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国家旅游

潮汕

作者:未知

编辑 李颖 撰文 张新民、吴穹、昱子 图片 吴瑜琨、何文安、小强先森



很多人到潮汕都是为了吃—只为了吃。

潮汕菜明明是从烟火之气中来,却被媒体称为“中国最高端菜系”,咸腥的海洋味道在潮汕这段海岸线发生了质的飞跃,声名在外的潮州商人最初是以一桌宴度来维系微妙的族群精神系统,古老的潮汕家宴能吃四小时,一桌吃食就如同一个江湖……关于吃的传奇,是潮汕文化构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却也是潮汕人日日经历的家常。

“粿”,是潮汕人用来对神表示敬重的一种方式,每个节日要做不同的 ,而且要自己亲手做,以示诚意。贯穿了潮汕人的生活,记载着每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建出他们心里的家乡年历。除了用于祭祀敬拜, 也是一种日常的点心,口味变化多端,制作也一丝不苟。




粿日常的敬畏

家宴,通常是过年过节时酬神谢祖先,顺便家人团聚。然而在潮汕,需要拜的神太多,需要过的节也太多,于是家宴的特殊性就被淡化了,有了平常日子的平淡与自然。潮汕道宫、佛庵林立,连树、桥都可做『老爷(神)』,而『粿』,就是人们用来对神表示敬重的方式。

用“粿”标记日子

一个典型的潮汕妇女,一年有超过一半时间要花在与求神祭祖相关的事情上,什么时辰,什么贡品,什么礼数,都乱不得。潮汕人无论走到哪儿、是何身份,似乎都无法与这种日常的敬畏脱节,像香港潮商会的商界精英们,每年最大的节庆就是祭祀先人的盂兰节。潮汕女孩蔡苗在新加坡读书的时候曾接到妈妈打来的国际长途电话,提醒说:“下周四观音诞,千万不要洗头。”

如今蔡苗已嫁做人妇,也需要学习做“粿”。潮汕人每个节日要做不同的粿,而且要自己亲手做,过年做鼠粬粿,端午做栀粿,祭五谷做尖担粿,送灶日做红桃粿……每一种都有特定的说法与故事。从小时候吃粿、听故事,到长大亲手学习做粿与祭祀,粿贯穿了潮汕人的生活,记载着每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建出他们心里的家乡年历。

像蔡苗这样在国外留过学的年轻人,在这方面也很少会离经叛道,在她看来,这不是陈旧的繁文缛节,更像是家族传承,有着属于自己家族的特殊意义,“过年的时候一家人会聚在一起做粿,之后每次做粿的时候都会想起一家人团聚的画面,也挺美好的。”

做粿的讲究非常多,有的粿皮要加糯米粉,有的要加小苏打;有的粿要蒸,有的粿要煎;有的粿做的时候要多说吉祥话,有的粿做的时候手不能沾一点儿水……在做粿这件事上,蔡苗没少挨妈妈的批评,她老公也没能幸免——他是从事手机软件开发工作的,蔡妈妈曾不止一次劝说他应该开发一个做粿的APP,最好能自动连接到日历,在过节前三天通过闹钟提醒,“从买材料开始算,到做好了漂漂亮亮地放到供桌上,三天应该差不多。”

少之又少的 “老字号”

虽然潮汕人对“粿”的需求庞大,但家家都是自制,感觉这样更有诚意,所以真正销售粿的“老字号”非常罕见。粿除了用于祭祀敬拜,也是一种日常的点心,口味变化多端,咸的甜的,酥的糯的,加汤的不加汤的……加上潮汕人对吃的挑剔,要在汕头开一家能够立足的粿点老字号,绝非易事。

