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园林

风景园林学在海绵城市构建中的角色研究——以澳大利亚墨尔本为例

作者:杨青娟 / YANG Qing-juan (澳)罗斯·艾伦 / (Australia)Ross Allen (澳)梅瑞狄斯·多比 / (Australia)Meredith Dobbie

杨青娟 / YANG Qing-juan (澳)罗斯·艾伦 / (Australia)Ross Allen (澳)梅瑞狄斯·多比 / (Australia)Meredith Dobbie

摘 要:为了应对水资源问题,中国政府大力提倡海绵城市建设,这其实是可持续城市雨水资源管理的中国表述。风景园林学科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至关重要。结合对澳大利亚水敏城市相关概念的发展过程和典型案例研究,借由社会学中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概念,中国风景园林专业可以从不同角色定位和策略入手更好地参与海绵城市建设,促进中国早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关 键 词:风景园林;海绵城市;水敏城市;先赋角色;自致角色

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4-0074-05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7-23; 修回日期:2016-01-27

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与雨水管网系统协同优化设计研究——以成都市为例”(编号51408499)资助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serious water-related problems, Chinese government advocates building sponge city which could be seen as the Chinese term for sustainable stormwater management. The authors argue that sponge city plann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requires strategic and specific contributions from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cipline which need to get itself prepared.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WSUD, its application in Melbourne, Australia, and the leading role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the ascriptive role and achieving role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re analyzed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quest of different category of role are made to help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eparing for the sponge city.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onge city; water sensitive city; ascriptive role; achieving role

1 概述

为了解决城市严峻的水资源问题,中国大力提倡“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续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这可以看作是可持续雨水资源管理(Sustainable Stormwater Management)的中国表述。在过去20多年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相继发展起了类似的管理系统和建设思路[2],比如澳大利亚的水敏城市(Water sensitive city)、美国的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sign)等。

实际上,海绵城市的部分技术措施,如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已经在中国推广运用了很多年。但最近各个城市在极端气候下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更系统的可持续雨水资源管理。在过去的实践中,各个专业在此领域上进展并不一致,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不够系统并且缺乏彼此之间的衔接。因此加强不同建设系统和学科之间有效配合是中国可持续雨洪管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3-5]。风景园林专业一直关注生态问题研究,很多基于雨洪管理的景观取得了广泛认可。但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与实践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基于本学科的研究与实践范畴,兼顾多学科协调,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值得仔细思考。澳大利亚的水敏城市建设已经有了20余年经验,特别是墨尔本等城市更是积累了相当多的成功案例并已经制度化,值得学习和借鉴。

2 水敏城市及其在澳大利亚城市建设的实践——以墨尔本为例

2.1 水敏城市概念及其发展概述

澳大利亚国家总体水资源比较缺乏,从20世纪90年代在澳大利亚西部首先提出了水敏住区设计(Water Sensitive Residential Design)[6]开始,水敏城市的概念在澳大利亚已经过了3个发展阶段。水敏住区设计着重探索在住区发展中运用水敏设计(Water Sensitive Design)措施,然后相应概念发展到了水敏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和水敏城市(Water Sensitive City)。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水敏城市设计是指“整合了城市水循环管理、保护和保存的综合城市规划,保证城市水资源管理尊重自然水文和生态过程”[7]。强调谨慎应对(sensitive)水资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增加城市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等问题的适应性和弹性。随着研究和实践的开展,相关机构认为水敏城市设计强调了技术和设计环节,而更复杂的社会、政策、文化等因素也应受到同等重视。因此“水敏城市”成为更准确的表述,其建设目标定义为“适应性、宜居性、生产性和可持续性”[8],最新的定义包括了“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碳吸收(carbon sequestration)、减少城市热岛效应”[7]等内容。

2.2 澳大利亚水敏城市建设实践——以墨尔本为例

澳大利亚从国家层面制定了水敏城市相关的法规和设计指导,在这个框架下各个城市根据各自现状制定了管理细则和设计导则并不断优化,在城市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其中墨尔本更是被认为在雨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9]。

墨尔本是维多利亚州首府,也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在历史上该市多次面临干旱、森林大火和水污染问题[10]。20世纪60年代因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特别是担心亚拉河和菲利浦海湾的水质恶化,墨尔本开始了城市雨水水质管理(urban stormwater quality management)。这成为该市建设水敏城市的起点。基于社会技术转化理论的研究认为,墨尔本已经在建设水敏城市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1)健全的法规;2)有效的评价和投资机制;3)系统的设计和建造技术;4)较好的公众接受程度和管理。但研究认为墨尔本仍然需要继续向着水敏城市努力[11-12]。

