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春玲
一
那时我们还在师院读书,过着拿父母血汗钱随意挥霍而不知心疼的日子。丹虽来自农村,但长得细皮嫩肉、眉清目秀,看得出来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受宠的女孩儿,一般都有点儿小个性。比如,丹有洁癖,洗浴时将她的小嫩皮搓得通红仍觉得没搓干净。她喜欢的小玩意儿,谁也不能随意触碰。她认准的理儿,谁也劝不动,这就叫做“一意孤行”吧。于是就有同学出于不忿或是妒忌,暗中叫她“刁丫头”。不过这个外号没流传开来,多数人觉得这丫头虽然有点小刁蛮,但不乏可爱。
记得当年有句话很流行,“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不认爹娘的毕竟是极少数,但进入师院不久,女孩们还真都变漂亮了,像一朵朵盛放的花。
丹本来肤色就白,不必打扮便是美人。这样的青春少女,有男孩子追求那是必然的。但她却从来没有答应过谁。每天早晨,她会早早起床去晨练,绕着操场跑上几圈,然后在洒满阳光的教室里写日记。等同学们陆续到了,她便将日记本上了锁放起来。用句现在时髦的话说,她有些高冷。
圣诞节快到了,大家忙着逛商场买礼物,她却窝在宿舍里叠风铃。虽不敢问,偷瞥一眼也看出风铃的主体是一个红红的“心”型。于是大家一阵脑补,会不会是送给男朋友的呢?圣诞节前几天,风铃做好了,据说她借了辆自行车去了邮局。风铃寄往哪里便不得而知了。
二
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厚。有一个周末,大家都回家了。我由于车不方便,便留在了学校。那天清晨,校园里静静的,一切都被厚厚的大雪遮住了。我独自在窗前漫无目的地望着这银色的世界。宿舍的窗口正对着那条长长的甬道。此时,从路的尽头跑过来两个人。他们手拉着手,越跑越近。那女孩便是丹。她大口喘着气,脸红扑扑的,笑容特别灿烂。那份开心,让人觉得她是奔跑在春天的花丛中。
那个周末没回家的人大概不止我一个。于是,与丹恋爱的神秘人物终于浮出了水面。消息灵通的“包打听”们很快探了个明白:那位男朋友是丹的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没有继续升学,而是参军做了志愿兵。这几年,他们一直鸿雁传书。这次是男友请了探亲假,回来看她。男朋友个子不高,黝黑的脸,和瘦高白皙的丹站在一起,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觉得男友配不上她。但热恋中的女子,智商为零;更何况,谁会去捅这层窗户纸呢?总之,同学们很不看好这一对。甚至,这位男友的出现似乎反倒鼓舞了一些自认或公认的帅哥们,也激起了他们的不服气。有的人锲而不舍地追求了三年,丹却丝毫没有动摇过。
临近毕业,系里举办了一场篝火晚会。大家围着熊熊火焰,唱啊跳啊,喝酒打闹……我和丹远远地坐在篝火旁,看着大家折腾。在篝火的映衬下,丹的脸愈发红得鲜艳。忽然,丹转过脸对我说:“我要结婚了。”
我被她吓了一跳:“真的吗?”“嗯,毕业就结婚。”“干嘛这么早就……”我不无责备地瞅着她。
“我怀孕了。”我一怔,然后是死一般的沉默。
三
毕业后,丹很快奉子成婚。之后大家天各一方,在各自的小世界里打拼。偶尔会得到一些消息,谁升迁了,谁发财了,谁出国了,谁去世了……一晃十多年的光阴消逝了。过往的青葱岁月在庸常的生活中不知不觉打了一个结,彼此不通音讯成了常态。
去年,不知谁将我拉进了同学的微信群,近二十年未见的同学又聚在了一起。于是我们又见面了。
丹在地下商场开了家韩国化妆品店,自己当了老板。去看她时,远远的见她穿了件水粉色的大衣,烫着卷发,头上还扎了一个大大的蝴蝶结。她还是那么年轻,岁月在她身上似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长长的拥抱,一下子,我们又找回了从前的感觉。
在地下咖啡店,我们边喝咖啡边聊。多少往事在心里如奔如涌,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想知道,当初是什么吸引她不顾一切地选择那个男孩子的。我终于问出了口。
丹笑了,抿了口拿铁,低头悠悠地说:“他是唯一能温柔待我的人。”
接下来她讲了男孩如何呵护她度过初中、高中阶段;如何资助她完成大学学业。婚后,如何对她百依百顺,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她说,自己被他宠得简直就是个女皇。就连她的那些小脾气、小任性、小洁癖,都被视为皇恩浩荡。丹说:“直到现在,我和他走在一起,仍有人觉得不般配。当初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吧?可是,只有我知道,他对我有多好。两个人在一起,能彼此包容、体贴,相伴时温柔,这就足够了,夫复何求?”
的确,看一看丹现在的样子就知道,她很幸福,很满足。其实,衡量幸福的标准,只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而且不是唯一。在丹的心中,那个标准就是“相伴时能温柔”。而一个男人对女人能始终保持着温柔的情感,那需要有多么深的爱来承载呢!
在现代婚姻中,夫妻间能始终温柔对待,真的是要成为神话了。我们见到更多的是喋喋不休的争吵、抱怨,或是伤及骨髓的冷战。见到的是每年攀升的离婚率。人们早已忘记了“温柔”是怎么一回事。夫妻间的冷漠平淡倒成了常态。念及此,我更羡慕丹了。
咖啡喝完,华灯初上。我们走在街边,感受着寒夜中冬的冷艳。丹牵着我的手,意味深长地说:“人与人在一起是否般配,不在外表,而在内心。我觉得,不管和谁在一起,相伴时都要温柔,因为一辈子不长,下辈子可能不见,今生就加倍珍惜吧!”
责任编辑:余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