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文史知识

“以古为律”与“故人具鸡黍”图像

作者:撰文/戴一菲

撰文/戴一菲

《过故人庄》是孟浩然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被选入大学、中学课本。这首诗的起句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如果按照格律诗的要求,平仄有问题。“故人具鸡黍”中“鸡”的位置必须是仄声字,而“鸡”却是平声。《广韵》注:“古奚切,平齐。”也就是说,鸡是平声字,在平声韵“齐部”中。在《平水韵》中,“鸡”字属上平八齐韵部。如岑参《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与阎二侍御道别》诗中“夜眠驿楼月,晓发关城鸡。惆怅西郊暮,乡书对君题”,鸡、题都是平声字。

这一现象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为什么这一名篇会出现如此严重违背格律的问题呢?我们又如何看待和解释呢?

一 起句“以古为律”

起句“以古为律”,是指在五言律诗首句中,五字中的第二和第四字,应平仄交替,但在孟浩然诗中却是两字皆平或皆仄了。发现孟浩然诗中有违律现象的应是明代杨慎,他在《升庵诗话》中评孟浩然另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时,曾这样说:“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虽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妙,可以为法。”可惜没有人能透彻理解这一句话的含义。杨慎虽然没有仔细分析。什么是律诗起句中有古意,但应该就是指“八月湖水平”中“水”的位置必须是平声字,却用了仄声字“水”。杨慎认为,孟浩然在律诗起句用了古体诗的句式,因为表达意思确切生动,可以成为五言律诗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合法存在,并可以成为定式而被仿效。无论是“故人具鸡黍”,还是“八月湖水平”句式,都是一样的,在平仄上不符合常体,当仄而平,或者当平而仄。

这一写作方法在清人屈复那里被概括为“以古为律”。屈复《唐诗成法》评《过故人庄》一诗时说:“以古为律,得闲适之意,使靖节为近体,想亦不过如此而已。”靖节,陶渊明。

杨慎和屈复的发现是有价值的。否则,我们在解读名篇《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样的作品时,就会做出种种有违实际的猜想或错误的判断。特别要注意的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是投献之作,对象是丞相,其写诗的功利性决定其写诗的严肃性。

“以古为律”,并“可以为法”,如是孟浩然写作律诗方法之一种,仅有一两个例子还不足说明。其实,当我们顺着这一格式去读孟浩然诗作时,发现他的诗作中有不少起句都是这种格式: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岁暮归南山》)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春中喜王九相寻》)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与诸子登岘山》)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寻天台山》)

“北阙休上书”中,“上”字位置,必须用平声,而用了仄声字;“二月湖水清”中,“水”字位置,必须用平声,而用了仄声字;“人事有代谢”中,“代”字位置,必须用平声,而用了仄声字;“吾友太乙子”中,“乙”字位置,必须用平声,而用了仄声字。

造成这一诗歌违背格律现象的原因何在?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作家创造性的思维和诗歌写作求新求异的努力结果。但较为笼统,不能切中要害。诗歌是复杂的精神产品,因此每一首诗的写作都有不同的艺术追求和表达。从引例看,“太乙”是名词,不好用平声替换“乙”字。而“代谢”和“上书”二句,起首即有词性对仗的意味,可以理解为不以格律损坏意思的表达。馀下的三例,基本属于一类,而“二月湖水清”与“八月湖水平”性属一致。

二 “鸡黍”因图像内涵而使用

诗人写诗过程常常表现为构思、谋篇、结句和炼字。“故人具鸡黍”之“鸡黍”,是结句和炼字的结果,本质上是由图像选择决定的。这一图像来源至少有四个方面,为了理解“鸡黍”及其语境,下文尽可能多地引用含有“鸡黍”一词的诗文材料:

图像之一,生活场景。诗中“故人”二字,说明孟浩然与他有多次或经常来往。一旦过故人庄,便想起故人杀鸡为黍招待他的情景,而孟浩然特重视其杀鸡为黍,可以说孟浩然特喜欢他家的饭菜。