在发展过程中,墨尔本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积累实际项目。其中很多项目运行效果良好,如林布鲁克社区(Lynbrook Estate)、多克兰滨水发展区(Dockland DeveIopment)等。这些项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证明了城市绿地景观在实现雨水可持续管理的同时,也是优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服务城市和社会发展。

2.3 基于单个项目的水敏城市设计分析——以墨尔本嘎姆克莱伯溪流发展项目为例

墨尔本嘎姆克莱伯溪流发展项目获得了2014年澳大利亚风景园林师协会(AILA)维州优秀土地管理奖。这个奖项肯定了该发展项目对生态的恢复、保护。该项目位于墨尔本中心以南50km的新区建设(图1),设计人口为15 000人。根据墨尔本市宜居城市发展计划中的理念“以最小的环境影响足迹为人们创造生活和工作的理想场所”[13],项目制定了详细发展目标,并通过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绿地景观设计等途径实现。

这个发展项目中最重要的景观设计部分是沿嘎姆克莱伯溪流廊道的公共绿地空间(以建设时序展现的场地见图2),依据水敏城市原理,采用了河岸海绵(Riparian "Sponge")等创新措施(图3),具体信息和设计策略见表1。通过外在驱动、机构保障和风景园林师的作用3个方面的分析剖析这个方案的重要成因。

1)外在驱动。

采用可持续雨洪管理景观设计意味着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通常从政府法规和社区需求出发的外部约束成为这类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驱动。该设计遵循了从国家、城市到所在社区的各层级规划设计法规,比如国家相关生态规定要求对场地内的咆哮草蛙等生物进行保护;本地政府制定了总体发展目标[14],其中包括:饮用水需求量减少70%;减少碳排放量到50%。这些因素使设计机构认识到采用水敏城市设计是满足这些要求的唯一选择。


图1 新区总平面图(澳大利亚Outlines景观设计公司提供)



2)机构保障。

墨尔本在水敏城市建设方面已经探索了较长时间,多个研究和实践机构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设计整合了包括政府机构(维州地产发展局、墨尔本水务局、卡迪娜郡政府等)、研究机构(国家水敏城市合作研究中心、莫纳士大学城市水资源研究团队)及其他工程咨询机构,为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风景园林师的作用。

整个设计涉及多学科工作团队,风景园林师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工作包括:(1)参与总体设计策略制定;(2)整合各技术要求并进行设计创造及实施,包括水环境工程师对雨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措施的尺度、功能等方面的要求;(3)协调合作的多个机构、专业的工作程序和要求等。应该说风景园林从多个不同专业的咨询设计机构中脱颖而出,成为领导专业(Leading Consultation)。

2.4 水敏城市设计中的风景园林专业

从水敏城市的构成要素到专业工作内容来说,风景园林都与之密切相关。

1)风景园林的绿地空间是水敏城市重要的物质空间构成。

水敏城市的构成可以分为2类:物质空间及非物质空间构成。市政设施、绿地景观等构成了主要的物质空间构成要素;政策法规、公共接受度和市场、技术支持构成了主要的非物质构成要素。作为物质空间的重要构成,城市绿地本身就是各种自然过程的载体,如湿地、雨水花园不仅是渗透、滞洪、水质优化等重要功能的载体,也是水敏城市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人们通过这些绿地景观元素实际感知和认识水敏城市。除了这些实际功能外,城市绿地对水敏城市相关科学技术研究也有积极意义,其作用可以概括为“公共平台”。这些绿地景观设计中贯彻了可持续雨洪管理相关多种学科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的实验田也是检验地。

2)风景园林师是多学科团队的重要组成。

水资源管理在设计和建造阶段有2个关键要素,其中一个就是多学科团队[15]。雨洪管理景观设计需要水力、水文、生态等学科提供技术支持。在多学科工作团队里,环境、生态等学科主导了水文及相关技术环节的功能设计。这些学科更像导演,明确技术环节的功能定位和需求,风景园林师更像是主演,根据科学原理综合社会、美学等多种因素进行创作和设计整合,对绿地空间的呈现方式和本地诠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保证绿地不仅服务自然生态过程,也能满足人类社会的多种功能需求。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风景园林师的设计活动。有研究者认为设计工作是沟通科学研究与实践项目之间的桥梁[16]。如果说各个学科科学原理支撑的多功能构成是可持续雨洪管理绿地重要基础的话,风景园林师的设计活动就是使“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重要杠杆,是实现水敏城市建设的关键途径。



3 中国海绵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角色分析

澳大利亚实际情况和我国有很大差异,很多具体的实践经验和设计策略无法直接运用到中国的城市建设中,不过背后的规律有相似的地方。澳大利亚水敏城市发展过程和具体项目分析说明了风景园林专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此风景园林专业可以思考和借鉴,在多学科合作中更加主动地定位角色。结合社会科学对于角色定位的概念,风景园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可以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3.1 先赋角色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17]。对风景园林来说,其所具有的自然和空间要素使之先天就是海绵城市的必然构成。

