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嫣然天使基金成立
11月21日,由李亚鹏、王菲倡导发起的嫣然天使基金正式启动,其宗旨是为身患唇腭裂的家贫患者提供资助。点评:凭借李亚鹏、王菲的明星效应和公众影响力,嫣然天使基金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也是我国内地较早一家由明星直接发起成立的慈善基金。由此,唇腭裂问题的社会知晓度得到极大提升,目前我国已经系统性地解决了唇腭裂儿童的救助问题。
2007
公益组织获得捐赠免税资格范围扩大
1月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及相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将之前备受争议的捐赠免税资格范围扩大,凡是在国家和省级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皆可申请此资格。点评:在此之前,享有免税资格的以中字头的基金会为主,而非公募基金会基本没有。这项政策的出台,让免税从“特殊主义”变为“普遍主义”,推动了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
汶川地震引发空前慈善高潮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的传统美德得到充分展现。全国人民捐赠热情如潮,这一年全国接收各类社会捐赠款物共计1070亿元人民币,刷新了慈善捐助纪录。点评:这场惨烈的灾难,点燃全民公益热情,人道主义的力量打破体制壁垒,民间公益从边缘走向中心。汶川地震后,慈善政策和法律法规得到明显完善,慈善文化建设得到极大推进。中国进入到“公益元年”。也是因为这场灾难,多年来政府单一救灾的行政模式,终于转化为政府与民间救灾互相支持与配合的复合模式。
2009
“赖捐黑名单”拟而未推
4月24日,“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经过主办方多次讨论,备受公众关注的、原计划与慈善榜同时推出的国内首份“赖捐黑名单”最终并未出炉。点评:与其他领域不同,公益慈善领域以正向鼓励为主,尤其是在慈善意识和慈善氛围还不是很浓的背景下,多一些鼓励和宽容,创造一个更加友善的慈善环境是极为重要的。事实证明,这一做法引发了良性效果,捐赠程序因此得到警醒完善。
2010
中国“公益问责”第一单
5月,曹德旺、曹晖父子以个人名义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云南、广西、贵州、重庆和四川五省区市贫困家庭捐赠善款2亿元人民币,创下当时国内一次性个人捐赠最高纪录。与此同时,曹德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署了一份协议,对执行提出了严格要求:在6个月之内,让9万多户农民都拿到足额捐款,差错率不得超过1%,管理费用不超过善款总额的3%,否则曹氏父子将收回捐助。最终,经第三方评估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以及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此次捐助达到了预期要求。曹德旺顺利捐出善款,中国扶贫基金会也证明了自己的公信力。
点评:在公益界人士看来,这是一位企业家挑战行政主导的公益行动的实验。这表明捐赠人开始注重捐赠的产出和效果,这种问责对中国整个公益环境而言,是一种进步。
壹基金“中断”风波
9月,李连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壹基金与中国红十字会的3年合约期满,未来存在“中断”的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质疑和同情纷至沓来。壹基金的口号是“每人每月捐1块钱”,是典型的公募模式。虽然没有规定民间组织不能成立公募基金会,但在中国具有公募资质的基金会大多具有官方背景。因此壹基金从成立之初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募基金会,它与中国红十字会签订了一份3年合约计划,虽然暂时可以向公众募款,但没有独立的账户和公章,远远无法实现壹基金最初设计的理念。经过几番波折,12月,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深圳市正式注册成立,拥有了独立从事公募活动的法律资格。
点评:尽管在当时看来壹基金获得公募资格仅是个案,但从长远来看,此次风波间接促进了公募资格的放开。一家机构成立两年以后,就可以申请成为公募机构。
2011
郭美美事件
6月20日,新浪微博认证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郭美美在网上炫耀自己的别墅、跑车、名牌包等奢华生活,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两天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称没有“郭美美”其人。新浪微博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致歉。郭美美也发表声明称,自己与红十字会无关。但三方的表态并未消除公众的质疑,中国红十字会遭遇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信任危机。