图像之二,古诗之物。范云《赠张徐州稷诗》:“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轩盖昭墟落,传瑞生光辉。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怀情徒草草,泪下空霏霏。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范云,南朝齐梁间诗人,好结交,宾客盈门;爱廉洁,散财亲友。这首诗深得后人高评,清初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谓此诗“命旨古雅”。诗中“具鸡黍”与“故人挥”的图像是“故人具鸡黍”的直接来源。“挥”在此是举杯饮酒的意思。李善注引谢承《后汉书》曰:“山阳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元伯为友。春别京师,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期者。’言未绝,而巨卿至。”(《文选注》卷二六)其中“杀鸡作黍”意即此。

图像之三,隐者行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杀鸡为黍而食之”图像的重要性,是在一般图像中对人的性质有了提示,隐者就是隐士。

图像之四,淳朴民风。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一图像体现百姓的天真、单纯,过着自给自足的安乐生活。

而孟诗“故人具鸡黍”图像不仅仅是通行的理解:既显示出田家的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其妙处在于叠合了多重图像,有包括了亲身经历、人在其中的图像,范云诗提供的图像,《论语》中隐者杀鸡图像,桃花源人热情待客图像。这样的解读,不仅符合作品的实际,也有了对作品内容的深度解读。其中隐者也较为符合孟浩然的身份。

如此,可以解释孟浩然为什么在“以古为律”中运用“鸡黍”二字,宁可出律,也要坚持表意在先,不以形式而损害内容。

三“鸡黍”图像的特点

可以用自然平淡而淳厚来概括“鸡黍”图像的艺术特点。

如果认为孟浩然写诗随意而成,可能会误解了他。首先,孟浩然态度认真。以古为律,应是孟有意为之,例如他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起句“八月湖水平”,即是二、四字的位置上采用了双仄声。张丞相是张九龄,此诗是干求之作,是要请张丞相引荐的。这样的起句至少孟浩然颇为自得,不然怎么会用在向丞相干求的作品里呢。

在生活图景中,孟浩然偏爱“鸡黍”。“故人具鸡黍”外,尚有《裴司士、员司户见寻》(一题作《裴司士见访》):“府僚能枉驾,家酝复新开。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戏题》:“客醉眠未起,主人呼解酲。已言鸡黍熟,复道瓮头清。”都是说自己用“鸡黍”招待客人,可见用“鸡黍”待客最能表达朋友间的友情。

孟浩然之前的唐诗,“鸡黍”用得少,约有三例,沈佺期《入少密溪》:“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耕凿帝尧人。相留且待鸡黍熟,夕卧深山萝月春。”沿用桃花源一事。祖咏《归汝坟山庄留别卢象》:“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非君一延首,谁慰遥相思。”《田家即事》:“稼穑岂云倦,桑麻今正繁。方求静者赏,偶与潜夫论。鸡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祖咏诗两用“鸡黍”,大致为范云诗的图像意思。孟浩然之后,“鸡黍”图像就在诗中大量出现了。

读古人诗,绚烂未必深刻,平淡未必浅俗,关键是要体会。如《过故人庄》“还来就菊花”的“就”字,是“亲近”义,很通俗。但《升庵诗话》讲过:“孟集有‘到得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刻本脱一‘就’字,有拟补者,或作‘醉’,或作‘赏’,或作‘泛’,或作‘对’,皆不同。后得善本是‘就’字,乃知其妙。”醉、赏等皆雅,只有“就”最平易,而“就”字妙在贴切,有亲和力。而“就”的亲近义大概还是在孟诗中首次使用。可见“鸡黍”有作者的匠心在。

选择图像而不用意象或境象,主要是图像在创作之前和创作之后的传导中更偏向客观,和文学中的形象也有不同。比如长江,在进入作品前是客观存在的,是自然属性。通过人视觉感受,而有了像,所谓“成像”。进入作品中,长江依然是自然之物,但因和其他词建立关系后,才显示出意境,如“长江悲已滞”,具有作品意义的形象。作品被接受时,“长江”首先是自然之物,然后才在相关语境中使人得到感染。在这一过程中,图像一词皆能适用。西方的图像批评中有些理论确实能启发我们去发现新的问题,这对唐诗研究的深入会有很大帮助。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