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摄影家

2015 年度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研究报告

作者:文/李树峰 王保国 阳丽君 唐明星

文/李树峰 王保国 阳丽君 唐明星


药发木偶 2015年1月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 陈杰 摄

一、现象与趋势

2015年摄影艺术在创作、传播和组织形式几个方面都有比较鲜明的看点。

在创作方面,受摄影实现大众化和日常化之后的形势影响和压迫,摄影家探索新的摄影艺术发展道路,内容与形式都朝专题化方向迈进。他们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提升摄影作品的信息与文化含量,为摄影艺术培基固本。

首先,老一辈纪实摄影家在各自专题基础上不懈努力,延伸拍摄,继续撑开作品的时间跨度,有代表性的,是朱宪民、王文澜、解海龙、王福春等。朱宪民集五十年农民的集体影像在摄影界独树一帜,但他的镜头并没有封存起来,2015年仍然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全国各地,抽出时间投身于市井、市场的百姓群中,以饱满的热情,继续他对乡亲和乡情的关注。王文澜延续他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以细节折射大时代的创作方式,无论走到哪里,都在不停地瞩目于现实。解海龙的现实人物故事仍在讲述,其中有希望工程纪实摄影中关注过的苏明娟、“小光头”、“大鼻涕”等,也借出差之机采访农民工和他们的家人,形成独特系列。王福春四十年来拍摄的“火车上的中国人”系列,延续到高铁上,时代变迁,令人惊叹,而人们不由自主地将其作品与最新冒出来的钱海峰拍摄的《绿皮火车》进行了多个角度、颇具启发性的对比。当然还有一批默默拍摄的老摄影家,他们一直在坚守摄影的原点,不停地拍摄着,如成卫东、康泰森、李英杰、吴鹏等等,还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如云南的吴家林、海南的黄一鸣、四川的李杰等,也许他们并没有发表作品的近期计划,但拍摄已经成为生命存在的方式。对于这代人来说,只需要不断将镜头向前延伸,时代在变,镜头里的内容也在变,给存在留下时间的遗址,就足以称得上是一份担当了。

其次,专题化的纪实摄影在2015年突出了三个主题。

一是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拍摄抗战老兵的摄影家形成阵容,如上海的王杰、钱卫忠,河北的刘瑞新、北京的黑明等,他们都在大量采访的基础上,拿出了各自理解的老兵群像。此外,与此相关联的,是河南摄影家张国通跟踪拍摄的花岗中国劳工和慰安妇在日本的诉讼历程的影像,都在一段时间内引发社会关注。

二是关于“中国梦”的主题展继续延伸。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摄影家》杂志社承办、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影像中国梦”全国摄影巡展在石家庄、南京、南昌、武汉、成都、乌鲁木齐、合肥、深圳、沈阳、西安先后举办。此展荟萃1860年以后中国摄影家、外国摄影家拍摄的百姓生活影像,呈现了各个历史节点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用一座座“时间的遗址”,折射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历程。这些展览有的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举办,有的在城市公园、文化广场举办,得到了当地媒体的充分报道,参观人数近百万人。此外,《中国摄影报》的“中国梦”影像公益广告巡展也在进行,地方摄影协会、行业摄影协会也举办了大量各种规模的此类主题影展。

三是关于“故乡”和“乡愁”的题材成为热点。认真分析,有两个现象值得瞩目。一是有一批少数民族身份的青年摄影师,如库尔班江 · 赛买提、德戈金夫、苏呷此色等,他们的作品精神指向并不完全相同,创作方法也不一样,但由于都贯穿着对本民族现实生活和历史的思考与呈现,他们的努力与老一代的摄影家如巴义尔等人的作品一起,形成了近乎文化寻根式的创作现象。在当下中国,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摄影创作现象,得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使他们走出各自的生活圈子,有了宏观思考;同时,时代的命题,如乡村城镇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等,他们也融入其中,与汉族当代青年一样经受着转型。二是相当一批离土的中青年摄影师,或出于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或出于遗产保护的责任感,更加重视乡土题材的拍摄,2015年最终形成了两个展览: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国家图书馆承办、《中国摄影家》杂志协办的“非遗传承 人人参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和《中国摄影报》主办的“乡土中国”纪实摄影大展,这两个展览基本可以反映当下这个方面创作的概貌。

除此之外,快拍快拍网对现实生活的持续关注、对生活细节的瞬间留住也引起业界的好评。这样的都市生活纪实类的影像与济南摄影周和北京国际摄影周上对美国摄影家薇薇安的作品的推介相并置,促进了业界关于纪实摄影的重新思考。

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资助的摄影创作项目,郭月霞《河南传统手工艺》、胡群山《血色—史迪威公路》和陈文《三峡新移民》都在2015年完成,从影像作品看,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扎实的效果。


2012年3月11日,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泗张镇大黄峪村开展走基层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摄影家走村串户为当地村民拍摄照片。针对许多农村老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问题,摄影家带上新款打印机,还专门从外地订购了北京天安门、上海等拍摄背景,让老人们不出家门也能拍到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景观,让山区的百姓在这些背景下,拍一张自己喜爱的照片。 王雪峰 摄 选自“影像中国梦”全国摄影巡展


