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古茶五十年来,不间断地走进云南绵延的茶山。一路问茶,有西双版纳之柔美易武山,勐海县之甘醇曼弄,西双版纳布朗山乡之雄浑班章,澜沧江以南之厚重邦崴,双江县之悠长冰岛,澜沧江边忙麗山脚下之气韵昔归。每一座茶山,澜沧古茶都结合其茶的特点,推出相关的系列产品。
根据景迈村糯干村民波岩虎的两本傣文资料记载并经考证,据说,在很久以前,在勐卯豪法一带居住着一支庞大的傣族部落,那时的部落非常落后,人们以游猎和采摘野果野菜为生。随着部落的人越来越多,食物渐渐缺乏,这时部落王子召糯腊(傣名),带着一部分人去重新寻找新的家园,佛历四三九年(公元前106年)召糥腊开始南下迁徙,他们沿着澜沧江顺流而下,一路跋山涉水,越过高山来到了临沧,当时这里还没有人居住,看到澜沧江流域美丽的自然风光,有一部分人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而召糥腊带着大部分人继续沿着澜沧江南下,不久便来到澜沧江以西,便是现在的澜沧县境内,他带着大家建村立寨,在这里安顿了下来了,当时澜沧江还没有名字,召糥腊看到这里野象成群,便给澜沧江取了名字“郎章江”(“郎章”为傣语,“郎”:百万;“章”:大象),后来人们根据它的谐音将“郎章”书写成“澜沧”。有一天,召糥腊带着猎手在山上狩猎,突然,发现一只金马鹿在悠闲的吃草,召糥腊和猎手毫不犹豫的追了过去,可是怎么也追赶不上它,人快马鹿快,人慢马鹿慢,渴了喝几口山泉,饿了吃几颗野果,不知道追了多少天,后来追到了今天的景迈山,马鹿便消失不见了,召糥腊看到这里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地势平缓,土地肥沃,山下是茫茫的云海,山上则是风和日丽,山川锦绣,到处盛开着美丽的鲜花,环境十分优美,召糥腊决定回去带着妻子和部落人一起来这个定居下来,后来,景迈傣族村民说他们的祖先迁徙到景迈山是由一只金马鹿带路来的。(景迈为傣语,景:城;迈:新)。
公元2003年8月,中国科学院“澜沧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启动。项目研究提出: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集生物宝库、文化宝库、金山银库、生态和人文旅游宝库及艺术宝库于一身,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生产应用价值,将可以成为世界茶叶的发祥地,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遗产,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
日本茶叶专家松下智和八木洋行先生称景迈山为“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
景迈山是中国六大茶山之一,其千年古茶的面积堪称茶山之最。
景迈山茶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分布在澜沧县境内的惠民乡景迈、芒景2个村民委员会辖区范围内,位于东经99°59′14″—100°03′55″,北纬22°08′14″—22°13′32″,距县城70余公里,坐落在景迈、芒景万亩古茶园内的村寨有糯岗、景迈、勐本、芒埂、上芒景、下芒洪、翁洼、翁基、老酒房等10个自然村。茶园面积16173亩,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1800毫米,古茶园土壤属于赤红壤,古茶园内的植物群落属于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植物,其中思茅木姜子和红椿为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树种。动物有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据芒景缅寺木塔石碑傣文记载,景迈、芒景古茶园的茶树种植于傣历57年。古茶园的茶树在天然林下种植,是最为古老的种植方式。古茶园的茶叶很早就用马帮驮到普洱进行交易,作为普洱茶原料之一,自元代起销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据有关专家调查,景迈、芒景古茶园的茶树,大部分树冠挺拔,枝叶茂密,许多古茶树上寄生着具有神奇药用价值的“螃蟹脚”,是世界罕见的大面积栽培古茶林。曾经到古茶园考察的专家学者称这片古茶是珍贵的“茶文化历史博物馆”。
据考证,这里种茶有近2000年的历史。古茶山由景迈、芒景、芒洪等9个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组成。整个古茶园占地面积2.8万亩,实有茶树采摘面积1.2万亩。芒景、景迈古茶山是人与自然融合的最佳典范,也是普洱茶的原生地。
澜沧古茶从最初开始,便打上了景迈山的烙印。其创始人茶妈妈杜春峄,于1966年,作为澜沧县第一批茶训班学员,被选派进入景迈山,踏上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大地,开始了她在景迈山的一路耕耘。
近十几年来,随着古树茶的升温,在茶叶的采摘过程中,急功近利的行为时有发生。云南各大茶山被过度采摘,古茶树生长环境屡遭破坏导致茶树营养不良,茶叶减产、质量下降。
一下子,古茶树资源已成了稀缺资源。杜春峄也开始用忧虑的眼光打量着景迈山这一片古老的大地。
2007年,由于强采,对茶树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加上连年的干旱,上山采茶人的不专业,不懂留叶采摘,大大伤害了茶树。为此,杜春峄曾多次向政府提意见和建议,希望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古茶园。
自2007年以来,与澜沧古茶合作的茶农,古树茶都是只采春、秋两季,保证景迈山一年采两季留一季,让古茶树每年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品质更优秀,生命力更旺盛,为下一季的茶菁积蓄力量,也让这一千多年的活化石健康地延续下去。
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澜沧古茶董事长杜春峄发起“古树保护供养活动”,倡议天下爱茶人积极捐出供养款,保护古茶树。从此,景迈山88棵形态各异的古茶树得到很好的照顾、保护和供养。
2016年,澜沧古茶成立50周年,他们成立了“春億古茶文化基金”,专门用于古茶树的养护、对茶农的培训计划以及民俗、民间文化的推动,启动资金1000万。
“‘春億’这两个字既和茶妈妈的名字同音,又是澜沧古茶一款产品的名字。在这50周年的特别日子,也是我们送给茶妈妈的一个礼物。前五十年茶妈妈是在景迈山开山制茶,后五十年她要在景迈山护树修林,要让现在已经炒热的古茶山可以休养生息,还原古茶树最好的面目,也把古茶里面最真的味道还原出来。”王钧说。
澜沧古茶与景迈山,相互施赠,相互给予,唯此,才有那一口甘醇的茶,才有那一片五彩斑斓的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