汕头地区最有名的一家连锁店,主理人郑锦辉20世纪70年代从揭阳老家来到汕头打拼,开业不足50年。直到现在,郑锦辉现在还是每天亲自监督原材料的引入,香菇、虾米、红豆,都是大品牌、多年合作的厂家,米粉必须筛两遍以上。很多人希望郑锦辉把店面开出汕头,他因为“无法把控质量”而拒绝。沈宏非曾经著文说:“潮州菜那么好吃的东西,那么智慧的理念和那么精湛的技艺……偏安于潮汕粤港一隅……既辜负了天资,更有辱于使命。”而郑锦辉的选择似乎提供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理由。

Tips

  拜老爷

“老爷”,是潮汕人对各类神的总称,除了祖先、神佛,古今英雄、开行先师,甚至任何有好生之德的灵、鬼、人,或是对个人有特殊意义的静物,都可以被当作老爷。逢年过节,潮汕妇女们在路上碰面时,话题都离不开“拜老爷”。潮汕人拜老爷的次数之多、膜拜的人群之众,有时会让外人难以理解。

营老爷

可简单理解为敬拜、祭祀活动,也称“游神”,“营”在这里有回绕之意。每逢吉日,各乡各村全员出动,求签择吉辰抬神出庙巡行。游神的方式各具特色,最普遍的是以带梢叶的青竹竿挂灯笼为前导,灯笼上写有“合乡平安”、“五谷丰登”等字样,马头锣开路,后面依次是虎头牌、高灯彩旗、彩标、花灯、涂戏、潮州大锣鼓乐队,最后是安有诸神塑像的老爷轿。平时再节俭的家庭,在游神拜神的时候也毫不吝啬。潮汕地区的潮剧、潮州音乐、英歌舞、木雕、灯谜等二十多项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与流传,很大程度上都与“营老爷”的兴盛有关。



商从大海到餐桌的人生博弈

潮商早在五百年前就以『红头船』闻名,因为独特的历史、地理原因,既有周旋于官船与海盗之间的艰辛,也有在无所依托的浩瀚大海中求生的勇猛、果敢,在潮汕人的餐桌上,也可以看到这两种性情的相互博弈,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潮汕口味。

青橄榄之味

潮汕人对于“苦”味情有独钟、颇具心得,一方面是因为南方燥热潮湿,另外也是缘自长久生活习惯的养成。除了喜爱功夫茶的甘凉、苦瓜和芥菜的清苦,橄榄也是潮汕人一项独特的爱好。

吃橄榄是一项很费时间的细致活儿,先把苦涩干脆的果肉咬碎,再将其慢慢嚼出细腻甘甜的味道,最后感觉到一股清爽之气顺喉而下。初次尝试时,通常还没把果肉剔干净就已经忍不住要把整个橄榄吐出来。老潮汕人笑说,以前出海百无聊赖,嘴里嚼个东西,一来解馋,二来也让自己好像一直有事可做。潮汕人在家中待客,若是异乡人,会奉出加工过的橄榄零食,若是“自己人”,就会大方地递上新鲜的青橄榄。

青橄榄也可以拿来做汤。潮汕著名的橄榄猪肺汤,除了橄榄,还会加上川贝与杏仁,三种不同的苦味,通过长时间熬制,最终汤水变成乳白色,不带任何苦涩味道,反而回甘绵长。在饭馆点这道汤,动辄要价上百元,而潮汕人却从不以此作为家宴菜品,他们认为这几种食材本不是什么名贵之物,不足以待客,至于那种奇妙的味道,不过是时间与努力的结果,这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与张扬的。

腌蟹的前世今生

潮商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分布范围非常广泛,时至今日依然活跃在世界各地。因地制宜的灵活、敢为,是潮商生命力绵延的根本,这种特质也绵延到了潮汕的餐桌上。

昔日,潮州渔民没有冷冻保鲜的条件,收获的海产品,主要就是生吃和腌制。清乾隆年间的《潮州府志》中说潮州人“所食大半取于海族,故蚝生、鱼生、虾生之类,辄为至味。”有些食材比如扁蟹(拔蟹)和蟛蜞不宜生吃,就需要腌制,对此嘉庆年间的《澄海县志》也有记载:“拔蟹,蟛蜞同类。拔蟹形方而扁,蟛蜞形尖长而厚,脚有红白二种,且多毛。然皆不宜生食,腌食以代园蔬,膏颇似蟹。”

