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摄影之友

摄影界激情展现的结晶

作者:谭佩里

编辑:谭佩里 翻译:桂南

“我们一直抱持一个愿景:伦敦人,大家一起来,支持摄影艺术的发展。”“我们就是想给伦敦这个城市带来一些东西,这种东西能长久地惠及伦敦人的文化生活。”伦敦摄影节的组织者如是说。

法布里亚眼中的最佳展览

“我最喜欢的展览是克莱基·豪尔斯菲尔德(Craigie Horsfield)的作品。简单来说,他的摄影展与众不同:他的摄影展是整个摄影节上最充满宁静和禅宗的。因为在展馆中,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但从你踏入克莱基·豪尔斯菲尔德作品展馆的那一刻起,你会觉得好像进入一个充满宁静的心境——沉思,冥想。摄影师讲述的是一个个你可以关注、倾听、视觉追随的故事,所以我觉得很有意思。每当我被纷杂的展会事务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或许那里就是我想逃避或藏匿的地方吧!”

本森眼中的最佳展览

“摄影师唐·麦库宁(Don McCullin)的作品展是我的最爱。他是世界上伟大的摄影师之一,在本次展览之前,他的一些作品以前还从来没有展出过,所以我看过之后非常激动,这次展览的展出效果也是相当出色。”

2016年度的“伦敦摄影节”于2016年5月19日-5月22日举办,也是此摄影节自2015年启动以来的第二届。通过本届“伦敦摄影节”,展览活动主管法布里亚·法莎德(Fariba Farshad)和迈克尔·本森(Michael Benson)试图思索一个这样的问题: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摄影在英国为什么未被人接受?他们期望这次盛会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本森坦言,与中国、法国和美国等国家相比,在把摄影当成一种“艺术”来看待这一方面,英国的观念还是比较落后的:“我当然觉得我们在奋起直追。我认为我们以往举办的‘英国艺术展’对摄影作品的重视不够。我们曾经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当代艺术运动,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摄影也是一种艺术形式,过去几十年都是这样。但是,随着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 Art Gallery)有了第一位摄影策展人,到各个大型博物馆纷纷举办摄影展,这些做法都给人们一种感觉:伦敦的态度在开始转变。”

法布里亚·法莎德和迈克尔·本森其实很早之前就投身到了摄影界的活动中——他们从2008年开始,一直是“世界环境国际摄影奖”(Prix Pictet)的策划者,他们还在2011-2014年度策划了“索尼世界摄影大奖”的展览。在伦敦举办一个盛大的摄影节这种想法和愿景,已在他们的心中酝酿多年。

在本届展览中,马丁·帕尔(Martin Parr)、埃里克·索斯(Alec Soth),爱德华·伯汀斯基(Edward Burtynsky),唐·麦库宁(Don McCullin),郎 金(Rankin),路易斯·格林菲尔德(Lois Greenfield),尼克·奈特(Nick Knight),纳达夫·肯德(Nadav Kander),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都是当今摄影界的一些标志性人物,他们齐聚2016年的伦敦摄影节。观众不可以参观这些大型的摄影展,还可以聆听30余位摄影大腕的趣谈。

虽然本次伦敦摄影节的主场地为萨默赛特宫(Somerset House),但在伦敦周边的30多个场馆举行了不同的摄影展。迈克尔·本森补充道:“我们希望人们多花些时间在本次摄影节上,伦敦的活动是很丰富的。目前‘伦敦摄影节’还在蹒跚学步阶段,但是它的核心就是相信摄影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是其他艺术形式可能做不到的。”

本届的“伦敦摄影节”同样致力于发掘更多出色的摄影师和优秀的作品。也许他们的名字不曾为众人所知,但他们的作品或是曾经改变了人们对摄影的认识,或是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或是正为摄影带来更加亮丽色彩。让我们通过本次的“伦敦摄影节”,一起细品他们作品背后的故事。 2015年首届伦敦摄影节回顾