1)共同构建者。

中国海绵城市设计导则中已经明确指出,城市建设应该统筹协调“城市规划、排水、园林、道路交通、建筑、水文等专业,共同落实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海绵城市构建的重要物质空间构成,必然是其整个系统的共同构建者。

2)功能实施者。

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很多措施,比如沉淀池塘、生态缓冲带、下沉式绿地等恢复自然水循环过程的重要功能都依托绿地景观实现。这些功能对于传统绿地来说并不是必需的功能设置,但对于海绵城市的绿地系统来说,这种和水循环相关的生态功能同社会、美学等其他传统功能来说一样是基本要求。

3)本地诉求的解读者和诠释者。

城市园林绿地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交汇的重要空间,需要兼顾自然生态过程和复杂社会需求。某种程度上来说,全球各地都遵循完全一致的自然水循环过程和规律,但不同地区之间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千差万别。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排水、道路交通等工程系统并不关注这些社会、文化功能。因此更需要风景园林专业和城乡规划、建筑等学科一起,在实现海绵城市技术要求的同时,兼顾当地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多种需求。

园林景观的自然要素使得它先天获得了以上3种先赋角色。但如果止步于此,则可能变成“服务驱动的学科”(a service-drive profession)[18],没有充分发挥本学科的潜力和更有价值的突破。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应该主动承担更重要的角色,促进中国城市生态水资源管理。

3.2 自致角色

自致角色指的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17]。通过研究其他发达国家的可持续雨洪管理经验,风景园林专业可以找到更好的着力点,基于多学科技术支持探索风景园林的设计策略,更好地实现多元功能,促进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来说,有2个方面的角色应该努力实现。

1)共同领导者。

可持续与生态过程恢复本身已经是风景园林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和海绵城市所涉及的生态议题吻合。本学科在此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可以积极贡献并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在多学科合作方面,风景园林专业可以探索多学科、专业协调的机制和途径,促进“边界融合(boundary spanners)”[19]成为多学科合作的纽带。同时,风景园林学科应该结合中国建设实际和人们审美习惯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表达。中国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起步晚于其他国家,而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十分严峻和紧迫,因此更需要多学科齐头并进尽快推进建设和实施。

2)公众教育者。

城市绿地日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甚至已经变成政治考量的重要内容[20],在中国也是这样。但公众对海绵城市知之甚少。这种情况会影响一些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公众接受程度。一项针对澳大利亚湿地的研究发现,公众熟悉可持续雨洪管理景观的知识有利于人们对湿地的认知[21],从而有助于对相关景观的接受和认可度。中国对可持续雨洪管理绿地景观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公众教育可以促使大众关注更多的绿地要素,并更容易接受这种类型的景观[22]。

已有研究认为景观体验可以对公众进行可持续设计相关的知识传达[23]。广义来说,人们在使用城市绿地的同时就能学习和感受自然、生态相关信息。但这种宽泛意义上的学习和感受往往会因为缺乏进一步的思考而收效甚微。因此风景园林师可以通过公众参与设计、提高使用者活动参与度、重复使用某种符号或措施等策略对公众进行更有目的的教育[23],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海绵城市。


图3 滨水海绵、池塘等措施布置示意图(澳大利亚Outlines景观设计公司提供)


综上所述,借用社会科学中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的概念,可以明确风景园林学科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其先赋角色中的基本要求当然必须满足,但更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也应同步展开。

3.3 基于风景园林角色的应对策略分析

澳大利亚的相关研究表明水敏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海绵城市建设也需要持续的发展转变,这其中必然会面临很多困难。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可持续雨洪管理系统建设常常面临7种障碍[24]。对于中国海绵城市来说也需要思考如何应对类似障碍(表2)。前文分析先赋角色由海绵城市需求和园林绿地固有特征决定,相关努力由多个学科和专业、相关机构共同协调完成。而对于自致角色来说,虽然还是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合作,但更多的要依靠专业内的自觉和努力,具体包括更新专业教育知识体系,完善设计技术规范等内容。

应对这些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现实背景。因为中国城市绿地面积规模小,地表水污染负荷大,绿地究竟能承担多少水质和水量的优化管理功能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绿地相关措施并不仅限于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程式化的工程做法,更重要的是基于景观水文过程的原理,结合滞蓄雨水、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等建设目标,更有创意地实现相关“海绵体”功能,并兼顾社会、美学等其他功能。这一点任何其他专业都无法替代。墨尔本嘎姆克莱伯溪流发展项目是一个非常恰当的范例,其中沉淀池、离岸栖息池塘等创造性措施兼顾了多种生态功能和可持续雨洪管理功能,使风景园林设计成为项目建设的关键整合平台。必须要认识到的是,“海绵城市”不是单个工程措施的简单累积,而是创造性的多系统综合。

