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中国航天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近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批复》正式对外发布,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日”是中国航天人的节日,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如果仅限于此,则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意义将大打折扣。中国航天日,更应该是所有中国人的“航天日”。
众所周知,中国航天事业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国家安全等方面,起到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也不能不认识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对航天的认识还停留在很浅的层面;有许多人航天科技常识非常缺乏,连航天与航空的区别还搞不清。应当说,在向全民普及航天科学知识,赢得更多民众对发展航天事业的支持,并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中国航天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
在加强航天科普方面,我们不妨多向航天强国美国、俄罗斯学习。
让普通人也能参与到太空探索活动中来,是美国航宇局(NASA)悠久的历史传统。NASA一直将国家航天计划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免费公开,在其官方网站上,媒体、教育者、爱好者等都可以免费下载到精美的航天图片。NASA的航天飞机、“卡西尼” 号探测器、“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月球勘测轨道器、开普勒望远镜、“旅行者”1号等飞行任务均搭载了公众签名;“奋进”号航天飞机、“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命名都来自中小学生。近年来,NASA更是增加了航天科普的投入,2017财年航天科普方面的预算将高达1亿美元;与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合作拍摄的《火星救援》2015年10月在全球首映,为争取民众支持NASA实现未来的“火星之旅”,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俄罗斯对航天科普也十分重视。为纪念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50周年,俄罗斯总统颁布政令,宣布2011年为“俄罗斯航天年”。依据这一政令,俄罗斯各驻外使馆在驻在国境内组织了图片展、讲座、论坛等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根据俄罗斯提议,第65届联合国大会召开特别会议并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的4月12日被确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其实,从1961年起,4月12日就一直是苏联和俄罗斯的“宇航节”。苏联解体后,苏联时期的许多节日或被取消或被冠以新名称,但“宇航节”的时间和名字却从未被改动过。
近年来,借助重要航天发射活动,中国的相关机构也开展了一些有特色的航天科普活动,但不能不承认,与美、俄等国家比较,在深度和广度上,我们的航天科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做好航天科普,最重要的是要有开放的态度和意识,让社会公众实实在在地不仅能够“耳闻”,而且能够“目睹”甚至“触摸”到航天。美国航宇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等重要航天机构,都定期设立开放日,供社会公众参观;而我们的航天机构,因为“保密”等种种原因,不仅普通民众难以接近,就是业内人士想要靠近也绝非易事。实际上,只要厘清“密”与“非密”的边界,做到该保密的保密、该公开的公开,公开与保密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一些航天单位和设施之所以难以对公众开放,乃是因为“密”与“非密”一锅粥,傻傻地分不清楚,“保密”自然是最好的“挡箭牌”。在这种情况下,“保密”恐怕只是一个借口,僵化的封闭意识以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懒政”心态才是问题的关键。
经过多方人士多年的呼吁和努力,“中国航天日”终于在国家层面得到确立。利用这一契机,开展各类航天科普活动,并将其贯穿到全年,是中国航天各有关单位的责任所在。我们高兴地看到,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中国宇航学会等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科普活动。这无疑是个好的开端,希望能借此形成良好势头,并能够常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