经过多年的筹备,法布里亚·法莎德和迈克尔·本森终于在2015年迎来了首届“伦敦摄影节”的盛大开幕。那届的摄影节共吸引了约2.5万名观众,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70多家摄影艺术画廊,展出了包括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在内的众多摄影艺术家的2000余幅影像作品。首届“伦敦摄影节”便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和关注,如泰特现代美术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白教堂画廊(Whitechapel Gallery)以及巴比肯艺术中心(The Barbican Centre)。还有出版商如MACK,teNeues以及Thames&Hudson举办的摄影图书展。

JÜRGEN SCHADEBERG
约根·沙德伯格

沙德伯格深刻的专题摄影作品经常讨论一些普通人面临的社会问题,但也不乏幽默和希望。

受到先锋人道主义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y Cartier-Bresson)以及尤因·史密斯(W. Eugene Smith)的影响,约根·沙德伯格(Jürgen Schadeberg)一直致力于创作具有他个人别致风格的作品。他1931年出生于柏林,11岁那年,他拍下了邻居们躲在战时防空洞里欢快歌唱的情景。他的这种幽默和乐观主义的血脉,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依然流淌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

从一家汉堡的通讯社出徒之后,沙德伯格于1950年离开德国,移民南非。在随后的岁月里,他加盟了Drum杂志,在那里工作了13年,最终一步步地炼成了首席摄影师。他记录了南非种族隔离时代的社会问题,社会大事和社会名人,从1952年的“不合作运动”(在那次活动中,他第一次见到了纳尔逊·曼德拉),到南非爵士舞明星。

他还培养了许许多多年轻的新闻摄影师,从而赢得了“南非摄影之父”的美名。1964年Drum杂志被禁办,之后,他离开南非,前往英国、西班牙、美国等地工作和生活,现居于柏林。

虽然他现在的身份是图片评论家,但是他的个人影像作品也在业内赢得了声誉。其中有一张是他1948年拍摄的一张照片,那是一位名叫汉斯·普里格尼兹(Hans Prignitz)的杂技演员,单手倒立在一个汉堡市最高的危险平台上。

沙德伯格最钟爱的一张照片,是1994年拍摄的纳尔逊·曼德拉(Nelson·Mandela)沉思的照片。当时曼德拉重访罗本岛监狱,在那里,他度过了27年徒刑中的18年时光(上图)。

沙德伯格后来回忆道,“当时曼德拉的脸部完全放松下来了,他转过身微笑着,仿佛从沉思中醒来。”这张照片曾被“摄影家画廊(Photographers’ Gallery.)”评为20世纪50幅最难忘的照片之一。


曼德拉重访罗本岛监狱他曾经住过的牢房,1994约根·沙德伯格作品作为布兰卡·柏林画廊(Blanca Berlín Galeria)的部分展品参展

HELEN LEVITT
海伦·莱维特

这位纽约人是第一个把街头摄影视为一种艺术的摄影师之一,对纽约市中心平民区上演的卑微与辛酸的生活戏剧,她有着敏锐的欣赏目光。

街拍先锋海伦·莱维特(Helen Levitt)并不十分为公众所认识,但在摄影圈内,她就是一个传奇。她抓拍的市井生活照片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纪实摄影师。

莱维特1913年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她高中还没上完就到了布朗克斯区的一家照相馆工作,同时自学摄影技术。1936年,她结识了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y Cartier-Bresson),于是买了一台35mm的二手徕卡相机,还配了一个直角形取景器。也就是说,她外出街拍时,可以不知不觉地走过去进行抓拍。

开始时,她和摄影师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1938年以拍摄美国大萧条的纪实照片而闻名)一起进行街拍。她的作品1939年首次在《财富》(Fortune)杂志上发表,同年又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她早期的大多数黑白作品,记录了曼哈顿的西班牙哈林区和下东区这两个最穷的城区居民的生活。那时候,电视机和空调机还没有出现,社区居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街上度过。莱维特拍摄的这些辛酸的画面,直至今日都没有失去其力量。