腌制本质上仍属生吃的范畴,腌制的目的,一是杀菌,二是增味,所用无非盐、酒和调味料。用盐是为了使介类脱水,易于保存并改善口感,也可以用酱油或鱼露代替;酒除了能杀菌,也能添加特殊风味;蒜头、花椒、辣椒、芫荽头、香叶、味精、白糖等调味料,同样既能添香增味又能杀菌。

在吃乃至生活上,潮汕人一方面不失传统,另一方面又永远保持着奇特的蓬勃的创造力。比如,如今像张新民这样的老饕做腌蟹,开始运用各种高科技设备:其一,用超声波仪器清洗螃蟹,不但能去除蟹壳外面的污垢,还能将蟹腮里面的污垢和细菌清洗干净;其二,腌制全程采用臭氧杀菌,通过臭氧发生器将高活性臭氧通入腌料液体中,消灭螃蟹体内可能存在的细菌、病毒和重金属;其三,低温冷冻,将腌好的螃蟹用保鲜袋装好,放入冰箱冷冻3天以上,可以进一步杀灭细菌,同时增加口感和风味,吃起来就像是用海鲜做成的冰淇淋,既卫生又有时代感。

Tips

“潮州厝,皇宫起”

当地俗语,意思是说潮汕民居即便距离宫墙千里,但深屋大宅的建筑制式与京城皇宫宅院无二,精美不相伯仲。这从“岭南第一侨宅”、“潮汕建筑奇葩”的陈慈黉故居中可见一斑。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宣统二年,历时近半个世纪,经陈家数代人精心打造,仿效皇宫制式,又有当地民居特点,建筑材料、装饰配置中西合璧,有本土名家的石雕,也有欧洲进口的瓷砖,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潮汕第一座苏式庭院

澄海西塘是潮汕第一座典型的“苏州庭院”,由远聘的苏州名师打造,建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拥有苏州园林曲径通幽的制式,层塔回廊大有苏杭韵味,通过巧妙的庭院设计让水与林相互映衬,独特的庭院景致在岭南地区不可多得。

更多看点

已略黄公祠:潮州木雕堪称一绝。从熙公祠:集中了岭南石刻艺术的巅峰作品。德安里大型建筑群:清代爱国政治家丁日昌、广东水师提督方耀等的故居,保留了古朴典雅的民居特色,又能从精巧的工艺与装饰特色中一窥历史变迁。



Tips

潮商兴,潮菜旺

“红头船”是潮商的标志,也逐渐成为潮商的代名词。清朝中期,红头船进入全盛时期,从那时起,潮州出产的蔗糖,垄断国内市场长达两个世纪,潮州商帮建立的潮州会馆也遍布大江南北,多达20多家,包括北京、天津、苏州、上海、南京、汉口、芜湖、芝罘(烟台)、醴陵、南通、杭州、嘉兴、冕宁(四川)、龙州(广西)、长汀、海口、广州、香港、台湾等地。

红头船

清康熙时期,政府开放海禁,同时以颜色统计、管理不同地区的船只,苏州为黑色,浙江为白色,福建为绿色,广东地区只有潮州船队入编,船头涂红漆,称红头船。潮州海商作风大胆、合作紧密,很快迎来了红头船的辉煌时代。

“帮口”与“帮菜”

菜系,其实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出现的新名词,过去只有“帮口”或“帮菜”之说,其中“帮”指厨师所属的地方行帮,“口”指地方的风味特点。上海菜称“本帮菜”,是相较于外来帮口如“潮帮菜”和“甬帮菜”,出了上海一般就不这样叫了。潮汕老饕至今还有称呼潮菜为“潮帮菜”的习惯。