香云纱染整技艺 2015年1月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何惠然 摄 选自“非遗传承 人人参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

艺术摄影也在做专题性的探索,体现出了整体性、系统化和风格化的努力。从陈大志等人的作品可以略见一斑。陈大志这个在2015大理国际影会上获得大奖的摄影家,凭借自身的不断尝试和实践,以直接摄影的方式,在传统画意摄影突出水墨感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呈现国画笔触感的方法,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其技术核心是压缩层次以产生笔墨跳跃性,逆向使用区域曝光法。肖吉地在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后并没有停步,他直面家乡的原野,以大面积的灰呈现了其对工业化后的乡野环境的冲击,灰既是一种现实存在,也是他这个专题的基本格调。这两个人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还有一批当代影像艺术的创作者,他们以观念形式介入现实观察,或者从现实观察形成观念,都有作品发表,但观念的哲学性、影像的技术性以及二者的统一性如何进一步提高,还需做出努力。

从器材和技术变化的角度看摄影创作,2015年最明显的特点有三个:

一个是微单相机因其快捷、轻便成为一时之好,这种相机的技术越来越接近高端专业相机,但去掉了高端专业相机的笨重,而且增加了取景屏翻转、像素更高等优点。微单相机因其小巧、不引人注目能够拍摄到原来拍摄不到的活跃画面,推动了影像内容的拓展。

二是手机摄影几乎成为所有人的所爱。手机摄影技术改进得如此迅速,用手机拍摄如此方便和无孔不入,以至于手机影像每天有难以计数的生产量,而且其中可以遴选出非常多品相够格、角度别致、富有亲切感和活力的,或纪录突发事件的影像,这些影像可以放大制作展品,达到了为业界所接受的标准。

三是无人机航拍摄影成为热门,“鸟瞰”成为常见观看方式。飞机航拍或动力伞、热气球航拍早就达到,但因耗资大、不方便,高度和灵活性难于控制,一直无法普及。随着旋翼无人机的出现和应用,无人机摄影逐步实现。自《中国摄影家》杂志2015年在山东邹城首次举办无人机航拍大PK后,无人机摄影迅速为摄影人所接受和推广,以至于到2015年下半年,在全国每一个省份,都能听到和看到无人机航拍的故事和作品,一个职业的地理或风光摄影师没有无人机会被人认为是缺憾;而与此同时,不断有无人机摄影没有在航空部门获得批准惹出事端的新闻报道,可见其热度。无人机航拍让在地面直视的人能够运用宏观全景视角来观看事物,并且以灵活的高度调整和在小空间里多角度俯视、平视,使对地表存在的横向延展的事物、纵向耸立的事物,都有了更加全面和各个高度上生动、真切的认识,这是人类认识手段方面一个显著的进步。当然,目前无人机摄影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如空管部门的支持与制度确立,培训与实施中的技术改进等。

2015年,关于影像作品的价值讨论也是年度热点,如何才能提升作品价值成为很多摄影家思考的中心问题。这几乎在每个摄影节展活动中都可以见到众说纷纭的场面。相对而言,有作品积累的老一代摄影家和科班出身、需要迅速被社会认可的职业摄影师更加关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使职业摄影师的生存困境再一次被强调;另一方面也逼迫摄影家从市场价值的终端效益上考虑拍什么、怎么拍的问题。这种讨论的产生既来自于摄影本体在新技术冲击下的困惑,也来自于摄影师依赖传统纸媒生存方式的削弱,还来自于美术作品收藏和拍卖机制的压迫。不管讨论的重点偏向于哪一方,影像价值的研究本身对促进摄影艺术的发展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第三,从传播方式上看,2014年初起的微信在2015年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影像传播的主渠道。现实的情景是,无论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只要稍有空闲,就在低头看微信,甚至出现一群人聚会一半时间用来各自看微信的情况。无论是摄影器材技术,还是摄影人新拍的作品,还有不断推出的老照片,都在微信中占据着相当的体量。这些影像,涟漪般地迅速圈传。一幅特出的影像在一个微信圈出现,就砸出一个涟漪,这个涟漪沿着波动规律不断扩展,在每一圈的每一个点上都可能再砸出一个涟漪。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现在的摄影业界,一个人举办展览,不管内容多么重要和吸引人,但如果没有在微信中传播,等于没有举办。一个很小的、内容平常的展览因为微信中大力推送,也会十分引人注目。这样的情景和形势,对传统媒体形成挤压,而当下的传统媒体,虽然没有脱离纸媒的商业立足点,但纷纷借助微信推广自身的产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微信既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传播的渠道,是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还是社会的组织方式,可以形成新的、各式各样的部落人群。

微信的主要特点,一是作为单个原子的个人具有了面向全世界发布信息的权利,让个人话语权获得爆炸式的释放,极大地冲击着具有话语独占权的传统媒体。二是发布者与终端接受者直接接通,相互反馈,形成实时对话,所有中间环节被省略。三是传播速度以秒计算,微信圈里的人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纸媒发行的传统方式遭受替代性的打击。四是人们借助微信结成了不同的圈子,产生了新的社会组织,这些圈子以职业、工作、共同爱好、乡缘、同学、战友等为纽带结成,处于流变状态,仿佛涟漪,有波动传递,也有相互交叉影响,作用十分复杂。