莱维特一生都居住在纽约,从事着纪实摄影工作。她活跃在街拍事业上将近70年,直到95岁离开人世,她一直都把自己视为艺术家,而不是新闻摄影记者。

“我没有打算在我的图片中阐述什么,”莱维特2003年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告诉记者。“常常有人问,‘这个或那个是什么意思’,我无法准确地回答,我只能说:如你所见。”


无题,纽约,1980海伦·莱维特的作品作为托马斯·赞德(Thomas Zander)画廊的部分展品参展

NICK BRANDT
尼克·布兰特

尼克·布兰特的新书《继承废墟》,汇集了众多标新立异的野生动物影像。该书突出地展现了东非大陆那些被剥夺了原始居住地的动物所面临的困境。

尼克·布兰特(Nick Brandt)所做的都是大创意、大项目,关注的都是非洲生态系统面临的大问题。从理论上来讲,他的创意非常简单——就是把和东非动物一般大的图片摆放在原本是它们栖息地的风景区内。然而不幸的是,那些动物都被人类杀害了,想要改变现状实在是太困难了。

刚开始实施这个项目的时候,布兰特花了数月时间仔细查看老旧的资料图,以便找出还能用的影像,然后制作成大幅照片的试验样板,放到他在美国住家的山腰上。接着,他从2月份开始寻找拍摄外景地,并加以落实,直到10月份才出发前往非洲,进行进一步的尝试。

很多影像都是就地拍摄的,因此,创作团队的成员经常要花数天工夫来制作大型图片样板。这些样板一字排开的时候,与建好的风景区很协调,然后,他又花几天时间等待适合拍摄的光线和天气条件。为期4个月的拍摄结束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底片压合(做成一张照片平均需要8张底片),再仔细地把各种场景匹配好,最后制作成所需要的照片。“我花了10个月来制作这30张照片,”布兰特称。

布兰特希望这些影像作品能提高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我搞摄影纯粹是为我自己,从来不为别人;我觉得这是一条艺术常人所走的道路,”他说。“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被身在其位、想为保护野生动物做些工作的政治家、企业家看到,希望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非洲就坐落在一个名副其实的金(大象)矿上。由于在非洲大陆范围内,自然界的破坏还在蔓延,依稀尚存的生态系统将会变得更加珍贵、更有价值。保护环境可以带来长期的巨大经济效益。因此,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当地人民一定能赢得未来。


地下通道的大象,2015《继承废墟》(Inherit the Dust)作品作为阿特拉斯(Atlas)画廊的展品参展

ERWIN BLUMENFELD
欧文·布鲁门菲尔德

他是20世纪50年代报酬最高的时尚摄影师,他的时尚杂志封面照片和主页照片都是一幅幅艺术佳作。

欧文·布鲁门菲尔德(Erwin Blumenfeld)曾经把艺术指导叫做“饭桶指导”——好像是那些艺术指导的介入激怒了他。但是,据报道,这种紧张的关系并没有阻止他成为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时尚摄影师。

这位时装摄影师的第一个杂志封面照片是1937年为《美丽》(Votre Beaute)杂志拍摄的。此后他连续为法国版《时尚杂志》(Vogue)拍摄了无数张封面照片,包括1950年拍摄的最具标志性的,名为“清澈的眼睛(The Doe Eye)”的照片。被摄主体是模特让·帕特切特(Jean Patchett)。这张照片做了曝光过度处理,采用的是硬宽光。布鲁门菲尔德隐去了她的脸,只留下一只眼睛、嘴唇和一颗美人痣。他的作品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常规。

虽然他的作品主要用于商业目的,但依然蕴含某些超现实主义的东西。他说,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和卓别林的电影对他进行开创性的胶卷拍摄试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布鲁门菲尔德的作品集于1981年出版,书名为《我的摄影佳作100幅》(My 100 Best Photographs),其中只有一幅是时尚影像,这表明他彻底走出了时尚圈。该书直到他去世多年之后才出版。

1969年7月4日,布鲁门菲尔德年满72岁。他拒绝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最后诱发心脏病而亡。一场为争夺欧文·布鲁门菲尔德的照片及底片而引发的家庭纠纷,才使他的影像作品从去年开始走红起来。