闽粤会馆

清乾隆四年(1739)由潮州商帮和漳州商帮共同建立,是天津最早设立的会馆,当时声名显赫。据记载,天津的闽粤会馆分为两个庭院,进门右侧是潮帮公所,左侧是建帮公所。潮帮公所内有潮州镂空木雕屏风和“潮勃凝和”横匾,设有厨房,由潮州厨师掌勺,招待各方来宾。清代,潮商纵横天下,潮菜也伴随着潮州商帮的足迹传遍中外,同时也从各地吸纳了很多饮食精华,比如天津冬菜就被潮菜吸收并本土化,在天津反而已经不太流行。

醉花林
 
新加坡的“醉花林”成立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早期新加坡“潮侨四大富”之一的陈成宝倡设。“四大富”的另外三位是佘有进、陈旭年和黄金炎,其中,佘有进绰号“佘皇帝”,他创设的义安公司是海外潮州人设立的最早和最大的慈善机构;陈旭年是当年开发马来半岛时最大的港主,他斥巨资在家乡潮州彩塘镇修建的“从熙公祠”,以精美绝伦的石雕著称。醉花林聘请厨艺一流的“阿总”(厨师)掌勺,以正宗潮州菜式驰名,但需熟人引荐方能进入品尝,很多名流政要都曾是醉花林的座上宾。



筵席上的英歌

“英歌”已超过400年历史,是潮汕人礼敬神佛的另外一种形式,也是数百年前潮商宴请时用以助兴的手段。

“英歌”最初是根据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的,即便是入宅表演,人数也不会少于18人,很多节奏与杂技动作带有侵略性,带着凛冽威严、镇邪僻恶的气势,李逵、鲁智深等角色,化妆时讲究“夸张、狰狞”,演员们化完妆会问别人:够不够“野”?

英歌表演用的是潮汕方言,这种独特的语言也是潮商之间一条天然的地域纽带,区分彼、此,巩固同一族群的关系。比起获得多方扶持的“红顶”徽商、脚踏实地又文气十足的晋商,以草根身份白手起家的潮商难免带着点不安全感,潮商发起的宴请,一方面是团结自身力量,另一方面也是给外人以震慑,而英歌正好强化了这两种功能。

有学者认为,潮汕英歌舞与古代的驱傩仪式有着很深的渊源,充满了带有阳刚之气的文化事像,又以侵略性、攻击性的动作来诠释驱赶、镇压的主题。但与深山系的傩舞相比,深受海洋文化影响的英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变异,异化出慢板、中板、快板等不同情绪的节奏,在体现“力”与“势”的同时,加上了一些流畅而具有美感的动作,让整个舞蹈看起来轻松潇洒了不少。



与很多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不同,英歌的国家级与省级非遗传承人并非家传、世袭,大都是因为个人的“喜欢”而投身这个行业,在他们看来,英歌就是生活中自然存在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如果谁家有人被选入英歌舞的队伍,会被认为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Tips

依然活跃的英歌舞

“英歌”原本有两种形式,“只唱不跳”与“边唱边跳”,后者更为流行,于是很多人将其称为“英歌舞”或“英歌戏”。英歌队一般由前棚、中棚、后棚三个部分组成,可以简单理解作“主角团队”、“技术与效果展现团队”和“群众团队”。现在英歌依然在潮汕地区广泛流传,城市中一般在春节等大型节庆时都能看到,大型建筑奠基或落成、大桥通车、学校的庆典仪式也会请英歌舞队演出。在农村,参加英歌队的一般都是年轻力壮、英武潇洒的小伙子,除了户外表演,户主也会鸣炮邀请英歌队进入自家院内,当地人认为有英歌队表演过的房屋,会平安吉祥。