从摄影业界看,以微信圈为基础的摄影组织纷纷出现,这些摄影微信圈有的是地域性的摄影组织的信息平台,有的是新结成的摄影同道部落,有的是以现实商业目标为基础结成的部落,情况多样。

这样的微信部落和群体,一方面让人类进化到虚拟世界的个人原子状态,现实生活中单个人需要分子般的聚合(家庭、单位、社区、民族等)才能生存,而在虚拟世界里却有另外的聚合方式,而且比较自由。另一方面,虚拟世界的聚合也会对现实世界形成影响。在微信摄影部落和群体中,摄影创作、理论的交流频繁而直接,信息发布和教育培训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人们不见面,但问题都可以讨论和形成决策。其中,作品的发布极为方便,人们随时拍摄,随时发布,讨论实时进行,这在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毫无疑问,这样的交流,能够极大地促进摄影艺术的发展。


一群年轻人牵着自己的爱犬漫步在金色沙滩上,神采飞扬,个性彰显。从驾车出游到带狗出游,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2010年6月。 钟盛 摄 选自“影像中国梦”全国摄影巡展

二、活动与问题

对中国摄影来说,2015年是个“大年”:一方面表现为综合性、国际性的大型活动多,精彩迭出让人意外;另一方面表现为结合地域性历史文化、地理物产和民俗风情特色的专题性活动蓬勃开展,将摄影在基层的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两类活动上下结合相互辉映,成为装点2015年中国摄影发展的亮丽风景线,对促进摄影创作、传播摄影文化、提升国际影响、繁荣艺术事业、推动地域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影响较大的摄影活动主要有以下13项(以举办时间为序):

1.第十届中国摄影艺术节 (2015.1.6-1.8,浙江宁波)

2.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2015.4.26-7.26,重庆)

3.大理国际影会 (2015.8.5-8.10,云南)

4.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2015.9.10-9.13)

5.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15.9.19-9.25,山西)

6.“TOP20 · 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2015.9.29-10.8)

7.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 (2015.10.15-11.29)

8.北京国际摄影周 (2015.10.24-11.1)

9.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 (2015.11.6-11.10,浙江)

10.集美X阿尔勒国际摄影季(2015.11.15—12.16,福建厦门)

11.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15.11.21-12.10,广东)

12.第12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2015.12.15-12.17,广东东莞)

13.“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国际研讨会(2015.12.2712.29,浙江杭州)

除上述大型活动之外,地域性摄影节类活动较具特色和影响的有云南罗平油菜花国际摄影节、安徽黟县国际乡村摄影大展、内蒙古大兴安岭高寒森林摄影节、内蒙古第九届克什克腾国际蒸汽机车摄影节、贵州第三届梵净山摄影节、江苏苏州金鸡湖帆船摄影节等,粗略统计达30多项,此外还有相伴举行的各类影展、摄影大PK、“新锐”评选以及讲座、工作坊、研讨班等。梳理2015年的重要摄影活动,以下几点印象深刻:

第一,中国摄影从“被国际化”到“再国际化”,2015年应是一个拐点。改革开放之后,国际化是中国摄影努力的主要方向之一。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虽然中外摄影交流密度不断增加,但中国摄影始终是国际摄影界的小龙套,轮不上独立的场次,甚至没有独立的“台词”;摄影观念、影像美学、评价标准、摄影教育各个方面均唯欧美马首是瞻。平遥、丽水、连州等国际摄影节的相继举办,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外摄影交流在广度与深度上明显加速,中国摄影的国际影响也明显增强,逐渐从此前的“被国际化”走到今天“再国际化”的拐点。之所以将2015年作为拐点,是因为这种状态积聚有年,但在2015年表现最为明显。此处所谓的“再国际化”,是指在对国际摄影格局有了一定认识之后,中国摄影界基于本土文化自觉的摄影观念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国际影响,并依据本土摄影现状进行主动的国际摄影资源整合,从而整体提升摄影活动质量。在大型摄影活动上具体表现为国际视野更加开阔,定位更加准确,观点更加鲜明,选择更有主体性,特别是转型探索取得突破,精彩连连。清人石涛言“笔墨当随时代”,摄影节也是如此。以国际上声誉最著的两个摄影节—法国阿尔勒摄影节(RencontresArles,创办于1969年)和佩皮尼扬国际报道摄影节(Visa pour l’Image,创立于1989年,法国)而言,都有过辉煌和低潮,前者1990年代末低潮时一周观众不到4000人,眼看要关门;两个摄影节都是经过几次转型(调整对摄影现状和公众预期的认识;调整策展人、策展方向、内容结构和呈现形式等)才保持了今天的影响力(后者近年注册人数都超过3000人,三周观众在20万左右)。中国的几个大型摄影节,比如平遥大展、连州年展、丽水国际摄影节,都已超过10年,大理国际影会历时7年办了6届,也在尝试调整和转型,丽水和大理的调整尤其引人注目。丽水摄影节一向给人以较为单一、内敛、偏向地方性的印象,但本届摄影节果断调整策展方式,将以前倚重的地方摄影组织板块转为面向青年一代的高校摄影专业学生板块,将此前习惯上依靠欧美摄影组织提供展览转为选择具有丰富国际策展经验的国际策展人策展,其中韩国首尔摄影月联合创办人宋修庭(SuJong Song)策展的大型展览《日常地图》,汇集了美国、韩国、巴西、荷兰、法国等国优秀摄影家的作品,反映了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传媒、日常生活多方面的问题,表现了当代摄影在探索生活方面的广度与深度,是近年来国内不多见的高水平国际性展览,有效提升了丽水国际摄影节的专业品位。大理国际影会在2013年成功实践“展览+收藏+画廊”模式之后,按照“摄影界南博会”的总思路,又将2015年的影会升级为“摄影节+博览会+器材精英会”,并出人意料地推出了国际摄影圆桌会议,邀请中国、阿根廷、丹麦、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挪威、印度、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的摄影节(组织)主席共商合作,资源共享,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国际雄心,其国际化、多样化的未来当精彩可期。


