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尔·亚当斯教会了我摄影的技术,爱德华·韦斯顿教会了我摄影的观看,而米诺·怀特则教会了我如何表达自我。”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上,84岁高龄的保罗·卡普尼格罗如此介绍他摄影生涯的缘起及成熟过程。
在卡普尼格罗的银盐影像世界中,树林、枝叶、山路、水塘、石子,以及一个苹果、一个香梨,都清晰可见,却又诗意而神奇地幻化成了生命宏大的交响曲,被观看的心灵所珍藏。84岁高龄的他带着《黑白的冥想》回顾展于今年首次到访中国,随之唤起的是一股对传统银盐影像的审美热情。
卡普尼格罗在展览现场向数百位观众讲解他的代表作品《银河系苹果》时,说道:“一次,当我在拍摄一组水果静物的时候,我的眼睛被一个形状极其微妙的红苹果吸引住了,它的美简单而朴实,并且有着专属的独特印记。于是,我便拍下了它……当我第一次在暗房里把照片做出来之后,才意识到这张照片只是简单地说明了这颗苹果的好看,但除此以外,并不能
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不知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做出了一张基调更暗的照片,当我再次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感到激动不已。它完全符合了我最初看到这颗苹果时的感受!深色基调让苹果的表面反光变成了一个光点,而它的形状却减弱了,这颗苹果演变成了在黑暗里闪耀着光芒的星系。在某种潜意识的层面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这颗苹果本身是什么,而是它背后的‘灵性’!”
“直接摄影”流派(Straight Photography)是在20世纪上半叶由美国现代摄影之父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所倡导的,提倡摄影应该直接记录、不对画面进行人工的雕琢,注重观察,让被摄物体的形态通过清晰的细节和丰富的影调层次来自我表达。由此,“直接摄影”揭示了摄影语言独特的、客观的审美属性。“直接摄影”流派也是摄影现代主义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摄影成为独立艺术的里程碑,对摄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卡普尼格罗之所以被称为“直接摄影”流派最后的“继承者”,正是因为他的摄影发展之路是在美国摄影大师米诺·怀特(Minor White,19081976,美国著名的直接摄影流派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直接摄影流派代表人物)的直接教导与扶持下开拓出来的,他也是该流派唯一一位在世的摄影师。
卡普尼格罗的爱好极为广泛,涉猎了音乐、绘画、哲学、佛学等领域。而从他的整个人生历程来看,音乐和哲学则是他生命中另外两条重要的脉络。他从12岁便开始学习音乐,并在一生的影像创作中融入了音乐般的旋律;而在24岁时,他受到神秘主义哲学的影响, 并在43岁时开始耗时数年进行有关呼吸冥想的修行和研究实践活动。
谈及摄影与音乐的关系,他说:“我通过摄影来学习光影,通过音乐来学习声音;我通过耳朵去感知声音,而摄影则是通过我的眼睛。尽管如此,它们都进入了我的内心,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传达出来。如果想让我的作品更具美感,更像一件艺术品,我必须发自内心去创作。所以对我而言,摄影和音乐其实都是一样的。”
美国摄影师,1932年生于美国波士顿,作品多次在乔治·伊士曼之家摄影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展出。2016年4月,首次到中国美术馆举办《黑白的冥想》展览。
他的摄影之路是在美国摄影大师米诺·怀特、安塞尔·亚当斯的直接教导和扶持下开拓出来的,他也是该流派唯一一位在世的摄影师。
至于他对黑白摄影的偏爱,卡普尼格罗则认为黑白能够超越日常,也可以把普通的事物做抽象归纳。彩色照片似乎是一种过于接近现实的艺术形式。而他真正想要的是一种能够抽取出大自然本质的能力。此外,他自己也承认或许是因为彩色摄影对他来说太难了一些,黑白相对更简单纯粹。
我们看到卡普尼格罗的银盐影像中,逆光下向日葵的神秘轮廓、负像里波浪起伏的树叶、树林中飘然而过的白色鹿群等等,恰是一首首通过眼睛而聆听到的乐曲。在黑与白之间,是无尽丰富和细腻的灰色在演奏。镜头如此靠近自然物,仿佛每一个物体都带着呼吸般的客观存在。而这种细致入微的准确呈现,又开辟出了一条逃离客观存在的幽径。视觉的引诱、听觉的潜伏、呼吸嗅觉的内心召唤,保罗·卡普尼格罗就这样带着我们在黑白的诗意世界中冥想。
我的两只眼睛,其中一只会不断地观察周围事物,但其实我并不想融入它们,只是远距离地观察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