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小康·财智

掘金农村电商

作者:文|《小康·财智》记者 罗屿

力度空前的政策扶持引导,让农村电商发展如火如荼。不可否认,随着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挑战亦逐步显现。面对广阔的农村市场,何种模式能真正走通?电子商务又能否改变中国6亿农村居民的生活?

文|《小康·财智》记者 罗屿

就在电商巨头不惜代价血拼一线城市份额时,电商之风似乎不经意间,吹进了广袤乡村。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正式启动“千县万村农村淘宝计划”(以下简称:千县万村),宣布在未来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一个覆盖1000个县、10万个行政村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将其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全国1/3强的县以及1/6的农村地区。为此,阿里巴巴还专门成立农村电商团队。

此后,各电商平台紧随阿里步伐挺进乡村。巨头的到来,以及力度空前的政策扶持引导,让近两年的农村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甚至有评论认为,农村,会是电商最后“蓝海”。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挑战亦逐步显现。面对广阔的农村市场,何种电商模式能真正走通?电子商务又能否改变中国6亿农村居民的生活?

电商巨头,布兵乡村

在阿里巴巴推出“千县万村”之前,其农村电商战略,早已谋划布局。

早在2009年,随着电商发展,在江浙地区便出现了大量网商聚集村落,即村民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从事网上商品买卖活动。阿里巴巴将这种活跃网店数量超过当地家庭户数10%、电商年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的网商群聚村称作“淘宝村”。

据阿里研究院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全国共有780个淘宝村,同比增长268%,覆盖了17个省市地区。其中仅浙江一省就发现了280个淘宝村。在这780个淘宝村中,活跃的网店数量超过20万个,其年交易额从1000万元到上亿元不等。

淘宝村的集聚又可催生出淘宝镇。有调查显示,一些地区正是通过淘宝村、淘宝镇的聚集效应,在原有产业基本为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上亿元的新兴产业群。

可以说,最初出现的淘宝村,正是阿里巴巴此后农村电商网货下乡的排头兵。而淘宝村与农村淘宝亦成为阿里农村电商战略中的两大核心。截至2015年12月底,阿里巴巴已在200个县建设了1万个农村淘宝服务站。

阿里在农村市场布局谋划时,其他电商巨头也不甘示弱。腾讯、京东、苏宁、国美在线等电商也相继开启下乡战略。

腾讯,2014年启动“为村”计划。所谓为村,以“连接,为乡村”作为口号。这是一个用移动互联网发现乡村价值的开放平台,以“互联网+乡村”的模式,为乡村连接情感,连接信息,连接财富。申请成为“为村”的村庄,可以获得腾讯为村提供的三大支持:移动互联网工具包、资源平台、社区营造工作坊。

京东,则逐渐形成农村电商“3F战略”,即工业品进农村战略、农村金融战略,以及生鲜电商战略。“3F战略”的提出,针对的正是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难题:工业品进农村战略,瞄准农民“买东西贵”问题。京东发挥电商优势,让工业品下乡,消除城乡价格差异,让农民买到跟城里人同样价格的商品;农村金融战略,瞄准农民“借钱难”问题。京东通过在金融领域的布局,让农民简单、方便地以合理的利息拿到贷款;生鲜电商战略,瞄准农民“卖东西难”问题。京东打造生鲜电商,让优质农产品从产地直达消费者餐桌,打掉中间流通环节,以价格杠杆引导农民种植绿色安全农产品,帮助农民增收,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找到出路。

截至目前,京东乡村推广员人数已达到15万,服务15万个行政村;京东县级服务中心超过1100家;京东帮服务店布局超过1300家;地方特产馆、特产店已达到600多家。

至于苏宁,在2015年1月才提出农村电商计划,到11月实际已建成1000家苏宁易购服务站。

同时,中国邮政也加速了农村电商布局,仅陕西就新建村级服务点3000个,而上年就开始试点的山东、河南,建设规模更大。中国电信也开始发展农村电商,在青海省开展了村级电商服务点建设试点,从代收费服务切入农村电商市场。

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各类涉农电商企业已经达到3.1万家,农产品在线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阿里研究院则预测,到2016年中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可能突破4600亿元。可以说,“互联网+”的速度奇迹,在农村电商领域展现得淋漓尽致。


阿里研究院预测,到2016年中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可能突破4600亿元。

利好政策 密集落地

行业发展,势必离不开政策支持。如果说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则让农村电商得以打开新局面。

2015年,被称作农村电商发展元年。不仅在于各电商巨头纷纷抢滩乡村这块“沃土”,还在于国家接连出台诸多政策红利,进一步推进电商在农村市场普及。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2015年下半年,国家更是接连下发三份政策文件,加码农村电商。

当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

其实,早在2015年以前,从国家政策层面就已经开始对农村电商的持续扶持和推动。

2012年两会期间,时任总理温家宝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同时,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要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降低流通成本。

可以说,陆续出台的政策改革,体现出的正是中央对农村电商市场发展的极力重视。

发展“最后一公里”

政策东风给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进军农村带来更多机会,而它们向农村迈进的每一步,几乎都有地方政府的身影。

比如,河北省提出,“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培育以电子商务为主要手段的新型流通业态,实现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四川则表示,力争到2017年,农村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率30%以上,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1000亿元以上;除三州外,县、乡级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站点)覆盖率分别达100%、70%,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覆盖率达60%。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

其实,早在2014年7月,在杭州召开的首届中国县域经济和电子商务峰会上,阿里就请来全国百位县长参会,而这恰好从侧面证明了基层政府对农村电商的极大重视。

但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发展农村电商仍是新课题,如何处理发展与服务、政策与市场的关系,如何将农村电商有序、稳妥落到实处,仍有待进一步实践。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条件限制等诸多原因,目前我国各地农村电商发展在信息技术推广、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储备不足、用户习惯建立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比如,农村物流网络不发达、配送成本高,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度大,一直被认为是制约农村电商的发展关键。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9月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高达六成的农村居民认为快递收件不方便。除中国邮政外,顺丰、“四通一达”等主要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大多只建到县城,许多社会快递公司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向农村地区延伸物流服务。而正是由于农村物流体系发展落后,严重阻碍了农产品流通以及工业品下乡,不仅削弱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使得农村用户无法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消费价格红利。

除物流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农村电商还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即产品、包装、配送、验收、质量等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无标可依或有标不依,甚至同一家电商不同批次农产品质量的差异也较大,导致农产品质量缺乏公信力。

虽然存在以上短板,但随着政策的日趋明朗,国家层面的农村电商“补短”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2016年1月19日,农业部印发《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提出将在10省份开展农业电商试点,逐步探索出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不同类别农业电商发展路径。

此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京东集团签署《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将在832个贫困县中选择200个县作为电商扶贫示范县。国家发展改革委则与阿里巴巴达成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战略合作的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共同支持300余试点县(市、区)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

中央发布的2016年“一号文件”,再次给农村电商发出政策红包,重点强调了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提出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开展冷链标准化示范,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以及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相比,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重点提到了要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支持地方和行业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则被直接写入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披露的未来五年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中,提到“实现村村直接通邮”,这也意味着农村电商发展“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难题将有望得到实质性突破。

在农村这块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有互联网巨头的战略推进,种种因素都将推动农村电商落地生根,而其目前存在的诸多短板,必将随着发展不断完善。

 

夏凡:互联网 + 到家服务新主张

趋势是等来的,不是做来的

幸福北欧人

3月楼市 二线城市接棒领跑

救活企业是第一要务

一个 80 后农村小伙的电商创业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