情厨房,街巷都是家宴的主场

潮汕以吃闻名,除了味道,不可或缺的还有超越物质的一种人情味。在潮汕,菜菜为宴,处处是家,老饕们在饭桌之外讲究行仗义之事。

古法鱼丸的出处

潮汕渔民对海鱼是尊重的,无论牛肉丸有多么驰名,真正能摆上潮汕宴席的,只有鱼丸——真正用海鱼白肉制成,不能“奸诈”(当地人语)地用淡水鱼滥竽充数。

用海捞的“那哥鱼”(长尾多齿蛇鲻),以古法手打鱼丸,两斤鱼肉才出一斤鱼丸,还得搭上4到5个红心儿鸭蛋清,因此,即便是地道的潮汕人,吃过正宗手打鱼丸的也没几个。

依当地老饕的指引摸入周边小渔村,惠来芦园村的杨老汉夫妇家通常会是探寻古法鱼丸的终点站,有着公认的口味最棒的鱼丸。细嫩绵滑的鱼肉被杨家人做成鱼丸,一口咬下竟能听到爽脆的“卜”的一声,随之油脂四溢。

杨家的鱼丸每天都会被村里人抢购一空,若有外乡人闻名登门,他们会把家里唯一的一张餐桌让出来,翻出可能是留做自家晚餐的鱼丸让客人品尝。清水作汤,撒上一点葱花和几滴花生油,捧到客人面前时还不忘加一句:“里面放过海盐了,汤里不用放了,这样正好。”这便是手作匠人对“家宴”的定义,纯粹,醇香。

Tips

  百变鱼味

除了鱼丸,鱼肉制品在潮汕还演变出各种形态。

鱼面

将打制成胶的鱼肉按成饼状,蒸熟,切丝,与韭黄、豆芽一起烩炒,鱼面蓬松,充分吸取酱汁、汤汁,与蔬菜的清香爽脆搭配,别有风味。

鱼皮饺

肉馅是鱼肉和猪肉的混合,加入少量荸荠增加口感,最特别的是饺子皮是用鱼肉和面粉制成,久煮不烂,非常爽口,而且熟透后的晶莹透明,衬托着里头粉嫩的肉馅,让人垂涎欲滴。鱼册鱼皮清理干净后粘面粉微炸至外脆里嫩,卷上猪肉丝、辣椒丝、香菇丝、芹菜丝蒸熟,因为形似摞起来的书籍,所以被称为“鱼册”。



夜糜人的红灯

潮汕人称宵夜为“夜糜”,汕头大街小巷的夜糜摊绵延成片,热闹非凡,一些有名的店铺,要从晚上七点一直忙到凌晨两三点。

潮汕人的夜糜当然是以海产为主,很多档口会将自家的生鲜和鱼饭一字排开,生鲜以白色、青色的墨鱼仔、海河虾为主,鱼饭则大多呈现诱人的亮色,艳粉的“大眼鸡”,亮橘的鲱鱼,杏紫的红杉鱼,在红色灯光的映照下发出迷人的光彩。

潮汕夜糜的档口,都会在暖色的灯泡外罩上红色灯罩,有人说,这是源自数百年前海上贸易的“红头船”,也有人说是因为红光在漆黑的海面上更有震慑凶猛鱼类的作用。在红光笼罩之下,夜糜的气氛更为热火朝天,食材也显得更加诱人,但更重要的是,对夜糜摊主来说,这街巷里就是他们“家宴”的主场,这些红色的灯,是他们放在家门口的一个指引。

一家著名猪脚饭店的老板说,他家店铺是从小摊儿开始做到如今的大店,20多年来,每天他都亲自到市场买菜,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风雨无阻,

Tips

  夜糜指南

两个名词

打冷:可简单理解为打牙祭,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冷”是指夜糜店一般出售的都是凉菜类或者待加工的半成品。

:指“粥”,潮汕人一离不开茶,二离不开粥。夜糜摊的兴旺,也是因为潮汕人想在晚上喝粥的时候多一点儿配菜的选择而已。在潮州,一碗白糜也绝不简单。

三个必点
 
卤水(卤鹅、猪脚、豆干)鱼饭(巴浪鱼,大眼鸡,红鹦哥)腌物(膏蟹,小虾,血蚶)像为自己家人挑选食材一样用心。潮汕大小夜糜铺的摊主也是如此,因为知道食材新鲜干净,主人会用心料理,所以潮汕人在夜糜摊上从不挑三拣四,选好食材,下巴一指,手一比划,待摊主心领神会地一点头,便呼朋唤友自顾自地往里走,像出入自家厨房般自在。



