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亚非
欧洲一体化从煤钢联盟开始,起伏跌宕,差不多已经走过60载春秋,取得今天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区域一体化到全球化说到底其核心问题是维护国家主权与让渡部分主权之间的矛盾。创建欧元是很典型的例子。欧元区近20国货币统一了(让渡主权),但是财政政策并没有因此而统一(维护主权)。欧元出现的问题和危机很大程度上与这一矛盾有关系。
目前,欧洲一体化面临四大问题,欧盟和欧元生死存亡面临考验:
一是难民潮持续涌入触发的欧盟26个国家的“申根”政策(即欧盟内部边界开放、人员自由流动政策)能否持续的问题。中东乱局特别是叙利亚战乱使得数以百万计的难民通过希腊、波兰、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纷纷涌入欧盟,目的地大多是德国、英国、法国和北欧国家。在对待大量非法移民问题上,欧盟内部争吵不已,政策严重相左。默克尔领导的德国采取“门户开放”政策,已吸收了100多万难民,而德国希望其他国家效仿其做法的想法遭到许多欧盟国家的强烈反对。匈牙利、波兰、奥地利、希腊都深受难民潮所困,决定关闭边境。英国、瑞士、法国、北欧国家也先后加强边境控制,防止大批难民进入这些国家。这些做法导致许多难民滞留希腊等国,不少难民被迫从地中海乘船偷渡,沉船身亡事件不时见诸媒体。
欧盟就移民问题遇到的“政治僵局”充分表明,欧盟对移民的开放政策与不少欧盟国家的国别政策是相互矛盾的,且冲突相当尖锐。围绕难民出现的矛盾激化还触及欧盟联合的深层次问题,即欧盟引以为豪的“民主自由”和“人道主义情怀”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还是欧盟坚持的原则性理念。可以看出,欧盟面临的这个考验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二是沿“南北”划分的欧元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触发欧元区国家的债务危机,迄今未见阴影消散。希腊今日之困境比较债务危机之初毫无改善迹象。欧洲央行持续实现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依然未能解开欧洲经济复苏缓慢之困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衡量债务负担的标准一般是,发达国家需保持其债务占GDP之比在85%以下,发展中国家的占比则需低于70%。虽然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国家不会倒闭或破产,除非成为“失败国家”或者国家不再存在。然而,事实上国家破产的例子俯拾皆是,希腊在遭受欧债危机后不得不实行债务重组、宣告无法偿还所欠债务就是最新的例子。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国家破产的案例得出的结论是,1970-2008年期间,因为无力偿付债务最后宣告破产的国家,其债务与GDP之比平均为69.3%,现在不少国家已远远超过此比例,欧元区国家尤甚。
2015年美联储加息成为现实,国际货币市场进入强势美元周期。虽然此轮走强会持续多久尚不得而知,受强势美元政策冲击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欧元区。欧元区与美国都是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大体相似,均为资本顺差国(德国可能是唯一例外),大多需要依赖输入资本或者举债而维持经济增长,因此能否以较低的成本举债是关键。欧债危机肆虐期间,希腊等国国债成本飙升且难见买主就是突出的事例。美联储加息和美元走强将吸引中国、日本等外汇储备大国调整储备货币的比例,增加美国国债和金融债。目前,欧元兑美元汇率持续下跌,短期内难以恢复。同时,美国垄断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不断下调欧元区国家的评级信誉,致使欧洲债务危机阴影挥之不去。欧元之父蒙代尔指出,三大评级机构在欧洲债务危机期间,对希腊等国的评级下调无疑是“落井下石”。
三是以“东西方”划线的欧洲分裂。虽然近20几年欧盟和北约双双东扩几乎囊括了整个欧洲大陆,但是新近进入欧盟的东中欧国家,譬如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的民族主义情结依然较浓,对欧洲一体化的疑虑始终存在。这次欧洲遭遇空前的难民潮冲击,反应最为强烈的就是这些东中欧国家。他们普遍对德国把自己对移民开放边界的做法强加于其他欧盟国家表示不满,不接受对难民实行欧盟国家以“配额”方式进行安置的政策。
在欧洲安全方面,东中欧国家与西欧国家也有不同的考虑和担忧。冷战结束后,前苏联不再。欧盟和北约“乘胜追击”,不依不饶地双双东扩,经过近20年的努力,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大大压缩,战线一直压到乌克兰。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出现大国战略博弈实系俄罗斯的“绝地反击”。现在乌克兰危机虽然暂时消停,却没有根本解决,只是美、俄、欧之间的战略僵持而已,迟早还会成为欧洲安全的“裂缝”。东中欧国家出于历史渊源对俄罗斯始终存在深深的疑虑,希望美国率北约驻军波兰和波罗的海等国,以对俄罗斯保持威慑。然而,德国、法国等欧盟大国与俄罗斯关系更为复杂,经济上相互依存,尤其在能源领域。这种情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虽然从长远看,美国将增加对欧洲的能源供应,以减少欧盟国家对俄罗斯原油和天然气供应的依赖。欧盟国家以“东西”划线,今后关于欧洲安全和如何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问题的争论也会成为一体化的障碍。
四是近来越炒越热的“英国是否退出欧盟”的公投问题。现在对英国今年将举行的这项公投做出预测是“瞎子摸象”,不可能得出可靠的结论。但是,目前欧洲一体化遭遇的困难,包括难民危机日益加剧欧盟内部的分裂,都会对英国的公投产生影响。
英国与欧洲的关系自始至终有其特殊性。英国对外贸易近一半是与欧盟国家进行的,虽然可以做些特殊的安排,但一旦决定脱离欧盟,其经济利益肯定将受到影响。同时,英国一直有自己的货币英镑,其在世界货币体系的权重大体保持在10%左右,而且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位置并不因为其是否留在欧盟而改变。从对外战略看,英国更多被看作紧随美国而非时时贴近欧盟的立场。
这次英国即将举行的“脱欧”公投之所以举世瞩目,是因为公投结果不仅将对英国的经济和走向产生影响,更将影响欧洲一体化的成败。毕竟英国是欧洲的大国,英国、法国、德国三足鼎立是欧盟作为国际关系主要力量之一的基本条件。现在无法预测英国公投的结果,但是如果英国公投决定离开欧盟,不能排除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跟随其后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公投的可能性。这样欧盟的未来将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对欧盟而言,目前面临的难民危机其实蕴含着对欧盟未来的巨大挑战,如果欧盟国家在移民政策上“各自为政”,背道而驰,那么其对欧洲一体化的危害将远远大于欧元区的分裂。欧元自1999年问世,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约占20%的份额。无论从国际货币体系还是欧元区国家自身需要看,欧元都不会自行消亡,至多是个别国家如希腊退出欧元区,形成比目前范围小一些的货币圈。
综合起来分析,欧洲一体化是人类历史上全球治理领域的重大尝试,应该承认已经取得了难得的巨大进展。欧洲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特别在治理世界方面,是功不可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欧洲一体化实际上是整个国际社会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尝试和试验。这也是为什么各方如此关注欧洲一体化的原因。近几十年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既带来全球范围空前的经济繁荣,但是也引发一系列全球性的挑战,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加剧,在世界经济面临较长时间下行压力的困难时期,人们对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质疑必然会增大。
何亚非 外交部前副部长,国务院侨办前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