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奶源百分之百都是来源于我们自营牧场,我们对外没有散户收购层面的业务,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保证终端产品线的安全和高品质,这是我们企业的一个特征。”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有限公司CIO、副总裁王欣宇说。
从管理的角度看,辉山乳业无论是在产业链的宽度还是深度上,覆盖面无疑都比同行业难度更大。
产业链
IT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内部管理效率和财务体系的高度集成。
据王欣宇介绍,辉山乳业在2003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拥有ERP系统,把企业财务体系,包括库存进销存,还有成品的进销存,原辅料和固定流动资产等纳入ERP管理系统,在2004年陆续开发了办公自动化体系,然后到2010年,辉山乳业做整个销售物流也包括HR人力资源管理,2013年开始进行ERP的整体升级。“近五年来看,整个的市场增长速度是在70%~80%左右,这也能看到内部管理力量的提升对于整体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这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关系。”王欣宇说。
据了解,辉山乳业整个业务板块从终端产品的呈现上,包括液体奶、配方粉,还有B2B的产品线(即乳品工业原料)这一块,而从大的产业板块上来讲,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还有第三产业的一些服务体系。IT基础设施建设与ERP二期项目实施,实现了辉山乳业对所有液奶工厂、奶粉工厂的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仓库管理要求。
质量追溯体系与ERP系统融合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溯源的双向查询。辉山乳业的产业模式包括牧草种植、精饲料加工、良种奶牛饲养繁育,全品类乳制品加工、乳品研发、质量管控及库存销售管理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并向光伏发电、沼气和有机肥等再生能源行业进一步延伸,而在产业链整体覆盖过程当中,极力推崇的也是自己奶源供应的模式。
“我们企业最早开发了一套生物自产管理软件,可以精确到每一头牛,从它整个生物自产的一些月龄胎龄的变化,包括每日的运动量采食量、采奶量,还包括一些配种的信息,都是在我们信息化的管理监控下进行的。每一个牛场的信息都要归集到总部,通过服务器系统,总部可以查询到每一头牛的精细化的管理信息,也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去调取应用的一些图像,这些都是我们早期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的一个成果。”王欣宇介绍道。
2015年初辉山乳业完成了项目一期的建设和验收,二期项目与SAP ERP系统、立体库系统等进行整合,并利用数据仓库(BW)进行商业智能(BI)分析,也已经实施完毕并上线。辉山乳业作为从草场、牧场到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乳品企业,该系统建立了产品从原料至成品的生产轨迹信息记录,也可从成品反向查询至原料的双向溯源查询功能,有助于对食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满意放心的乳制产品。同时通过商业智能分析,生成各种报表,可以快速地对市场变化作出调整,辅助决策。
移动互联的发展,是对消费者购买方式的巨大变革。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传统零售商找到了自我革新的武器,全渠道战略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O2O可以为实体零售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的崛起对传统零售产生巨大的冲击,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这种改变更加剧烈,但绝不是简单的将电子商务从PC端迁移到手机端,而是业务场景的变化。
在配方粉业务版块,行业进步、渠道变迁会促使企业越来越重视零售终端的数据反馈能力。王欣宇介绍“辉山乳业将重点强化消费粘性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和CRM系统、微信、APP等对消费者的信息和购买行为进行分析,为消费者提供其感兴趣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消费者的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度。”
大数据和O2O将深度结合。王欣宇说:“O2O的基础是信息化和数据化,信息化只是第一步,在信息化基础上,还要继续进行数据化。二者的区别是信息化先用IT系统将手工业务转化为信息,而数据化是将信息再基于不同规则和规格等进行结构化数据处理。”数据化是传统企业的方向,不仅要能够信息化管理,还要将产品、客户进行数据化,有产品编码和客户编码以及相关数据模型。
C2B模式开发、促进企业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据王欣宇介绍,C2B模式要基于大数据,要做到大数据定制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要有海量的数据;二是这些数据能够挖掘出对生产商家有指导价值的结果;三是具备挖掘这样的数据的技术能力;四是有能力整合生产、流通和销售这些关键环节。辉山乳业未来的IT规划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贯标行动促进企业战略管控模式的进步和转变。信息技术已不再是制约两化融合发展的瓶颈,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管理来推动。而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涉及到传统的企业管理、IT管理、以及IT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融合等多个方面。王欣宇说:“辉山乳业作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我们将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我企业的落地实施。依据企业的战略,确立与企业战略一致的两化融合方针,并识别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明确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提出两化融合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最终形成企业两化融合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形成中长期和年度实施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