©杨福东,2014年作品《我感受到的光1》(The Light That I Feel1) 上海香格纳画廊参展作品 图片提供:PHOTOSHANGHAI

第二,表现出更明确的本土意识和更敏锐的问题意识。中国的摄影节,国际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厘清中国摄影的发展路径,提供相应的思想资源、理论工具和技术手段,以便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强烈的本土意识,渐趋明确。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5)定名为“陌生的亚洲”,与上一届(2013)聚焦中国当代摄影群体一样,表现出一以贯之的本土意味。2015年中国报道摄影领域一个低调而具象征意义的重要事件,是《南方都市报》(下称南都)视觉中心的缩编。十年来, 随着互联网新闻的快速发展,报道摄影面临的重大挑战是网络抢走纸媒的市场,视觉新闻(指流媒体、多媒体、微纪录片等视频形式)蚕食静态照片的地盘,在此背景之下,南都率先成立了视觉中心主攻多媒体视觉新闻,作为打造全媒体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内视觉新闻探索的领潮者,也产生了一定国际影响。该部门人数最多时多达七八十人,堪称国内都市报最大的视觉新闻部。经过几年探索,2015年该中心做了缩编。这一高调探索受挫,既有当前纸媒盈利状态低走等影响,也有视觉新闻产品本身的问题;视觉新闻的风行,好的中国故事与出色的视觉语言缺一不可,同时还要找到国际销售渠道。但无论如何,这一探索具有宝贵的“试错意义”。针对这一案例,本刊负责策划的北京国际摄影周“国际摄影大讲堂”特别邀请了国际领先、运作出色的多媒体内容生产者美国媒体风暴公司(MediaStorm)创始人兼CEO布莱恩· · 斯道姆(Brian Storm,2015年尤金 · 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评委会主席,是这个著名奖项第一次邀请视觉新闻生产者做评委会主席)做了开幕发言和专题讲座,将该公司从管理策略、技术策略到盈利模式的全套实践经验带给国内同行,及时为国内同行深入了解高水平视觉新闻的制作和传播提供启发、借鉴。

第三,摄影研讨会的水平空前提高。往常研讨会是各类大型活动不可缺少的伴伍,2015年研讨会也是一个接一个,但与往年不同之处在于,不少研讨会有领先的议程设置、内容饱满、特色鲜明,因此可以独立成席,比如第12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广东长安镇)、TOP 20当代摄影新锐研讨会(杭州)等,尤以“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国际研讨会(杭州)最为惹人瞩目。该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学院和哈佛大学艺术系联合举办,围绕“中国摄影史论”和“中国革命的视觉档案”两大主题,分为战争时期的摄影档案整理、图像档案与历史研究、战争时期的艺术创作、战争图像的传播、从战争时期的摄影到新中国摄影、沙飞研究等9个场次,涉及到艺术史、近代史、革命史、传播学、社会史、摄影史、视觉文化研究、画报研究等多个领域,围绕近代中国视觉材料进行如此广泛的多学科交流在中国还是第一次。讨论话题也有所突破,比如面对战争时期的经典照片,除了革命史和摄影史的惯常视角之外,还提出了思维史的视角;对红色摄影史的评价,除了革命叙事的视角,还有现代性进程的视角;对沙飞作品的再评价,除了肯定他在创建红色摄影方面的贡献之外,更实事求是地指出,沙飞那些红色经典作品(《战斗在古长城上》等),大多不是摄于战争现场的战地摄影,而是通过摆拍、导拍的军事宣传照片。本次研讨会领域涉猎之广、相关问题追问之深、对焦点人物和事件讨论之真诚、档案整理—学术研究—作品展览—成果出版链条构建之完整,为近年来少见,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高水平国际研讨会。


© Giovanni Gastel,2008年作品《无题(鹦鹉)》[Untitled (Parrot)]巴黎Galerie Photo12画廊参展作品 图片提供:PHOTOSHANGHAI


© Erwin Olaf,2007年作品《忧伤的卡洛琳》(Grief, Caroline Portrait)上海及巴黎MD画廊参展作品 图片提供:PHOTOSHANGHAI

本报告选择4个有特色的摄影活动,简评如下:

1.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2015.4.26-7.26,重庆)

