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摄影家

无论镜头扫向哪里,历史始终在场‘


文/已非




书名:东方照相记——近代以来西方重要摄影家在中国

作者:南无哀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6-1

《东方照相记》系国内首部深入研究近代以来西方重要摄影师在中国拍摄活动的专著,从东方学、社会学、艺术史等视角,通过14个扎实的个案研究,首次揭示出西方摄影师拍摄的中国影像中,存在着一个从东方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变的“东方学影像链条”。本书所用史料主要来自哈佛-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杜克大学手稿珍本图书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玛格南图片社、法国国家摄影博物馆、英国维尔康姆图书馆、荷兰摄影博物馆、瑞士洛桑爱丽舍博物馆等权威部门和正式出版的作品集、资料集,作者追索翔实之功,亦属少见。本书入选2016年2月新浪好书榜,4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人民网、中国网、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卫视、天津日报、南方日报、深圳商报等著名媒体做了报道。

摄影术传入中国,并不如它在西方的诞生那般愉悦。1837年,达盖尔创立了“银版摄影法”,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仅仅7年后,1844年,法国人就在中国广州拍摄了第一批照片。只是,这名摄影师于勒 · 埃迪尔(Jules Itier,1802-1877)的另一个身份是海关官员——跟随使团来与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中法《黄埔条约》。珠江口的法国舰队,比那台达盖尔相机更生动地构成了摄影术侵入——而非传入——中国的第一个情境。

更多的西方摄影师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来到中国,因为《天津条约》给予外国人在中国内地旅行、经商、传教的自由。其实不只中国,日本和朝鲜的摄影术也是随着美国舰队的枪炮声登陆的。

这本《东方照相记》收录了14名重要的拍摄过中国的西方摄影师,串联起一百六十余年来西方人拍摄中国的轨迹。作者南无哀说,书名中的“东方”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东方”,以欧洲为中心,中国自然是地理上的“东方”;另一个来自萨义德的《东方学》,中国在文化上被西方定义为“东方”。

如果说有图有真相,那是你忘了照相机背后站着的人。在早期西方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有的是畸形审美的习俗,比如汉族女子的小脚;有的是传统的建筑景观,比如还没被烧毁的圆明园;还有赌场、妓院、丐帮……这些神秘的江湖对“文明”的西方而言,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当然,这样的“东方”并不全是摄影师的创造,还有很多人的共同演绎。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笔下的埃及奇观是这样的:有一天,为了愉悦大众,穆罕默德 · 阿里的手下从开罗集市上带走一名女子,将她放到一家商店的柜台上,在光天化日之下与她交合,而商店的主人则在一旁安静地抽着烟斗。

早期的西方摄影师来东方是为了猎奇:我剪头发他梳辫子,我用鹅毛笔他用毛笔,我用叉子他用筷子……情况到1936年埃德加 · 斯诺(Edgar Snow,1905-1972)报道陕北的红色中国时,第一次出现了变化。随后,卡蒂埃 · 布列松(Cartier Bresson,1908-2004)的照片第一次将中国人视为法国人的同胞来看待,而之后的法国摄影师马克 · 吕布(Marc Riboud,1923-)则更是向前迈进了一步。

1957年春节,马克一拿到签证,就迫不及待地借道香港进入广州,再从广州到北京。一路走,一路拍,他觉得新中国让人们有了“尊严感”——这也体现在他拍摄的照片里。他拍摄鞍山钢铁公司、农民夜校、北京大学学生宿舍……这是一个正在努力发展的中国。

马克的拍摄一直持续到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最后一次是在2010年。2003年,他曾在巴黎举办了摄影展《上海》,并出版同名摄影集。埃德加 · 斯诺曾说,1940年代的上海是“东方最动荡不安而又最风景如画的城市”,在马克的照片里,那风景又回来了——以令世界惊讶的速度和形式。

 

厂商 & 新品

解析 SRAW 的秘密

事与愿违的摆拍

彼岸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节奏与旋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