吃卤鹅的礼节

“潮汕人嘴巴挑剔,从而成就了潮菜。”在潮汕吃饭是件非常“麻烦”的事——牛丸要吃“某记”的,猪手饭要吃某某家的,常能听到这样的点评:那家的粿太不像“某某号”了,这家的蚝烙还真有点儿“老某”的味道……当地人喜欢开拓新的领地,同时也对认准的味道奉若神明。在潮汕人家做客,如果你要赶中午的飞机,他们会非常懊恼:这样只能就近在楼下给你买一碗面线了,为什么不能等到晚上某家夜糜开档的时候去吃那一碗最地道的呢?

当地人招待贵客,厨艺高明的巧手的会亲自操刀做上四、六、八盘大菜,否则便会跑遍整个汕头,给你凑一桌他们心目中的“潮汕味道”。

一次我在潮汕朋友家做客,因为深知他们的待客之道,于是反复重申“一个菜就可以了”,朋友想了两天,决定给我买一份当地的卤水鹅。

岭南地区的人们热衷鹅肉,那让外乡人闻风丧胆的肥硕,在当地人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享受。香港人爱吃烧鹅(烤鹅),喜欢皮下脂肪丰满的口感,潮汕人则偏爱卤鹅,以肥肉同卤,鹅皮纤薄但肥美。

我的朋友骑车来回20分钟,买回一份卤鹅,三个饭盒装着鹅头、鹅肠、鹅汁,外带一小袋蒜泥醋。朋友进厨房炒了个青菜,又夹出一些他母亲做的杂咸(腌制的冷盘小菜),在阳台上铺开一张报纸,把吃食都移到上面,最后搬来两把矮小的凳子。

吃卤鹅是有讲究的,迷人之处在于“气氛”。首先要挑选带骨件儿吃:头、锁骨、翅尖,潮汕人认为靠近骨头的肉是最好的,真正懂吃的人才会选择这些部分。其次是吃的姿势与窍门,因为卤鹅已经骨肉分离,所以要连骨带肉一口吃进嘴里,把肉吞下后,骨头“扑扑扑”地吐到地上,再把米饭拌上卤汁、鹅油,“哧溜”、“哧溜”地吃出声音。这些是坊间默认的“卤鹅礼节”,是对厨师技艺的称赞,也是对美食享受的外在表达。

“潮汕男人迷恋卤鹅店,就是因为那种气氛与调调。我从没见过有女人单身一人到卤鹅店吃饭。”于是,我坐在朋友家阳台的矮板凳上,学习像个当地人一样,大声而咋呼地把鹅骨头吐得满地都是。

Tips

狮头鹅

北方人的年夜饭一定要有饺子,广东人“无鸡不成宴”,而在潮汕,如果过年“连只鹅都没有”,则表示这年过得实在不怎么样。在潮汕,节庆、祭祀、敬拜之物也是用鹅,即便在广东地区这也算是独一无二了。潮汕人做卤鹅一般只用狮头鹅,以“像狮子的头那么大”来形容此种鹅的肥美。

南姜

红皮南姜,是潮汕菜特有的食材,也是卤鹅正宗与否的标志。一大锅卤水同时卤制四五只鹅,只放一两块南姜,但地道食客一口就能吃出来。南姜的香味更浓,辣味更少,本地人吃牛肉粿条的时候必配南姜丝,用橄榄与南姜共同腌制成的“橄榄散”,则是喝白粥时的固定搭配。



潮汕『食桌』礼记

潮汕人称宴席为『食桌』(jia do),当地的宴请都喜欢在家里办,三五朋友聚在客厅、厨房,大规模的筵席则安排在祠堂或村子的中心。家宴,不仅意味着便捷,更预示着气氛的浓厚,还有味道的正宗。

