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兵器知识

七彩航母——图说“辽宁”舰

作者:文字、摄影/李唐

文字、摄影/李唐


训练结束后,歼-15舰载战斗机通过升降机被转运至“辽宁”舰机库

看完他们的故事,你会发现,青春不仅有颜色,而且还是绚丽的七彩色。

身着红、紫、棕、黄、绿等多种颜色工作服的海军“辽宁”舰航空部门和舰载航空兵部队机务大队官兵,用忙碌身影划出一幅幅壮丽盛景,有如一道道美丽彩虹,将冰冷的钢铁甲板点缀得生机盎然。

航母甲板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与世界各国的航母一样,“辽宁”舰飞行甲板设有数十个航空保障专业岗位。为使舰载机起降保障组织指挥更加形象、直观,他们在借鉴外军经验的基础上,以所穿工作服及其搭配的不同颜色区分不同专业岗位,创造出了适合我国航母的航空保障模式。

身着彩色工作服,能天天工作在飞行甲板上,吸新鲜空气,听涛声合奏,看潮起潮落,赏日出月没,航空保障人员无疑是众人羡慕的对象。然而,“被羡慕”的背后,充满了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危险。

2015年12月下旬,笔者随“辽宁”舰出海参加训练,与他们吃住工作在同一艘舰上,天天在飞行甲板采访拍摄,对这种艰苦有着切身的感受。

天还没亮,在舰载机起降部署前,他们就忙碌起来。甲板异物排查是保障飞行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航空保障每天的“必修课”。他们一字排开,弓着腰,低着头,非常仔细地检查甲板,彻底清除有可能被吸入飞机发动机的任何异物——金属片、螺丝钉、弹簧等,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要来回排查好几遍。

暴露在飞行甲板上,穿梭在牵引车和舰载机之间,噪音污染是航空保障人员要面临的第一关。歼-15舰载战斗机滑跃起飞开加力、降落加速所产生的噪音,大到“让心脏快要跳出来”,找不出合适的分贝值来形容。

此次“辽宁”舰出海训练正值严冬,风大浪高,寒风刺骨。舰载战斗机起降训练时,为了给飞机足够的升力,航母都是逆风而行,相对风速更大,最高达25米每秒,身体倾斜20度才能在甲板上行走,如果不戴防风镜,眼泪被吹出来十分常见。

甲板上有多冷?笔者穿着棉大衣,只觉得冷风嗖嗖地往衣服里钻,不一会儿就被冻得瑟瑟发抖。即便这样,他们全然不顾。每天提前起床开始全天的飞行准备,从舰载机的牵引调运、系留加固,到阻拦索、偏流板、止动轮挡等设备的操作,在恶劣天气中一忙就是一天。经过多年的反复摸索、研究、论证和实际磨合训练,航母飞行保障得以从零起步,逐渐成熟,保障能力取得了新的突破。如今,舰载机驻泊数量、单日飞行架次、起飞和回收效率均得到显著提高。

保障舰载机的官兵们默默无闻地当着“飞鲨保姆”。引以为豪的是,每当完成飞行保障任务,他们戴着头盔和风镜,扛着系留索,驾着牵引车,推着设备箱,从飞行甲板上一路走来,霞光照在他们青春的脸庞上,配以霸气十足的舰载机作背景,那阵势场面,只能用“酷得一塌糊涂”来形容了。

在飞行甲板演绎出别样的七彩人生,我们看到了中国海军第一代航母人的好样子。



歼-15舰载战斗机即将阻拦着舰


歼-15舰载战斗机着舰后,阻拦索检查员在查看阻拦索复位情况


高强度的飞行保障让机务官兵十分疲劳,趁战机起降间隙赶紧眯一会儿


弹药兵在转运弹药


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上阻拦着舰


飞机调运员在指挥转运歼-15舰载战斗机


正在待命的油料保障员


严冬,飞行甲板寒风刺骨,航空保障人员必须捂得严严实实


飞行员登上战机后,机务人员及时撤收登机梯子


歼-15舰载战斗机即将起飞,航空保障人员撤收轮挡


止动轮挡观察员协助起飞助理引导舰载机进入起飞位


歼-15即将起飞,安全员时刻观察飞行甲板情况


航空保障人员目送歼-15舰载战斗机出征


起飞助理放飞歼-15舰载战斗机


歼-15舰载战斗机从“辽宁辽宁””舰滑跃起飞

 

二战期间的电子对抗14最后一击

“深海虎鲨”亮剑大洋

中国人的航母梦

苏联轰炸机动力大师库兹涅佐夫

英法氢弹之路

以色列公开绝密“野人”战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