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有点儿知识,又读过佛经的人都知道,佛经常常这样开头:“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以下便是释迦牟尼说法的具体内容。
讲这句开场白的,据说是佛的弟子阿难。阿难 “多闻第一”,他随侍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他听得最多。所谓“如是我闻”,意思是“我是这样听说的”。阿难与其他佛弟子们听佛说法的地点,就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里,“舍卫国”被称作“室罗伐悉底国”。《大唐西域记 》卷六讲:
室罗伐悉底国,周六千馀里。
都城荒顿,疆场无纪。宫城故基周
二十馀里,虽多荒圮,尚有居人。
谷稼丰,气序和。风俗淳质,笃学好
福。伽蓝数百,圮坏良多。僧徒寡少,
学正量部。天祠百所,外道甚多。
“室罗伐悉底”是梵语
Śrāvastī的音译。“舍卫”或“舍卫国”则是玄奘之前早期佛经中的译名,来源不是出于梵语。玄奘的翻译,以梵语为标准,所以有了这个新的译名。不过,虽然有了玄奘新的翻译“室罗伐悉底”,“舍卫国”这个名称在中国仍然最为通用。玄奘之前,东晋的法显也到过这里,《法显传》里称作“拘萨罗国舍卫城”,因为舍卫城曾经是古印度拘萨罗国的首都。室罗伐悉底国在古代印度是一个有名的地方,也是佛教历史上最著名的圣地之一。佛经中讲,释迦牟尼三十五岁成道,八十岁涅槃,其间四十五年中有很多时候(有人统计是二十五年)住在室罗伐悉底国,具体的地方就是室罗伐悉底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依照玄奘的记载,这个时候的室罗伐悉底国,已经显得很衰落,都城荒凉倾颓,居民有一些,但不多。虽然有一百多座佛寺,也大多倒塌,僧人也很少,反而是外道,即信仰印度教的人很多。
不过,不管怎样,玄奘到了印度,室罗伐悉底国以及“祇树给孤独园”,是他一定要朝拜和访问的地方。《大唐西域记 》接下来就讲:
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祇陀,讹也),是给孤独园。胜军王大臣善施为佛建精舍。昔为伽蓝,今已荒废。东门左右各建石柱,高七十馀尺。左柱镂轮相于其端,右柱刻牛形于其上,并无忧王之所建也。室宇倾圮,唯馀故基。
“逝多林”是舍卫城附近的一处树林。“逝多”是梵语 Jeta 的音译,意思是“胜利者”,加上 v
āna,成为Jetavāna,一个译音,一个译意,合起来译为“逝多林”,同时也可以整个意译为“胜林”。Jeta 一词,早期翻译为“祇陀”,这是古音,玄奘认为“讹也”,实际上不完全是这样。“祇陀”是室罗伐悉底国国王胜军王的儿子——佛经中也称作“太子”——的名字。这处园林,最初属于祇陀太子,因此称作“祇树林”“祇树”或者“祇园”。“祇陀”“祇树”和“祇园”几个名称,在玄奘之前早已流行,为中国的佛教徒接受。这种情形,在玄奘之后也没有多少改变。
玄奘这里提到的胜军王,梵语的原名是 Prasenjit,佛经中常常又音译为“波斯慝王”。胜军王信仰佛教,是佛教的支持者,他的名字,在佛经中也经常被提到。善施是胜军王的大臣,梵语原名是Sud
āna。su,意思是“善”,dāna 的意思是“布施”。但善施还有一个更出名的名字,那就是“给孤独长者”,简称“给孤独”。玄奘也讲了善施为什么会有这个名字:善施长者仁而聪敏,积而能散,拯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号给孤独焉。
“给孤独”于是成为善施的另一个称号,原因是他总是帮助孤独的老人以及穷人。这个名字的梵文原文是An
āthapiṇḍika。善施能够这样做,还因为他是一位“长者”。佛经中讲到的“长者”,指的大多是富有的大商人。善施富有,但他“积而能散,拯乏济贫,哀孤恤老”,所以受人称赞。“无忧王”即阿育王。“阿育”一词,意思就是“无忧”。阿育王是印度古代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国王,也是印度历史上最有名的国王。他支持和信仰佛教,被认为是佛教最伟大的护法大王。阿育王在佛教的圣地,往往都会竖立高大的石柱。玄奘见到的这两条石柱,法显也见到了,两人都做了同样的记载。
