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园林

“燕城古街”乡村景观营造——北京市雁栖镇范各庄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戴松青 / DAI Song-qing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旅游的兴起,城郊乡村景观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在发展中保护乡村景观特色,充分挖掘乡土景观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使其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并具有传统特色的复合型乡村,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北京郊区雁栖镇范各庄村的景观改造设计结合城郊乡村的现状与发展,融入地域文化,运用乡土材料,村民参与设计,并对整体景观环境进行一种“微循环、自更新”的尝试性建设,在不用迁移当地村民的前提下,以经济宜行的方式改良乡村环境、丰富乡村的产业类型,进而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关 键 词:风景园林;乡土景观;城郊乡村意象;村里的步行街;水街

文章编号:1000-6664(2016)01-0028-04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10-31;

修回日期:2015-11-25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rise of rural tourism, the suburban rual landscape is undergoing unprecedented change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of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o protect rur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fully tap th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of rural landscape, and form the livable, desirable, touring compound village with traditional features. The landscape renovation design of Fangezhuang Village of Yanqi Town in the outskirts of Beijing combines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of suburban villages, blends in the local culture, uses local materials, gets the villagers involved in the design, and makes the tentative "micro-circulation and self-updating" construction on the overall landscape environment. On the premise of not changing the local villagers' living, it improves the village environment and enriches the types of industry in the appropriate economic way, and thus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villager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vernacular landscape; image of suburban rural landscape; the pedestrian street in the village; water street

1 城郊乡村景观与“乡村意象”

城郊乡村景观是乡村景观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其范围是指城市近郊区范围内城市建成区以外,受城市物质建设活动与非物质要素影响的乡村地区,是城市到一般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近郊的乡村景观最容易受到城市化的影响,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城郊乡村景观具有强烈的异质性、空间结构的不稳定性,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也是景观最复杂、最富变化的地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旅游的兴起,尤其是城郊乡村景观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功能化,还能促进乡村环境整治,推动乡村景观风貌塑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城市意象”一词源于美国著名城市规划与设计专家凯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The lmage of The City)一书[1]。作为与城市相对应的另一种地域单元——乡村,“乡村意象”具有“可印象性”和“可识别性”的特点,武汉大学的熊凯归纳乡村意象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2]。乡村景观意象主要由乡村聚落形态、乡村建筑和乡村环境构成。这种景观意象反映了村民们的居住方式,成了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景观意象的独特,往往成为区别于其他乡村的显著标志。乡村景观意象就是由这些可见的实物给人们留下的直观印象。

乡村文化意象则是乡村传统文化的缩影,通过乡村一些地方性、传统性的景观表现出来。乡土建筑、乡村劳作形式、乡风民俗这些乡村景观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它们共同烘托出乡村传统文化意象。乡村文化意象是乡村的一种“氛围”。

2 城郊乡村景观的营造手法

城郊乡村景观的营造首先要对乡村意象进行梳理,并合理定位,这需要发掘并强化独特而鲜明的乡村景观和文化意象。乡村的发展是动态的,必须明确长远目标,才能真正使其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具有传统特色并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乡村。

城郊乡村景观的营造需要提炼出乡村意象的基本元素,既包括乡土实体性景观元素,也包括地方习俗、民族风俗、民间典故等乡土地域上的事件性元素,以及乡土所蕴含的地方精神、地方情结、乡土意境等可感知元素,将其加以运用并升华。

城郊乡村景观的营造重点在于乡村景观空间的营造。空间是展现乡村风貌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展现乡村意象的有效窗口。

城郊乡村景观的成功营造离不开村民参与设计。乡土景观的设计有别于城市景观,更需抱有向民间学习的态度。民间传统和工匠技艺是长期的历史积淀,原有乡村风貌正是当地民间工匠日积月累留下的作品。只有通过与乡村工匠的协作和交流,才能避免乡村景观设计成为脱离当地民间乡土风格的舶来品。


图1 范各庄主街原貌


图2 乡土材料


图3 燕城古街游览导示图


3 城郊乡村景观的设计实践——怀柔区雁栖镇范各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3.1 乡村意象的梳理

