宙的理解的。
我们两人的艺术实践都将光线作为一种艺术素材来运用,探究宇宙的奥秘。随着望远镜、显微镜和其他光学仪器的发展,梅勒妮与杰登认为我们可以凭借前所未有的方式近距离观察事物。有越来越多的“业余”科学家可以看到清晰的宇宙。作为艺术家和哲学家,她们对这在文化层面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思考。她们鼓励大家用简单的化合物与光线来创造具有表现力的艺术作品。在一个越来越数码化、越来越复杂的年代,希望大家能关注“摄影创作”的优雅,用光线创造视觉诗歌。
梅勒妮·金 & 杰登·黑斯廷斯
“希望大家能关注‘摄影创作’的优雅,用光线创造视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