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摄影家

黑白的冥想

作者:摄影/保罗 · 卡普尼格罗

摄影/保罗 · 卡普尼格罗 Photos by Paul Caponigro

保罗 · 卡普尼格罗(Paul Caponigro)1932年生于美国波士顿,是“直接摄影”流派(straight photography)中唯一在世的摄影师。他的摄影之路是在美国摄影大师米诺 · 怀特(Minor White,1908-1976)、安塞尔 · 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的直接教导与扶持下开拓出来的。20世纪上半叶由美国现代摄影之父阿尔弗雷德 · 施蒂格利茨倡导的“直接摄影”流派,提倡摄影应该直接记录,不对画面进行人工的雕琢,注重观察,让被摄物体的形象、形态通过清晰的细节和丰富的影调层次来自我表达。由此直接摄影揭示了摄影语言独特的客观、真实的审美属性。“直接摄影”流派是摄影现代主义运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摄影成为独立艺术的里程碑,对过去、当今乃至未来摄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卡普尼格罗的黑白银盐影像创作,无论在美学理念还是在技巧手法上,都传承着经典的“纯粹摄影”风格。卡普尼格罗在音乐、哲学、佛学等方面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摄影作品荡漾着诗意的音乐旋律,也充满了东方冥想式的哲学思辨,从而使卡普尼格罗的黑白影像艺术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卡普尼格罗的摄影生涯漫长,他14岁开始学习摄影,26岁在乔治 · 伊士曼之家国际摄影博物馆举办第一次个展(1958年),36岁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个展(1968年),2013年80岁高龄的卡普尼格罗还在创作新的作品,并于2015年在波士顿普克尔画廊(Pucker Gallery)举办回顾展。他不仅在世界许多知名的美术馆和画廊举办过展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日本等),作品也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乔治 · 伊士曼之家国际摄影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等世界著名博物馆收藏。卡普尼格罗两次获得古根汉姆基金奖。他出版过摄影作品集《智者沉默书》、《季节》、《新英格兰的日子》、《银盐的冥想》、《光下的冥想》、《隐藏的存在》等。


奔跑的白鹿,爱尔兰威克洛郡,1967年。摄影:保罗 · 卡普尼格罗(© Paul Caponigro)


格伦卡瀑布,爱尔兰斯莱戈郡,1967年。摄影:保罗 · 卡普尼格罗(© Paul Caponigro)


卡普尼格罗此次展出的所有作品,都采用大画幅相机拍摄,黑白银盐影像手工放大。“直接摄影”流派的创作手段与今天的数字影像时代相去甚远。从胶片到数码,从笨重的大画幅相机到轻巧的微单相机甚至手机,摄影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但无论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影像艺术的表达方式多么个性化,都应当对摄影本质的认识始终清醒,摄影独有的属性之一是直接真实形象的记录。卡普尼格罗用大画幅相机进行着他一生的黑白冥想,并将这个工具发挥到了极致。直接摄影体现出来的精益求精的理念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崇和学习。以卡普尼格罗来说,他从对事物的观察、寻找其背后的“灵性”到实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都体现了一种严格、细致、执着的“工匠精神”。今天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拍照、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摄影家的时代,也是一个快节奏、多浮躁的时代,无论是专业摄影人士还是摄影爱好者,“工匠精神”对今天中国摄影艺术现状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与每一位严肃的、负责任和热爱摄影艺术的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素质,对摄影创作“由高原到高峰”的质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林中鸟舍,美国康乃迪克州雷丁,1970年。摄影:保罗 · 卡普尼格罗(© Paul Caponigro)


花瓶里的山龙眼花,美国夏威夷毛伊岛,1977年。摄影:保罗 · 卡普尼格罗(© Paul Caponigro)


玉簪,美国纽约,1963年。摄影:保罗 · 卡普尼格罗(© Paul Caponigro)


背光的向日葵,美国马萨诸塞州温斯洛普,1965年。摄影:保罗 · 卡普尼格罗(© Paul Caponigro)


大理石桌上的真菌,美国马萨诸塞州伊普斯维奇,1960年。摄影:保罗 · 卡普尼格罗(© Paul Caponigro)


银河系苹果,美国纽约,1964年。摄影:保罗 · 卡普尼格罗(© Paul Caponigro)

策展人语

《黑白的冥想》展览虽然不能作为卡普尼格罗的回顾展来呈现,因为其中缺了不少阶段和代表作。但总的来说,此次展览的100幅作品,创作年代自1952年起,到2013年,跨越了60年,是能够体现卡普尼格罗完整风格的。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作品,即作者30岁前后的照片最富激情,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认知的宏大体验。这是一位典型的直接摄影风格摄影师的追求。作为现代主义摄影的代表,直接摄影风格的体现包括作品在风景、静物等拍摄对象的内容含量上,包括他追求摄影基于观察的审美特征和影调、层次、细节呈现、线条形状造型等影像语言运用的美学,再加上制作层面上银盐美学表达的完成。一位创作者,有强大的、独特的后期制作的能力,必然为前期的拍摄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思路、切入点、题材及表达方法。

卡普尼格罗以直接、纯粹的镜头语言,创造了一个独特的黑白影像世界。黑与白连绵不断的影调对峙与交织,让人目眩更让人沉静,让人看到物质存在的永恒之美,也让人听到物质内部激荡的旋律,更赋予观看者去感受一种超脱被摄物体视觉限制的可能性。

从卡普尼格罗的人生历程看,音乐和哲学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条脉络。他12岁开始学习音乐,并在一生的影像创作中融入音乐的旋律。卡普尼格罗24岁接受神秘主义哲学的影响,43岁开始耗时数年进行有关Nakazono呼吸冥想的修行和研究实践。我们看到卡普尼格罗的银盐影像中,逆光下向日葵的神秘轮廓、负像里波浪起伏的树叶、树林中飘然而过的白色鹿群等等,恰是一首首通过眼睛而聆听到的乐曲。在黑与白之间,是无尽丰富和细腻的灰色在演奏。镜头如此靠近自然物,仿佛每一件物体都带着呼吸般的客观存在。而这种细致入微的准确呈现,又开辟出了一条逃离客观存在的幽径。视觉的引诱、听觉的潜伏、呼吸嗅觉的内心召唤,卡普尼格罗就这样带着我们在黑白的诗意世界中冥想。

—朱炯

注:2016年4月15日—4月27日,《黑白的冥想—保罗 · 卡普尼格罗“直接摄影”原作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出的100幅作品全部是卡普尼格罗本人签名确认的影像原作。本组图文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提供。

责任编辑/段琳琳


梨,美国纽约,1964年。摄影:保罗 · 卡普尼格罗(© Paul Caponigro)

 

厂商 & 新品

解析 SRAW 的秘密

事与愿违的摆拍

彼岸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节奏与旋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