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O记者 陈秀娟
近两年来,很多互联网企业将目光瞄向了汽车业,并期望从传统的汽车制造领域切下一块蛋糕,2015年更是被业界称为“互联网造车”的元年。目前,除了早期进入造车业的谷歌、特斯拉外,乐视、腾讯、阿里巴巴、苹果、游侠等IT企业通过与传统汽车厂商合作,也相继切入了汽车制造领域。
虽说汽车互联网化是未来一个重要趋势,但互联网企业融入到传统汽车产业,给整体行业带来变革的说法依然备受质疑。不仅很多传统汽车行业的大佬们大多对此嗤之以鼻,很多业内分析人士也普遍认为造车并不是互联网拿手的“造概念”。
由于汽车业具有资质、研发、制造标准、安全认证等门槛限制,时至今日,对于那些大张旗鼓进军造车业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他们的造车路走得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又有哪些互联网企业的造车计划只是一场闹剧?对于这些继续前行的互联网造车企业来说,他们会真的彻底改造传统的汽车制造业吗?互联网企业加入造车行列到底靠谱不靠谱?
谁在风口中前行?
去年两会后,“互联网+”不仅仅成为科技、民生等领域的热词,也使传统制造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中国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大方向。这一概念正在席卷中国汽车界。在这样的风口下,以乐视为代表的很多互联网巨头纷纷看上了汽车行业并与之牵手,积极布局。
1.乐视超级汽车:指日可待
对于目前被炒得热火朝天的乐视汽车来说,其来自强大的传统汽车领域的人才和技术供应,使得乐视超级汽车成为当下最具可能性的一个案例。
作为一家号称完全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企业,乐视超级汽车在2015年赚足了眼球。根据官方的说法,旗下首款产品将于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首发亮相。号称全球超过700人的研发团队,乐视汽车在造车领域的声势和姿态都是十足的强悍。
造势了一年多的乐视超级汽车,终于将图纸变成概念车。极具未来设计感的FFZERO1是一辆单座跑车,最大功率将超过1000马力,最高车速超过200英里/时。不过,业界对这款概念车能否最终量产以及在市场上超越特斯拉,提出了疑问。面对来自汽车行业内普遍质疑的实际造车能力,乐视选择了与阿斯顿·马丁直接合作,双方共用包括EUI系统Auto版以及大数据平台,可以说乐视超级汽车推出只是时间问题。
2.蔚来汽车:备好5亿美元
蔚来汽车似乎在横空出世时,身上就套着光环。李想、刘强东、腾讯、高瓴资本均为投资主体,李斌任董事长。
据李斌介绍,蔚来汽车的第一款产品将是高性能电动跑车SuperCar,直接对标特斯拉,性能参数达到1000匹马力、从静止加速至100公里/时在3秒以内,性能上对标LaFerrari和迈凯伦P1,预计2016年下半年推出。
蔚来汽车的供应链团队、制造团队、技术团队、工程研发团队均已初步成型,公司人数约为500人。在制造方面,和此前有区别的是,蔚来汽车已经放弃了找车企代工的想法,而转为自给自足,购买现有工厂并对工厂进行改造。
李斌还表示,目前蔚来汽车已经准备好了5亿美元。
3.和谐汽车:默默发力
去年三月,和谐汽车、富士康、腾讯三家联手打造智能电动车的消息首次传出,由和谐、富士康、腾讯联手的在“和谐汽车”造车团队,其中,和谐汽车是最大股东。主要研发团队40余人,主要工作在于一方面对原有绿野电动车进行改造,一方面进行产品的重新开发。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也正在筹备新能源造车资质的申请事宜,其产品将最快在明年年底面世,并将很有可能进行品牌更名,“和谐汽车”只是过渡。与其他同样试图造车的玩家不同,该团队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现成的工厂和造车经验。
4.阿里汽车:不造整车
关于阿里造车的消息早已在业内流传,事实上,阿里要做的事情和上述几家公司有本质区别,他们并非希望参与造车的全流程,从0到1的制造一辆智能车,而是主要蓄力于车载系统上。
具体而言,阿里汽车团队负责直接与汽车厂商合作,输出云端能力使得整车产品更加智能。目前来看,阿里汽车走的是后装包围前装的路线,已经在包括路畅、华阳等后装车机产品、部分后装智能后视镜产品中有所布局。
目前,阿里汽车事业部主导汽车互联网电商,将承担新车、旧车,二手车、零部件等所有与电商有关的事宜。
5.苹果智能汽车:做成汽车iPhone
苹果造车的想法早就已经有了,对于苹果智能汽车,苹果高层特别强调了软件,强调了自动驾驶。其中之一就是汽车将会搭载苹果的iOS系统,这样的话,苹果汽车的操作界面应该跟iPhone或者iPad没有很大区别。
苹果内部表示:“我们真正想要的、而且希望在短期就实现的是,让人们上车后有一种iPhone体验。”坐进一部能跑的iPhone里面,虽然是一种很诡异的体验,但是相信很多果粉都会喜欢。
被当作互联网企业成功造车的案例的特斯拉汽车公司,2015年累计销量共为5.06万辆,同比增长了60%,超出了2015年5万辆的销量目标。在销量高速增长的背后,特斯拉却仍未盈利。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从技术、盈利等方面看,特斯拉还没有成功。
另外,在很多汽车行业人眼里,游侠汽车是互联网企业造车不靠谱的典型案例。游侠汽车是一家新兴的中国品牌电动车公司,隶属于上海修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有一支40余人的研发团队,其致力于自主研发和制造纯电动汽车。据了解,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年初,2014年4月1日,游侠汽车项目正式启动,目前游侠汽车的主要合作伙伴有松下、德尔福、泰科、倍耐力、Mobileye等零配件供应商。