这是近年来在大陆举办的一个很有个性的国际影像双年展,策展人是艺术家王庆松。艺术双年展与常规年度活动的区别之一,就是策展更为精致,往往会推出重要艺术家、重要展览、重要观念或者会对某一阶段的艺术发展进行总结,因此对作品选择、呈现形式和文献性都很讲究。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包含36个国家257位艺术家的1036件摄影作品、32件投影、82台电视播放的视频作品,从刷墙皮到开幕仅用45天;在作品呈现上,也没有使用先对作品分类分级,然后区别呈现的方式,而是随性布展,很多作品甚至连基本阐述都没有,看上去相当任性。对专业观众或者艺术家,这样任性或可理解,但一般观众可能就感觉有些困难,会削弱传播效果。策展人王庆松认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特点是多元性,阐述过多会形成对观众的引导,从而减弱作品的思考力量。这一认知在本届双年展的主题确定上也有所体现—双年展主题“是/非”,体现了策展人对当下中国现实的一种认知态度:“是”与“非”,现实或者虚构,常态与奇观,在当下现实中相互交织、不易划分,因此当代艺术更需要突出思考的力量,需要直指现实的勇气,强调有态度的纪实性,而不是去赶时髦,追求空洞的观念。本双年展另一特点是选入了较多视频作品,多视角呈现了视频艺术的发展状态。

2.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2015.9.10-9.13)

摄影作品在当代艺术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达国家的摄影收藏和售卖市场已进入了客户细分和激烈竞争阶段,美国尤为典型,比如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照片博览会较为接近中产阶级家庭购买和一般收藏,而东海岸的纽约军械库照片博览会则阵容华丽大家云集,更偏重于专业收藏和机构收藏。作为新兴国家,在摄影收藏市场国际化以及前些年当代艺术市场走红的带动下,中国照片市场在2014年发生了突变,那就是国际资本推出了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该展实际上是巴黎照片博览会和洛杉矶照片博览会的混合缩微版,虽然打着“艺术影像展”的招牌,其实就是一个照片展销会,本身运作模式并无创新之处,但确实为有意在亚洲地区建立网络、取得发展的机构和人士搭建了一个国际平台,对激活中国的照片收藏和售卖市场产生了刺激作用。2015年,上海国际影像展汇集了50家知名画廊,中外画廊大约各占一半,带来了超过500件古董照片与当代艺术摄影作品, 供大众选购。这些作品多来自知名摄影艺术家,包括荒木经惟、盖 · 伯丁、卡蒂埃 · 布列松、谢春德、张乾琦、森山大道、爱尔文 · 奥拉夫、蒋鹏奕、欧文 · 潘、杉本博司、张晓等。也许因为初创,该展商业味道过于浓郁,也就是说你想买照片大致有货可选,但想了解关于摄影史脉络之类的学术性问题仍然不易;售卖作品的版数、作品代理权等问题也有些混乱,与国际上著名照片展销会的全方位服务和知识集成仍有相当距离。

3.“TOP20 · 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2015.9.29-10.8)

当下的摄影转型期,两类摄影家备受青睐:一类是古董摄影家,另一类就是新锐。新锐摄影师的评选在国际上是常规动作,欧洲有著名的“ReGeneration”计划(可意译为“继往开来”,由瑞士爱丽舍摄影博物馆主办),选择对象是世界各知名艺术学院影像类优秀毕业生,每两年评选一次;在美国则有《摄影领域新闻》(PDN)杂志领衔的“新锐30人”。新锐摄影师的评选在中国还是最近五年的事,最有影响的三个活动分别是 “TOP20 · 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中国摄协与浙江省文联合办)、全国青年摄影大展(中国摄协主办)和“中国新锐摄影奖”(色影无忌网主办)。“TOP20 · ·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收到687人的827组作品,最终入选20人。纵观入选作品,在对现实的态度上,讲究当代艺术中的“游击战术”,对现实问题并不正面出击,而是以画面语言与画面内容的扭曲关系来隐喻;在摄影语言上,由于投稿者总体较为年轻,并没有真正解决摄影本体语言问题,所以存在一种对媒介性质进行探索、实验的浓厚兴趣,具体表现为对物件摄影的迷恋。总体来讲,但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回应力的作品仍然不多。

4.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15.11.21-12.10,广东)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一直坚持学术性、当代性、艺术性的定位,规模不很大,但追求独特的策展眼光,学术水平较高。继2014年推出10年回顾之后,2015年又推出两位重要摄影家的回顾展:一位是瑞士摄影师瓦尔特·· 伯萨德(Walter Bosshard,1892-1975),另一位是当代英国摄影家马丁 · 帕尔(Martin Parr,1952-)。伯萨德从1931年开始采访中国,临近抗战结束才返回欧洲,是这段时间拍摄中国最为勤奋的西方摄影师之一。他不仅在1938年成功采访延安,拍摄了朱毛红军,此后还利用瑞士中立国摄影师的身份,出入中国战场中日双方控制的地区,是极少数能够拍摄到当时交战双方情况的摄影师之一。该回顾展包含200多幅照片,非常鲜活地呈现了1930-194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和摄影师当时的工作状态,表现了以本土眼光建立国际视觉档案的出色实力。马丁 · 帕尔的作品是独特、生动的另一类个案:报道摄影如何从战地英雄主义向披着反讽外衣、大展窥视倾向的新纪实过渡。本届连州年展同时还宣布了建立连州摄影博物馆、推出驻地摄影家创作计划。