“逝多林”原本属于祇陀太子,为什么又会被称为“给孤独园”呢?接下来玄奘讲了一个故事:
闻佛功德,深生尊敬。愿建精舍,请佛降临。世尊命舍利子随瞻揆焉,唯太子逝多园地爽垲。寻诣太子,具以情告。太子戏言:“金遍乃卖。”善施闻之,心豁如也。即出藏金,随言布地。有少未满,太子请留曰:“佛诚良田,宜植善种。”即于空地,建立精舍。
这里说,善施长者信仰佛教,很想为释迦牟尼在室罗伐悉底国建造一处房舍,邀请佛来长住。释迦牟尼接受了善施长者的请求,先派了弟子舍利弗到室罗伐悉底国了解情况。舍利弗发现,只有太子逝多的一处花园,园地最为宽敞。善施长者跟逝多太子商量,太子开玩笑地说:“你要是用金币把花园里的地都布满,我就把花园卖给你。”善施听了这话,一下就放心了,立即拿出他收藏的金币,遍布到花园的地上。最后还剩下一小块地没有布满,这时太子请善施停下来,说:“佛教就是良田啊,我们都应该修善植福。”太子决定把剩下的一块土地和花园里所有的树木也捐献出来。善施于是在空地上建立起了精舍。
世尊即之,告阿难曰:“园地善施所买,林树逝多所施。二人同心,式崇功业,自今已去,应谓此地为逝多林给孤独园。”
“世尊”是释迦牟尼佛的尊称。于是释迦牟尼来到逝多林,他对阿难说:“园地是善施买的,树林是逝多太子所施舍。二人同心,建立了这一功业,从今以后,这个地方就应该称作逝多林给孤独园。”
这就是佛教传说中有名的给孤独长者“黄金布地”的故事。“逝多林给孤独园”或者说“祇园”,自此成为佛常住的地方,佛经开头的第一句话也就会不时提到。这个故事,不仅记载在很多佛经里,佛教的壁画和雕刻也常常以此作为题材。
当然,所有这些都是佛教的传说,不过传说也不是没有一定的根据。室罗伐悉底或者说舍卫国,在今天印度北方邦的境内。根据近代考古发掘和研究的结果,旧址确定在一处叫做沙赫特·马赫特(Sahet-Mahet)的村庄。这个地方最早属于北方邦的巴赫雷奇(Bahraich)县,现今恢复原来的名字 Shravasti,成为单独的一个行政单位,东北距离北方邦的首府勒克瑙(Lucknow)170 公里。当年城市和佛教留下的遗址,被部分地发掘了出来,现在成为一处规模颇大的遗址公园。
在佛教徒的心目中,祇园是一处神圣的地方,在印度是这样,在中国也是这样。唐代的道宣,跟玄奘是同时代的人,曾经还参加过玄奘的译经团队,协助玄奘翻译佛经。道宣没到过印度,但他编撰过一部《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祇洹寺又称祇洹精舍,就是祇园。道宣的书,包括祇园寺的图,他写的“序”和印度祇园寺数万字的描述。依道宣自己的说法,他是因为“感灵”而编撰出这部书。书在中国早已失传,但唐代到中国求法的日本最有名的求法僧之一,也是日本天台宗的创始人圆珍,把书带到了日本,保存在日本,不过图现在已经不存,只剩下了文字部分。从文字看,道宣对印度祇园寺的描述,大部分根据的是佛经中的描述,稍稍参考了到过印度的中国求法僧的记载,但更多的是出于想象。
在中国,以“祇园”作为名称的佛寺有过不少,到现在也还有一些。北京地安门内大街曾经有过祇园寺,辽宁盘锦也有祇园寺,不过最有名的,当数安徽九华山的祇园寺,既是名寺,也是古迹。
日本的佛教,从中国传入。古代日本的佛教,一度完全使用汉译的佛经,建造的寺庙也模仿中国的风格,日本因此也有祇园寺。京都的东山区,更有有名的“祇园”,不过已经不是寺庙,而是一处以艺伎文化著称的“花街”,每天游客络绎不绝。但“祇园”一名,追本溯源,还是与佛教的祇园寺有关。
不仅祇园,舍卫城一名,后来也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是清代建成的大型皇家苑囿,园中西北一处,就曾经建有“舍卫城”。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整个被毁,这一处“舍卫城”也不例外。今天的圆明园,虽经重建,西北一隅,仍然偏僻,一片荒烟野草之中,依稀还能见到“舍卫城”的残垣断壁。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东方文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