4 结语

借鉴澳大利亚水敏城市建设经验,风景园林专业是海绵城市的建设参与者、功能实施者、本地需求诠释者,更应该是共同领导者和公众教育者。我国城市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未来威胁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之一。因此建设海绵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风景园林专业不应局限在下凹式绿地等简单的工程措施上,而应该更好地明确角色定位,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更有创意地提出整合多种功能的、结合中国特色的策略,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促进海绵城市早日实现。致谢:感谢王健斌对本文修改提出的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S].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

[ 2 ] C a r m o n N , S h a m i r U . W a t e r s e n s i t i v e planning:integrating water considerations into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J]. Water and Environment Journal, 2010, 24: 181-191.

[3] 李俊奇,邝诺,刘洋,等.北京城市雨水利用政策剖析与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08(6):75-78.

[4] 车伍,张伟,李俊奇,等.中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0(8):51-57.

[5] 杨青娟.基于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6] David H, Mike M. Water Sensitive Residential Design[J]. Australian Planner, 1993(2): 114-118.

[7] Council of Australian Governments (COAG) (2004) Intergovernmental Agreement on a National Water Initiativ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and the Governments of New South Wales, Victoria, Queensland, South Australia, the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nd the Northern Territory[EB/OL].[201406-25]. http://www.coag.gov.au/meetings/250604/ iga_national_water_initiative.pdf.

[ 8 ] W o n g T H F , A l l e n R , B r o w n R R , e t a l . Stormwater Management in a Water Sensitive City[M]. Melbourne, Australia: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 for Water Sensitive Cities, blueprint, 2013.ISBN: 978-1921912-02-3, July.

[9] Rebekah B, Jodi C. Transition to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the story of Melbourne, Australia[R]. Report No.0 7 / 1 , F acil ity for Advancing Water Biofiltration, Monash University, June 2007.

[10] WITCH project handbook, Adapting urban water systems to climatechange[EB/OL].[2015-05]. www. adaptationhandbook.ort.

[11] Wong T H F. An Overview of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Practices in Australia[J]. Water Practice &Technology, 2006, 1(1): wpt2006018.

[12] Wong T H F.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the Journey Thus Far[J]. Australian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2006, 10(3): 213.

[13] VicUrban. A Vision for Australia's Most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VicUrban, Melbourne.

[14] Research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R]. Australia: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 for Water Sensitive Cities, blueprint, 2013.

[15] Lloyd S D.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in The Australian Context[R].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 for Catchment Hydrology. Report No.01/7, 2001.

[16] Nassauer J I, Paul O. Design in Science:Extending the Landscape Ecology Paradigm[J]. Landscape Ecology, 2008, 23(6): 633-644.

[17] 王雪梅.社会学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59.

[18] Elen D M, et al.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Research: Inquiry, Strategy, Design [M].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11.

[19] Bos J J, Brown R R. Governance experimentation and factors of success in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s in the urban water sector[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12(7): 1340-1353.

[20] Bell S, Herlin, I S, Stiles R. Exploring the boundarie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 Taylor and Francis, 2011.

[21] Dobbie M F. Public aesthetic preferences to inform sustainable wetland management in Victoria, Australia[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2013(8): 178-189.

[22] 杨青娟,雷凯元,高雅.公众教育对可持续雨水管理绿地景观视觉感知的影响研究[J].中国园林,2014(6):74-78.

[ 2 3 ] R o b i n s o n D P T . T h e R o l e o f L a n d s c a p e Architecture in Learning for Sustainablility[D]. Christchurch :Lincoln University, 2012.

[24] Roy A H, Wenger S J, Fletcher T D, et al. Impediments and Solutions to Sustainable, WatershedScale Urban Stormwater Management: Lessons from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s[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8, 42(2): 344-359. (编辑/王媛媛)

作者简介:

杨青娟/1975年生/女/四川人/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成都 610031)

(澳)罗斯·艾伦(Ross Allen)/1970年生/男/澳大利亚国家水敏型城市合作研究中心实践运用项目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水敏技术实践运用

(澳)梅瑞狄斯·多比(Meredith Dobbie)/1955年生/女/澳大利亚国家水敏型城市合作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水敏城市景观设计及审美

 

“芍药南移”的重新思考

综合交通枢纽型商务区多功能主导的生态环境设计策略研究——以虹桥综合交通商务区绿地为例

Landscape Ecology as a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Landscape Planning

上海地区雨水花园结构对降雨径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作为可持续景观规划的框架

城镇化背景下的山地开发与保护:关于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英文文献综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