2015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展出作品 莫斯科时尚周,2004 摄影:马丁 · 帕尔(Martin Parr)

三、出版与研究 

2015年,摄影艺术的出版与研究可谓是精彩纷呈,成果可人。几大专业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传统社科艺术类出版社,无不秉承良好的出版势头,在2015年无论是从学术的深度、业界的广度,还是摄影画册的艺术性,都供奉出值得称道的好书。几大专业报纸杂志,《中国摄影家》不断加强国外优秀摄影家的译介,国内摄影家的理论梳理与摄影实践探讨,学术性持续加强;《中国摄影》继续一贯的传统,关注国内摄影业态,探讨当下话题;《摄影世界》继续广泛地介绍国外摄影名家名作及影像文化;《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发挥报纸的时效性等特征,紧抓业界生态,对热点话题及时进行了反馈和呼应。学术类期刊上对摄影艺术的研究与探讨亦是角度多元,观点各异;同时,2015年博、硕毕业论文中,对摄影艺术或摄影理论的某一方面亦进行了较有深度的研究和探讨。以下将分别进行论述。


TOP20·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作品 《Celine Liu》 刘思麟 摄

1.它山之玉

作为舶来品的摄影艺术,其发展与繁荣离不开西方摄影艺术的观照与译介。这些年,对国外摄影理论、优秀摄影家、优秀作品的译介一直是出版的重要部分。2015年译介书更是全面开花。

首先是对世界摄影史上各个大师的全方位介绍,涉及大师们的人生经历、社会体验、摄影风格,有普及类的客观叙述,有代表作品的赏鉴品读,亦有艺术特色的学理探讨,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摄影的学习和借鉴不无裨益。《传奇布列松》(克莱蒙 · 舍卢,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8月)以全面的视角,回顾了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创作生涯,是一本具有史料价值的摄影书。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摄影大师”系列分别对亨利· · 卡蒂埃-布列松、贝伦尼斯 · 阿博特、沃克 · 埃文斯、雅克 · 亨利-拉蒂格、罗伯特 · 杜瓦诺等作了介绍,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摄影大师传记馆”丛书介绍了欧文 · 布鲁门菲尔德、爱德华 · 斯泰肯、比尔 · 布兰特、优素福 · 卡什、安塞尔 · 亚当斯等,以及《街拍,我的信仰》(森山大道,南海出版社,2015年12月)等书,对大师们的生平、大师们对摄影的体悟和感受作了全面细致的译介。

其次,是大师们作品的集中展现,这些作品集印刷精美,对不能亲历国外观看原作展览的大部分摄影从业者或爱好者来说,是近距离接触名作,感受名作魅力和感染力的快捷通道,通过对摄影史经典名作的品读,无疑能帮助读者快速进入摄影史。《马格南世纪经典:马格南印相典藏》(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2月)选用了来自69名摄影师的139套接触印样,及一些小样的放大细节、挑选的部分照片、记者证、笔记和一些当代出版物的版面,许多广为人知的杰作都被选入其中。还有《萨尔加多咖啡创世纪之旅》(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10月),荒木经惟《爱的阳台》(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9月),安迪 · 沃霍尔《美国》(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我见:马克 · 吕布纪实经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年1月),《艾略特 · 厄威特:快照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年7月),《太宰—森山大道》(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年6月)等书。

再是对国外摄影理念、理论、评论的引进。由于语言及地域的限制,虽然不能阅读第一手资料,但若能阅读已翻译成中文的相关书籍,对了解世界摄影的理论现状,对本土摄影理论的建构益处颇大。法国拉鲁斯出版社编撰的《世界摄影大辞典》(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8月)对摄影相关技术、美学、人物、事件等进行了全面的记录与评价。《今日摄影:1960年以来的影像艺术》(马克 · 德登,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年11月)概述了1960年至今摄影作为艺术的发展状况。《每一个疯狂的念头:书写、摄影与历史》(乔弗里 · 巴钦,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年11月)借由符号学探讨了每幅照片更深层次的含义。《写真的思考:摄影的存在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是日本摄影评论学者饭泽耕太郎三十余年的摄影评论集。《现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是杉本博司在大陆推出的新一部评论著作。《摄影之后》(里奇,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讨论在数字化背景下摄影的现状、发展和未来。《照片秀:定义摄影史的重要展览》(亚历山德拉 · 莫罗,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年9月)探讨摄影展览之于摄影发展的重要性。《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中信出版社,2015年9月)萨义德的文字连同吉恩· · 莫尔的摄影,描绘出巴勒斯坦人的真实肖像。还有《记忆的灼痛》(乔治· · 迪迪-于贝尔曼,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年7月),《观看的眼睛—摄影师必读批判理论》(格兰奇,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7月),《摄影的哲思:那些摄影带给我们的启示》(亚历山大 · 埃哈尔特、厄恩斯特 · 弗里茨 · 舒伯特,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年1月)等书。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理论、评论书籍的大量引进,无疑对中国的摄影理论批评建设颇有助力。