食桌,作为一种仪式性的进餐,展示的是一种礼记,它要求聚集在一起共食的人都要接受本族群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遵循一定礼仪,承担一定义务,彼此之间要表现出友善和关心。不论规模大小,在食桌的过程中,礼仪是主宾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其核心就是律己和敬人。


讲究

  旧铺

旧时宴客主要是聘请厨师上门。清末民初,揭阳县砲台镇商贾云集,有“厨师村”之誉的新寨村民先后办起“醉珍”、“醉西”、“和珍”等多家桌铺,创制出风格独特、制作精细、配料讲究的“新寨菜”。抗日战争爆发前,澄海县城也有“醉桃”、“坤记”等多家专门承办筵席的桌铺。

  安席

除了按辈分、身份等,也会按照宴席的主角来安排席位,“仔婿桌”或“花园桌”等以晚辈为主角的宴席,即便是晚辈也可以坐主席。

食十二菜桌

潮汕宴请最常见的桌席为十二道菜(十咸二甜),民间常用“食十二菜桌”来形容餐桌的丰盛程度。

定位

八仙桌的八个位置有大小之分,背厅面门左上角为最大,对应的右下角为最小。辈分最高者坐首位,第八位坐的并非是年纪最小的,而是选小辈中最为聪慧讨巧的,负责照顾打点,替主待客。

  桌选

潮汕人认为正方桌(八仙桌)是最正规的宴请用的桌子,若用圆桌或长方形的桌子宴客,则被认为不讲究。

  上菜

上全鸡、全鱼时,头要朝向主位。倒酒时酒瓶底不能冲着客人。宴席中间穿插几次工夫茶,量少,但茶很酽。

分类

红(喜)

有新人(婚)桌、寿桌、花园(成人礼)桌、丁(生男孩)桌、入厝(新房落成)桌等。

白(丧)

揭阳有一种“走马桌”,在灵堂一侧设有餐桌、茶水,客人吊唁拜祭后被请至一旁喝茶,凑齐8人,主人即让厨师开席。白事桌用的是未上油漆的白胚八仙桌和白胚竹筷,不上酒,菜没有定数,一道一道上,客人说够了即停止。同桌宾客不问认识与否,随到随吃,吃完即走。

潮汕筵席的个性

专属搭配

鱼饭伴普宁豆酱,卤鹅肉伴蒜泥醋,五香牛肉伴南姜醋,猪肠咸菜伴鱼露胡椒粉,白灼血蚶伴三渗酱,炸虾枣伴桔油,腌咸膏蟹伴辣椒醋,白灼响螺片伴虾酱和芥辣酱……正是因为很多菜品都有特定的形制搭配,潮汕菜才显得与其他菜系特别不同,从搭配上也可以看出菜品正宗与否。

  席面的节奏

先冷后热(先冷盘后热菜) 、先主后次(主菜应在食欲旺盛时上桌,才能吃出美味)、先肉后蔬(先用肉质或油脂为肚子打底)、先咸后甜(通常甜品都留待最后,喜宴更要“头甜尾甜”)。此外,菜肴的浓淡、荤素也要交替搭配,中间要安插一至两个汤菜冲和调剂,这与其他菜系多在宴席上讲求“统一性”与“渐变性”有着根本区别,独树一帜。

真正的慢食

潮汕人对食物的味道追求极致,旧时宴客,所有热菜都是事先准备好半成品,做一道吃一道,保证其口感、观感都是最佳状态,等待的时候就聊天喝酒,一顿饭吃下来往往要花数个小时,比精致的法国大餐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时不食

虽说这是普遍的饮食方针,但潮汕人对“不时不食”有了新的诠释,很多本不属于大众菜谱的东西,也会因为“合时宜”而被潮汕人用于宴客,比如鼠曲草、苦刺心、真珠花菜、益母草、朴树叶、青橄榄、黄麻叶等。

 

帝王家的海淘

路遇自然微境

守护台湾黑熊

罗马尼亚小情诗

Panorama 世界观

Info 资 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