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节能与环保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大国履责

作者:未知

文 本刊记者 冯为为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有责。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寻求有效提升国内城市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统筹协调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相关工作。日前,我国出台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以往的应对气候变化,升级到主动适应气候变化,这不仅符合已经写进了我国国策的“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积极践行《巴黎气候变化协议》对民生的关切和大国履责的响应。

绿色建筑将迎来产业发展政策期

《方案》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普遍实现将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指标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建设标准和产业发展规划,建设30个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城市,典型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达到50%。到2030年,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知识广泛普及,城市应对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强风、冰冻灾害等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提升。

依据《方案》,试点城市应根据自身问题,编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方案,在试点城市或城市的某一试点区域,选择城市气候脆弱性评估、城市规划、气候变化监测体系、建筑、交通、能源、水资源管理、地下工程、绿化防沙、公众健康、灾害治理模式、体制机制、投融资模式等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启动相关适应工程或项目。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应于2020年之前取得阶段性成果,相关成果经考核验收后进行推广示范。

在建筑设计、建造以及运行过程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新建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未来气候条件。《方案》要求,积极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通过采用高效高性能外墙保温系统和门窗,提高建筑气密性,鼓励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方式增强建筑集水、隔热性能,保障高温热浪、低温冰雪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室内环境质量。

未来,随着《方案》的深入实施,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将进入政策期,也将迎来产业的大发展期。

增加空气流动通风廊道穿城过

《方案》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绿地率。依托现有城市绿地、道路、河流及其它公共空间,打通城市通风廊道,增加城市的空气流动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雾霾等问题。

“城市通风廊道”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德国等就已将气候学和天气学引入城市规划的实践。在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实践中,相近似的说法有:“通风走廊”、“绿色风廊”、“楔形绿地”、“绿色廊道”等。简单地理解,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从而有利于污染物、城市内部热量的扩散,原理就像屋内的穿堂风。在国外,德国慕尼黑的通风廊道则利用焚风解决了城市空气问题,已有成功经验。

那么,在中国建“城市通风廊道”是否能够吹走雾霾?目前,以北京为代表的“城市通风廊道”刚处于规划中,因此还没有实际的成功案例可以说明。不过有业内观点认为“作用很小”,因为“要通风先得有风,雾霾时城市已经处于大范围静稳天气下,本来就没风,有啥可通的”。但也有观点认为,北京位于中纬度西风带,冬季主要是西北风,因此“城市通风廊道”可以依据城市的主要风向来建。

但毫无争议的是:《方案》中提出的“打通城市通风廊道”将有效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目前,国内明确提出建设通风廊道的城市,大多夏季炎热难当,譬如武汉、南京,是闻名的火炉城市,福州、杭州则也在近几年跻身新版火炉城市行列。其中,武汉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曾被称为一代“炉魁”,按照规划,通风廊道将长江、汉水这一天然通风道与城区打通,而夏季江水水温明显低于气温,将有效地为城市降温。但考虑到目前城市建设基本成形,未来“城市通风廊道”落地,需要依靠城市规划倒逼,因此不能一蹴而就。

落实《方案》华北5省市已先行

城市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千差万别,有干旱缺水、海平面上升等长期性问题,有不同类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应急问题,也有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方案》要求,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应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指导,通过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和推广有效的经验做法,逐步引导和推动相关工作。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是要根据不同城市的气候地理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针对城市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突出性、关键性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前瞻创新性探索,强化城市气候敏感脆弱领域、区域和人群的适应行动,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方案》明确,提高城市生命线系统标准。针对强降水、高温、台风、冰冻、雾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提高城市给排水、供电、供气、交通、信息通信等生命线系统的设计标准,加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逐步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风险分担转移机制,明确家庭、市场和政府在风险分担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构建政府统领、家庭主体、市场积极参与的风险分担体系。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商业保险和慈善捐赠相结合的多元化灾害风险分担机制。

另外,《方案》还要求,加大雨洪利用效率。各城市要大力建设屋顶绿化、雨水花园、储水池塘、微型湿地、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等城市“海绵体”,增强城市海绵能力。因地制宜地建设雨水箱、储水罐等雨水收集设施,实现雨水就地就近收集利用,加大对雨洪资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各地已陆续落实《方案》提出的要求,遵循“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协同推进、广泛参与”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据了解,华北5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已先行落实。相信随着这5个省市的先行,及国家“十三五”规划的节能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以及政策措施等协同,一定可以完成《方案》提出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目标。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大国履责

在提效工程的应用

绿 色·最新政策

浅析地源热泵系统

为何“清”“高”之路如此难

国外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经验介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