标志性的《时尚杂志》(Vogue)杂志封面照,纽约,1950布鲁门菲尔德的作品作为埃德温·胡克画廊(EdwynnHouk Gallery)的部分展品参展

LILLIAN BASSMAN
莉莉安·巴斯曼

作为一名艺术总监、时尚摄影师和美术家,巴斯曼才高志远。

高调、怪异、瞪羚一样的模特肖像,是莉莉安·巴斯曼(Lillian Bassman)独具的美学特征。以往时尚界习以为常的满脸刻板的模特不再受到欢迎。

巴斯曼1917年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她涉足时尚界时还不是摄影师——20世纪四五十年代,她是《时尚芭莎》(Harper’s Bazaar)杂志的艺术总监,她为那些未来摄影之星——理查德·埃韦顿(Richard Avedon),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以及路易斯·福尔(Louis Faurer)搭建了一个可以成名的平台。然而,正是这些摄影之星的作品激发了她对传媒行业的兴趣。

于是,她开始在休息时频繁出入暗房,利用滤纸、薄纱布和漂白剂冲洗照片,以进行调焦和调色。“我学摄影之前就想过自己研究出一套印制照片的方法,”巴斯曼1994年接受《黑白》(B&W)杂志采访时曾这样告诉记者。“我想让每一张照片看上去都有一种边缘模糊,裁剪不整的感觉。”她说,她对“创造一种有别于相机拍到的新视觉”很有兴趣。

巴斯曼不断自学,不断充实自己。1947年,摄影师埃韦顿因去巴黎旅行,便把一个工作室和一名助手借给了她。不久,巴斯曼的事业也安定了下来,很多大型活动也有了保证。这种日子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结束。“我厌倦他们了,”2009年,她对《时代周刊》(The Times)记者说起那个时代的新模特时曾这样表示。“他们成了超级明星。他们已不是我需要的那种模特了。”

1969年,她扔掉了积攒下的大部分商业底片,让垃圾工将它们清走。这些底片被暂时忘掉了,而她也转向自己的摄影项目。

20世纪90年代初的某一天,正在巴斯曼家做客的时尚策展人、历史学家马丁·哈里森(Martin Harrison),发现了她的那些遗忘已久的残存商业底片。巴斯曼凭借自己清新的慧眼,开始重印这些底片。为此,她采用了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试验过的部分漂白技术和其他调色剂。

“在观察底片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些搞不懂的问题。我把底片拿进暗房,开始进行试验,”她告诉《时代周刊》记者。通过二次创新,她的事业又一次扬帆启航,获得了世界性的展示和成果转让。

1996年,巴斯曼继续为《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拍摄巴黎专集。她还在欧洲和美国举办摄影展,并为《时尚杂志》(Vogue)工作到2004年。她的影像作品集分别于1997年、2009年和2012年出版。2012年,巴斯曼与世长辞,享年94岁。


夜晚,明亮的羊毛外套和高耸的鞋跟,模特伊芙琳·特里普(Evelyn Tripp),纽约


飞吻告别,模特芭芭拉·穆轮(Barbara Mullen),《时尚芭莎》(Harper’s Bazaar),1950巴斯曼作品为埃德温·胡克(Edwynn Houk)画廊的部分展品参展


PATRICK DEMARCHELIER
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

从人体摄影、皇室摄影到宠物摄影,这位时尚翘楚,纵横驰骋摄影界30余年,如今依然宝刀不老。

时尚作家格伦·欧布莱恩(Glenn O’Brien)曾经把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Patrick Demarchelier)描述成一个“女性美的崇拜者”,原因显而易见。虽然他拍摄过许多男性名人——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美国前总统),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美国著名影星)以及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英国摇滚明星),但是,只有那些超级模特们的裸体才能代表他的作品集的水准——从沙滩上的裸体模特克劳迪娅·希弗(Claudia Schiffer),到盘身而坐的模特凯特·莫斯(Kate Moss)和卡拉·布吕(Carla Bruni),再到人体彩绘模特娜奥米·坎贝尔(Naomi Campbell)。