范各庄村属于较为典型的聚居式北方城郊乡村,距怀柔城区7km,位于雁栖镇政府东北面,毗邻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与雁栖湖及APEC会址直线距离仅1 000m。全村共606户,人口1 800余人,外来人口7 000余人。村庄占地面积约45hm2,果园占地面积8hm2。范各庄村东临国道和果园,西靠范山,北倚长渠,近接顶秀美泉小镇欧洲风情商业街,远眺APEC主建筑之“日出东方”酒店。依山傍水,村北有渗流成池,长年有水,拥有较好的外部环境及山水自然资源。

村庄的主街空间宽窄不一、曲折多变。但沿街建筑拥挤杂乱,已然缺乏传统淳朴、自然的乡村特色。这里也有着城郊乡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即离开农业后的产业模式异常单调,基本以出租房屋的“瓦片经济”为主。原村内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拆违后更是内饰外皮皆露,黄墙、白墙、红砖墙混陈,杂乱无章(图1)。万幸留有2处翻新的老房,能一窥原来的卵石墙基,犹存旧韵。

这里乡土材料丰富(图2),有河卵石(当地俗称河光石,产自村北河套,经过数年河水冲刷石质圆润光滑)、拆违后留下的机砖、机瓦、旧木屋架,以及老牛圈拆出来的多孔砖等。弃耕后遗弃在村里犄角旮旯的石碾、石磨盘、农具等旧物件,则尤其让人欣喜。

据历史记载,古时燕国的城邑——燕城的位置在“县东北二十里”,指的是怀柔县城中心到燕城旧址的大约距离。据专家推断,燕城应在范各庄村附近。范各庄村建村时间在明末清初,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该村以村中原来第一大姓“范”姓命名,据传清代名臣范文程曾在这里居住。村北有古井和关公庙遗址,留有一枯一荣的2棵古槐。

3.2 乡村意象的定位

乡村意象的定位可以概括为“拥山抱水,青青果园;水街土巷,悠悠乡村”,打造北京市首家“村里的步行街”。将主街规划为步行街,引活水入街,串联街巷与果园,流水与老街交织成景,打造一条具有北京农村民居特色的“水韵长街”,让历史悠久的乡村重新焕发蓬勃生机。同时结合村北顶秀美泉小镇欧洲风情商业街,构建一条传统与现代交融、乡土风情与异国情调映衬,以开放、多元为特征的特色休闲商业走廊,提供一条不可多得的乡村游览、农宿、购物、休闲、体验路线。通过设计,形成以北方水村特色为主导的集乡村文化旅游、土特产销售、休闲、居住为一体的村庄,改变原有单一的“瓦片经济”。

3.3 乡村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燕城古街”规划为一街、一巷、二园、八景的景观空间格局(图3)。

“一街”指范各庄的主街——“水韵长街”,南北长约1 000m,建成后成为一条集居住、商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具有北方农村民居特色的文化街区。

“流水绕老街,小桥连商铺,清池围旧宅。”沿着街道慢慢北行,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水景池忽左忽右地出现,一条清渠将其串起,水清且浅,伴着哗哗的声响(图4)。

“一巷”指村北水源处东西走向的“秋林巷”,长约400m,是连接“水韵长街”和“洋人街”的纽带。秋林巷通过改造现有红砖墙民居,在北墙开门,结合旧砖和河光石营建小商业门面房,并利用场地原有苗圃中的树木间隙设置木屋,形成颇具乡土特色的休闲商业街巷。

“二园”指薰衣草园和果园,面积约10hm2,在范各庄的东北部。果园中原种有葡萄、樱桃、桃、杏、枣等,结合新种植的马鞭草、蓝花鼠尾草和波斯菊,营造“三季有花、两季有果”的景观。

“八景”指水韵长街内重点打造的8个景观节点:雁栖池话、迎宾走廊、南轩槐市、古井柯木、槐荫微雨、曲苑荟萃、关帝庙和香草儿童乐园。

雁栖池话(图5)位于主街南入口,是范各庄的门户空间。该场地呈三角状,原来是一片硬化的广场,场地中有4棵大杨树,长势极好。该地设计改造为村口的池塘,溪水从村北至此汇留成池,同时保留了原有的杨树。池塘驳岸用河光石砌成,用当地的旧条石或旧青砖压顶,形成变化丰富的驳岸景观;环路上设置不同角度的观景平台,供游人观景留影。

迎宾走廊(图6)结合村里弘扬孝道文化的主题,在靠道路西侧长100m有余的墙上用2.5维浮雕的形式演绎 “中华二十四孝”,增加文化和艺术性,并用以掩饰路东原本简陋的墙体。