在游侠汽车推出概念车型后的当晚,游侠在知乎上被挖了个底朝天,被称为PPT造车公司。
对于游侠造车的进展,游侠汽车的创始人黄修源表示游侠正在谈下一轮融资。对于外界来说,不知该公司未来是会真的很快解体或下轮融资。但有一点可以确认,造车之路确实没有黄修源在PPT中阐述得那样简单。
那些不得不迈的槛
面对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汽车业,传统汽车行业并未感到过多的担心。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欢迎所有的行业都进军汽车行业,参与的人越多越好。“我认为汽车就是汽车,它跟其他行业不一样。智能互联电动汽车未来会是汽车工业竞争的制高点,事实上要想制造一辆智能互联汽车,是相当不容易的。”李书福说。
“互联网企业造车?那都是笑话!互联网自己的硬件设备都改变不了,怎么能改变汽车的设备呢?汽车属于传统制造行业,互联网并不具备颠覆的条件。”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曾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不屑。
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也曾对记者表示:“希望能与其他厂商进行‘汽车+互联网’合作。高德汽车会专注自身擅长的应用服务领域,不会选择自主制造汽车。术业有专攻,互联网企业没有必要把太多精力投入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设计等不擅长的环节上。”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则表示,互联网公司的加入只不过是加速汽车行业的变革,目前,中国互联网公司和造车企业都缺乏造智能车的核心技术。至于未来互联网企业造车靠不靠谱、互联网企业和传统造车在造车中谁会成为主导,都有待时间来证明。
此外,生产资质准入也是这些互联网企业需要迈的槛。造车的互联网企业如果拿不到整车生产资质,从法律上讲根本不能造车,包括委托加工,否则就是违法生产。
想要获得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并非易事,虽说目前对比此前《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稿),《规定》也取消了“具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这一硬性规定,并将此条改为“具有纯电动乘用车产品从概念设计、系统和结构设计到样车研 制、试验、定型的完整研发经历”。
当然,“准入资质门槛”降低也并不意味着车企可随意加入新能源制造领域,《规定》关于企业的本质及能力 要求并未降低——根据《规定》,新建电动车企业必须要在我国境内注册,具备与项目投资相适应的自有资金规模和融资能力;具有纯电动乘用车产品从概念设计、 系统和结构设计到样车研制、试验、定型的完整研发经历;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 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具有整车试制能力,自行试制同一型式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数量 不少于15辆等等。
此外,新建企业产品还需满足一次充电续航里程不得低于100公里,0至50公里/时加速小于5秒及最高时速大于100 公里等技术指标(此前两个指标皆为80公里)。另外,这些企业还要拥有完善的销售及售后体系。在符合以上全部标准的情况下,在投资项目完成建设后,新建企 业及产品需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相关要求,通过考核后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并按单独类别管理。
虽然国家发改委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有所放开,但准入门槛并没有降低,这也决定了自身并未具备造车能力的互联网企业,很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有可能被拒之门外。
除了技术、生产资质等因素外,资金以及汽车基础研发也是互联网造车企业不得不迈开的门槛。对此,汽车分析师贾新光称,在资金缺口、汽车基础研发尚未解决的前提下,互联网企业造车只能依附于传统汽车企业,这样的合作背景下,互联网造车对传统汽车行业构不成威胁,自然也不存在颠覆性的可能。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互联网企业以新能源汽车作为造车入口,以互联网思维重新定义汽车,这种互联网背景下的汽车制造,除了应用交互体验外,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车企的优势并不明显。实际上,目前互联网企业涉足汽车业成功的案例只有特斯拉。虽然这是世界上目前仅存的跨界成功的电动汽车厂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资金、技术和市场方面匮乏,内生性不足的特斯拉仍旧无法在短时间立足于主流汽车市场。
可见,尽管互联网造车的概念虽被看好,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距离真正进入主流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