但是,在这些照片当中,有很多佳作都是这位法国时尚摄影师的镇宅之品:他最知名的图片就是威尔士王妃戴安娜的照片。德马舍利耶第一次给这位深受人们爱戴的王妃拍摄,是通过戴安娜王妃在一本时尚杂志上欣赏过他的作品并与他接触之后才开始的。1989年,他应邀当上了戴安娜王妃的御用摄影师。据说,两人最终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面对《每日电讯报》(Telegraph Magazine)对他偏爱美女的指责,德马舍利耶表示:“没错,我爱所有的女人。女性是令人崇敬的生命体。我爱她们的一切:眼睛、鼻子、胴体。”但是,他指出,观众也可以在他拍摄的风景、动物以及人物里找到美感。“我拍得最好的动物肖像是我的狗狗,”他告诉《访谈》(Interview)杂志的记者。他有一条长毛腊肠犬,名叫Puffy,它的一张印成3米高的照片,现在就挂在香榭丽舍大道附近的小皇宫博物馆墙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爱我的狗狗。”

从17岁那年第一次拿起相机拍摄开始,德马舍利耶就说过,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名摄影家。1974年他首次加盟《时尚杂志》(Vogue),从此他的作品便持续占据了该杂志的主要版面。

当然,他也给《时尚杂志》(Vogue)拍摄封面。过去30年间,他给《时尚芭莎》(Harper’s Bazaar),《滚石》(Rolling Stone) 以 及《 名 利 场 》(Vanity Fair)等时尚杂志拍摄了无数张封面照片。与此同时,他还给麦当娜(Madonna)、珍妮·杰克逊(Janet Jackson)等人拍摄过唱片封面。

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也许是他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抑或是能与人迅速建立一种让人回归本真的信任。


娜迪亚(Nadja),1995


克里斯蒂(Christy)与小白鼠,1999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的作品作为群展“相机”(Camera Work)展览的一部分参展


CARMEN MITROTTA
卡门·米特洛塔

独特性是这位意大利艺术家在她色彩丰富、像绘画一般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

卡门·米特洛塔(Carmen Mitrotta)现年29岁,出生在意大利南部的一个沿海小镇。她创建的画面流派色彩丰富,构图细腻,引起了摄影界的轰动。独特性似乎是她作品的主题曲,就连她的自画像、实验过程、暗房都是这样。

“我曾就读于意大利莱切的一所美术学院。有一天,我偶然接触到了摄影师曼·雷(Man Ray)的雷式影像(rayographs),”她告诉记者,“那一刻,我意识到,摄影里蕴含着某种魔幻的东西。通过光的投影,让一个黑点显现在一个白层上,我被这个想法吸引住了。”

“我19岁才开始拍照。我第一次接触摄影是在暗房里。在真实的基础上可以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这就是我一直期待的完美答案。这两张图片选自我创作的《呼呼诚信》(Call to Faith)系列,是与造型师约瑟芬·梅尔菲(Josephine Melfi)合作完成的。“《呼呼诚信》考虑到了它的主题思想对2013年的穆斯林青少年意味着什么。”卡门向《嘉年华杂志》(Carnival Magazine)记者表示,“神秘的伊斯兰教怎样才能与商业化了的西方世界融合呢?我们这个世界能不能与根深蒂固的传统和平相处呢?”

《呼呼诚信》系列表现的是一位固守信仰、身着高调时装的少女,卡门解释道。“这个主题就是想通过精美的服饰和绚丽的色彩,在空虚浮华与中东对欧洲的盲目崇拜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平衡。我们把一切都做到了极致。一般来讲,我每做一次新的尝试,都能学到新的知识。”


《呼呼诚信》系列,2013米特洛塔作品作为彼尔德豪(Bildhalle)画廊的展品参展


《呼呼诚信》系列,耐久染印法,2013

 

摄影界激情展现的结晶

你的自拍是精心编辑的吗?

将自我感受融入风景

除了滑动朋友圈还能做些什么

星空之约

最具性价比大光圈标头全天候随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