TOP20·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作品 游击建筑 蔡东东 摄

2.红色书写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此活动,涌现了大量与此有关的摄影书籍。石志民主编《晋察冀画报文献全集(卷一至卷三)》(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8月)是继《晋察冀画报》自1942年创刊到1948年完成历史使命之后的一次集中原貌重现,收录了画报社编辑出版的诸多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画刊、时事专刊、时事增刊、号外,《毛主席近影集》《摄影新闻》等,以及晋察冀画报社的诸多文献史料,非常具有文献史料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王雁《我的父亲沙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8月)历时20多年,采访了许多熟悉沙飞的名人而写成。还有司苏实编著《红色影像》(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7月),陈庆港《最漫长的十四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实录与纪实》(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8月),杨红林《绥远1936:失踪战地摄影师方大曾的抗战记录》(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7月),《胡冰抗战摄影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刘远《红色影像之旅》(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年1月)等。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永远是时代和民族的主题,这些以纪念为名,精品佳作迭出的红色影像书籍,构成了2015年的独特风景线。

3.理论批评

相比较国外摄影理论的相对成熟,中国的摄影理论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2015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本土摄影理论、摄影评论工作者笔耕不辍,对摄影史、摄影基础问题、摄影热点话题的研究和探讨逐步深入。林少忠口述、林勤整理的《取法于上:林少忠谈摄影》(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1月)对我国摄影界的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溯源、细致、系统的分析。李树峰《摄影式观看》(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3月)是其多年思考摄影的评论结集。韩丛耀、赵迎新《中国影像史(共十卷)》(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1月)记录中国影像探索和不断发展的历史。龙憙祖《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年5月)汇集了蔡元培、康有为、胡适、鲁迅、俞平伯70位中国近代著名文化学者、艺术家关于摄影美学的言论、专著、题词等。唐东平《摄影画面语言(修订版)》(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年5月)从摄影视觉语言的角度讲述了摄影构图理论和用光技巧,以及对摄影作品的评析。还有顾铮《生命剧场:扬 · 索德克的世界》(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年8月),阮义忠《摄影美学七问》(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1月),唐东平《远在摄影之外:摄影批评文选》(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9月),姜纬《寸眸之明—中外摄影师访谈录》(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1月),林路《摄影思想史(修订版)》(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年2月),陈传兴《银盐热:21世纪影像启示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钟建明、山姆 · 王[美]、应爱萍《摄影与表达:当代摄影实践与理论》(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年1月),徐希景《大学摄影(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2月),巴义尔《纸媒贵族》(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年5月),任悦《1416摄影辞典》(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8月)等。

除了出版的书籍之外,一些期刊刊登的论文亦对摄影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探讨。如《中国摄影家》刊登的石志民《回首向来萧瑟处 曲折未必似沉沙—石少华与摄影界的“文革公案”》、江融《透过表象到达实质的影像—读斯蒂芬· · 肖尔新作〈从加利利到内盖夫〉》、南无哀(王保国笔名)《来杯咖啡,莱米茨那款—读〈安德斯 · 皮特森〉》、王瑞《中国摄影画廊与国际接轨历程》、赵刚《两个人的“革命”—后现代摄影的序幕》《瞬间的“决定性”》《新时代的风景:从“社会的风景”到“批判的风景”》《彩色的指引》等;《中国摄影》刊登的舒阳《托诺 · 斯塔诺:传统摄影走向当代的参照路标》、王海宝《敖恩洪:中国彩色摄影的先驱》《雪浪山下的摄影奇葩—中国摄影史上的无锡雪浪影社琐记》、何伊宁《作为时代镜像的当代英国摄影及其流变》、海杰《摄影“灵光”考—基于一次摄影双年展语义分裂的命名》对摄影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还有张承志《一瞬的历史与摄影史的一页》(《读书》,2015年06期),邵文欢《“不确定性” 摄影艺术的语言超越》(《新美术》,2015年05期),王端廷《并非再现现实,而是制造现实—中国观念摄影艺术简述(上、下)》(《东方艺术》,2015年15、21期)等。

2015年,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当中,亦出现了不少以摄影为主题的研究,其中研究某个摄影家或某个群体的居多,部分探索深入的无不进入文化诗学的领域。如:阴艳(东北师范大学)的博士论文《美者其目标—〈北洋画报〉与城市现代生活》,其他的硕士论文如尹振华(南京大学)《论约翰 · 伯格的视觉性思想》、冯亚雄(南京大学)《图像符号学视野下的吴印咸延安时期摄影作品研究》等。

除了摄影理论的一些探讨和研究之外,2015年多部摄影随笔出版,这些随笔集无须学术著作那般严谨和规范,于率性无拘中见出作者对摄影的体悟、观察和思考。而且,某些随笔集的热销无疑加强提高了普通大众对摄影的理解和认识。如:晋永权《每一声快门都忧伤》(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8月)、严明《大国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等。


2015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展出作品 中国,1930年代 摄影:瓦尔特·伯萨德(Walter Bosshard)