点评:“郭美美事件”开启了中国公益慈善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场公众监督运动。公众矛头直指传统体制那层神秘的面纱。红会危机导致其信誉受到质疑,接受的捐赠一落千丈,随即整个中国官办公益慈善事业都成了公众检视的对象。这一事件也促成了官办慈善机构的一系列改革尝试。
民间公益行动发挥巨大影响
年初,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发起“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短短十几天内, 57万名网友参与到“微博打拐”的行动中来,不仅促成了一个个成功寻子的案例,还推动了政府加大打拐的力度。4月,《凤凰周刊》记者邓飞发起为山区儿童提供“免费午餐”的活动。年底,该项目发起的基金募捐总额近2500万元人民币,资助了150多所学校的2万多个贫困学童,并促使国务院将“免费午餐”作为国家政策,实行财政拨款。
点评:这两起活动是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范例,同时开启了公益合作新模式:民间发力、官方响应,意见领袖呐喊、草根民众力推,将各种力量拧成一股合力,最终达到目标。
地方立法倒逼国家政策出台
8月,深圳市政府法制办的网站上挂出一条消息:市民政局组织起草了《深圳经济特区慈善事业促进条例(送审稿)》送我办审查。为进一步增强立法的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一消息如同给公益圈投入一颗重磅炸弹,引发极大关注。
点评:尽管只是一份“送审稿”,但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又在社会组织开放这条路上走在全国最前。不过,如果国家慈善法长期缺失,那地方慈善法规也很难取得系统性突破。
2013
袁厉害事件
1月4日,河南兰考县一居民楼发生火灾事故,袁厉害收养的孩童中7人不幸丧生。由于兰考县没有儿童福利院,从1986年开始,袁厉害累计收养了100多个弃婴,被称为“爱心妈妈”。按照收养法的规定,袁厉害不具备收养资格,但由于向民政部门交送弃婴的流程过于繁琐、有缺陷的儿童很难被国内家庭领养等诸多问题,袁厉害的“非法收养”被默许并成了对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的重要补充。
点评:一场大火烧出中国儿童福利之殇,引发公众对“合情、合理,不合法”的收养之痛的探讨。“袁厉害事件”是对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一次拷问,也是对民间救助力量、政策导向的一次检验。
嫣然天使基金受质疑
1月,周筱赟实名举报:嫣然天使基金存黑幕,唇腭裂人均手术成本超高,基金会7000万善款下落不明,涉嫌利益输送等。同时,他向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申请公开嫣然天使儿童医院的财务状况,但区民政局以“权利人不同意公开”为由,不予公开。12月18日,朝阳法院判决朝阳区民政局撤销“不予公开”的答复,限15日内重新对周筱赟进行答复。持续了一年的该事件终于暂告段落。
点评:此次质疑的最大意义在于厘清了如何界定慈善组织公开的边界和权责利,比如,哪些内容由主管部门负责公开,哪些内容基金会必须公开,哪些内容公开与否取决于基金会自己的选择。
潘石屹为国外高校捐款引争议
7月,潘石屹在全球范围内捐助1亿美元助学金,其中,哈佛大学获得1500万美元。此举引来一片质疑:潘石屹置中国贫困学生于不顾,而为哈佛贫困生捐款,有为自己儿子买通知书的嫌疑。
点评: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慈善领域也应扮演起相应角色。未来海外捐赠一定会越来越多,中国民众需要放开胸怀。
“冰桶挑战”
“冰桶挑战”是一项呼吁公众关注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渐冻人病)的公益活动,风靡美国。8月,活动传至中国,科技界、演艺界、公益圈大佬纷纷加入“冰桶挑战”行列,一起为慈善“湿身”。
点评:“冰桶挑战”让公众认识到慈善不再只是打悲情牌,也可以以一种新奇、好玩的形式开展,增加慈善活动的公众参与度。
2015
《慈善法》提交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首次被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备受社会关注的规范慈善行为、慈善信息公开、慈善监管等问题在法律草案中都有体现。
点评:我国慈善领域太需要一部基本法来规范和引导了。
编辑/李雪 张忆耕 美编/苑立荣 图编/侯欣颖 编审/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