南轩槐市(图7)以原有的大槐树为中心,为村民集中规划了市场,门前设菜农雕塑。方便村民的生活,同时也消解了街上的游商菜贩。

古井柯木(图8)利用主街上原有的一口百年古井,和井旁枯死的同龄古槐营造景观意象。这里是村民世世代代的饮水水源,旧时商旅往来也用此井水饮驼。因街道建筑日益增多,古井被埋。为了重塑古井古朴风貌,挖掘出古井修缮并加以保护。

槐荫微雨(图9)是主街中心景观节点,这里曾是范各庄祖祖辈辈给子孙们讲故事的庇荫场所,这里曾是村里最凉爽和最具传承意义的记忆所在。在大槐树旁设计了一座亭子,让老故事继续在亭内传承;亭子周围设计水池,让孩子们围着大槐树,踩着水花,聆听悠久的乡村故事。亭子周围营造贴切的植物景观,水边孤置、对置、叠置石碾,形成神似假山的景观效果,丰富乡土气息景观。


图4水韵长街 图5 雁栖池话 图6迎宾走廊 图7南轩槐市 图8古井柯木 图9槐荫微雨 图10香草儿童乐园
 
曲苑荟萃将原村委会大院改造为广场,设简易戏台,给村民提供了一片活动空间。关公庙是村里曾经的古迹,在原址进行恢复,使原有的老槐树和柏树又有了依靠,同时也加深了村子的历史氛围,未来可作为年会活动的场所。

香草儿童乐园(图10)是为村里儿童设计的娱乐空间,结合地形营造了一处“欢乐谷”,滑梯、沙坑、木栈道平添了几分欢笑。同时也形成了2处观景台,可以尽情观赏香草果园的美景。

4 设计特色

4.1 经济宜行的方式

景观改造设计结合城郊乡村的现状与发展,对整体景观环境进行一种“微循环、自更新”的尝试性建设,在不改变当地村民生活方式的条件下,以经济宜行的方式改良乡村环境、丰富乡村的产业类型,进而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4.2 乡土材料的运用

范各庄的旧村改造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改造”,更大程度上是“还归乡土”。每一种来自于场地的乡土材料都记录了场地的部分记忆,承载了老村的文化气息。设计师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希望运用乡土材料、老物件来打造范各庄村最原汁原味的北方民居特色。

4.3 现场设计与村民参与设计

乡村改造不同于新建项目,图纸只能是个初步构想,最佳的选择是就地取材、现场放线设计、现场指导施工的工作模式。

村民是乡村的主体,也是乡村的缔造者,尊重和聆听村委会和村民的意见是乡村景观设计的不二原则。在乡土材料的建造工艺上,也充分借鉴了民间工匠的经验 (图11)。

4.4 设计心得

乡村开发应以村庄可持续发展和村民受益为根本。范各庄的景观改造比较特殊的是由村委会自主建设,施工也是村庄自建,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充分融入了村委会和村民的意见。范各庄乡村改造项目是村庄自我觉醒、自主更新、由下而上、景观师介入的模式。

设计团队驻村设计数月,抱着向民间学习的态度,以朴素的、崇尚自然的设计思想,尽可能保持乡土真、纯本色,不加粉饰地运用现有资源,无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少经二次加工的为设计者所用[3],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乡土特点,营造独特的乡村意象,力求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具有传统特色并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乡村。

在设计团队和村民的共同协作下,历经了1年的打造,范各庄村拥有了北京首条“村里步行街”,并被冠有“京北水村”的称号,现已成为北京市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和京郊旅游的新名片。

5 结论

城郊乡土景观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在城市化进程造成景观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保持城郊原有乡土景观的精华,又能结合新的社会需求改善景观品质,是需要园林工作者进行深入探究的。注:文中图3由朱贤波、梁燕龙协作绘制,其余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图11 乡土材料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 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70-73.

[3] 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8,24(8):37-40. (编辑/刘欣雅 王媛媛)

作者简介:

戴松青/1973年生/男/湖北潜江人/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所长/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设计(北京 100081)

 

“燕城古街”乡村景观营造——北京市雁栖镇范各庄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园林照明对景观植物叶片色彩影响研究

媚俗景观的符号学探源

基于发展模式演变的第四代海洋主题公园规划探索

阚铎传统建筑与园林研究探析

不同构架高架下地面道路绿化空间光照强度分布特点与植物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