4.影集纷呈

摄影的繁荣离不开摄影作品,摄影作品的展示和出版离不开画册,2015年,摄影画册的出版同样是佳作纷呈。除了上述提到的大师画册,还有国外精美合集的引进。光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就有多本,《从黎明到黄昏》《感恩》《四季旅行》《自然灵感》《欢愉》《宁静》《天堂印象》《惊世佳作:美国国家地理学会125年摄影精华》《美国〈国家地理〉125年》等。还有《扬 · 索德克》(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年8月),米莫 · 约蒂塞《迷失》(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科洛尔《世界,可以这样看:超级极限的全景影像》(中信出版社,2015年3月),《拍出大师之作》(亨利 · 卡罗尔,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9月),《写真物语I:日本摄影1889—1968》(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布鲁诺 · 伯纳德《玛丽莲 ·梦露:流光倩影》(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年7月),托马斯 · 乔瑞昂《寂静》(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年4月),湖北省博物馆编《巨变前夜:1976-1979—阿德里亚诺 ·马达罗镜头中的中国》(文物出版社,2015年1月),《路透社最佳图片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年11月),鲁埃尔 · 戈尔登《目击的力量:新闻摄影150年》(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年1月),《地球与太空:NASA珍贵摄影集》(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8月)等。

国内摄影师的画册有:吕楠《缅北监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年8月),2006年的6月至9月,吕楠只身来到缅甸北部最危险的地区,他混迹在毒贩和吸毒者中间,深入到监狱和劳改所中,留下一幅幅令人惊叹的影像。董冬《灰界》(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6月),天津日报社编《破茧八年代(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伍联德《老照片 · 中华景象》(南京出版社,2015年1月),焦波《俺爹俺娘》(中信出版社,2015年12月),马宏杰《中国人的家当》(中信出版社,2015年5月),赵迎新主编《触摸经典:中国当代摄影原作100》(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年10月),那日松《故乡的路:2015届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作品集》(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2015年6月),海波《海波》(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年8月)等。

5.对话当下

探讨中国摄影,离不开对当前热点话题和重要问题的追索和探究。《中国摄影家》杂志继续对摄影家个体摄影理念和摄影实践的梳理和提炼。2015年,先后对话梅生、王玉文、郭新、张国通、惠怀杰、陈大志、陈亚强、贺肖华、陈杰等国内优秀摄影师,以及《世界摄影史》作者内奥米 · 罗森布拉姆,VII摄影家艾迪 · 凯什、约翰 · 斯坦梅耶、萨尔科 · 普罗提克,露西奖创始人兼主席侯赛因 · 法米尼,瑞典自然摄影师斯塔芬 · 韦斯特兰德,多媒体影片制作人、媒体风暴公司CEO布莱恩 · 斯道姆等国际顶尖摄影人,探讨摄影业界共同感兴趣的多个话题。《一本画报的历史容颜—向〈晋察冀画报〉致敬》《影像 · 手艺》《摄影问云南》《马克 · 吕布的中国时间》《五国摄影课》《旋翼机航拍全攻略》《体验不一样的针孔摄影》《潜水摄影:美与魅》等专题贴近当下最受关注话题,呈现业界最新动态。李树峰《直接摄影与现实主义艺术》《“走进去”与“走出来”》《静态摄影的价值》(《中国摄影家》卷首语)等依然剖析摄影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开出可适用的良方。《中国摄影》专题《最前线》《照相馆的纪念》《画家陶冷月和他的摄影》关注摄影史有关话题,而《影与纸的奇遇—中国当代摄影书观察》《向后看,向前走:手工影像在当代》《自拍:在虚构和现实边缘的自我建构》则立足于当下。

两大行业报纸《中国摄影报》与《人民摄影报》秉承报纸的反应敏捷、报道及时等特征,更实时地对摄影界当前最要紧的问题发声。如《中国摄影报》的几个话题《“PS”到哪是个限》《摄影新锐说》《不一样的摄影书》《如何打通职业化生存之道》《摆拍怎么了》《“乡土中国”影像谈》《再说民俗摄影》,以及《“人文摄影”的“人文”体现在何处》(柴选)、《新生产传播环境下的报道摄影迷思》(黄一凯编译)、《未来摄影的媒介化生存》(李楠)、《从杉本博司说到高校摄影教学》(林路)等紧扣当前摄影界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人民摄影报》刊登的《我看摄影与人文关怀之关系》(顾铮)、《荷赛、快餐制造及其他》(骆永红)、《数字时代的“柏拉图洞穴”》(丁遵新)、《华赛的品格与力量—东方立场的国际视野》(丁玫)、《新生代:摄影领域的扰动因子》(任悦)、《中国摄影收藏应构建自身体系》(曾璜)、《摄影是否失去了发展方向—从2015年AIPAD看摄影的趋势》(江融)、《反思“当代摄影”》(李楠)、《众议“小清新”摄影现象》《新闻摄影的多样化表达,你怎么看》《〈绿皮火车〉获奖之后》等文直面当下最迫切的问题,对摄影现实发声。

2015年摄影的出版与研究可谓繁盛,这还不包括数量庞大的摄影技术、器材类书籍,知名度略低,或自行印刷出版的各类画册、图文书,在这种繁盛的背后,我们所要思考的是,这么多的译介书、这么多的文章,真正在学术研究上能拿得出手的本土摄影理论的思考与建构还很欠缺,还亟需更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这有待广大摄影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注:本报告发表时有删节。

(感谢《人民摄影报》梁丽娟、《中国摄影报》李岩提供相关资料)


部分图书封面

 

厂商 & 新品

解析 SRAW 的秘密

事与愿违的摆拍

彼岸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节奏与旋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