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振辉大哥:
战争是一件残酷的事,它带给我们国家破坏,亦给人民许多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胡搅,乘机发动侵略中国以及东南亚,给这些国家及其国民带来无限之伤痛,况且日本371部队在中国境内还使用细菌战及化学武器,毒害了几十万无辜同胞,许许多多变成残废,生不如死之痛苦,极其残忍。我们在海外之家也无法独善其身,不知流出多少辛酸泪。
我们正常之家庭生活,开始起了大变化。。忽然间父亲就去世了,剩下母亲(梁月招女士)独自扛起家中生活之重担。母亲收入有限,独自抚养几个孩子,实在困难。那时候的我,只有三岁而已,什么都不懂,亦无法记忆,脑子里一片空白,茫然。母亲无法抚养我们,经过考虑,决定忍痛将其中一个孩子送给同乡抚养。当时有人看中了我,就这样母亲无奈地把我给了别人抚养,以换取食物及日常用品。
我母亲与同乡叶先生或许暗中已约法三章。内容大概是,从今往后,各走各路,不可往来,其它情况我就不得而知了。从此,美丽之家园,即支离破碎。犹如美丽之一副图画被掷漆一般,失去了它原来之真面目。
到了叶家以后,我自然地由姓潘成了姓叶,变成了叶家的成员。
收养我的叶大伯对我挺好,把我当个“宝”,时时关怀,比起亲生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可能与他俩夫妇无法生育有关。他俩之关怀使我感到无比温暖。
如今,虽然他们早已去世了。但我始终忘不了他们,不时感到他俩的“爱”。他们把我抚养成人并让我到台湾深造,实是恩重如山。
把我收养的父母,始终保持着秘密,一点破绽都没有。但随着我年纪的增长,这秘密终算揭开。我的亲生父母另有其人。
后来,我才发现,怪不得母亲每次看见我时,总是无言相对,目不转睛,望着我,千言万语说不出之苦衷和辛酸。我兄弟姐妹亦不敢和我交谈或往来,相见时,犹如陌生人,尽量保持距离。唯恐得罪了“叶大伯”。那时候,我根本不知他们是我什么人?亦不知他们为何如此关怀我,又不敢接近我?
等到远离家到台北读书时,得知我妈也是您的母亲。为了想念在国内的二兄弟(二兄杨震已故),我一心一意申请会中国团聚,探望你们。最后终算如愿以偿,叶落归根。
现在,前辈们先后都与世长辞。我们对他们无私付出之“大爱”及“牺牲”,深深感动。我们的母亲是伟大的!天下父母也是一样伟大。一个单亲妈妈,克勤克俭,自力更生经营着杂货铺还要抚养几个孩子,实在不易。她总是默默地埋头苦干,这是客家女人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表率。
过去之事,已经变成历史。兄弟姐妹的感情不会因此终结,手足之情大团圆,皆大欢喜。倘若妈还在人间,他目睹这一幕定会十分开心。在悼念先辈们这时刻,我想起唐代李白的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每逢佳节,我都会想起你们。你们的生活尚好吗?你们经历了许多无理性的运动。这使中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二十年。
所幸如今中国人民之生活情况大大改善。经过邓小平改革开放,让国家经济迈进一大步。人民生活要改善,国家才会富强。
新中国崛起了,政府之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问题也要解决。上下要一条心,中央与地方须建立互信,干部与人民需要沟通,同心协力,摒弃恶习与偏见,稳定社会治安,做好分内工作。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有了世人共睹的成就,绝不可再走回头路。
至于政改方面,可一步一脚印实行,但仍需要有行动,绝不可以隔靴搔痒。反弹、防止资金外流,加强公民意识、环保及自然生态保护也极为重要。
据报道国内今年曾发生记错前所未有之酷热天气。您那里的实况如何?您一直服务在该省水利工程处,对防止洪水成灾定有经验。地震有时会发生。大家要注意减少损失。
您再该处服务几十年,已把青春献给祖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早该退休了,把自己尚未完成的任务,留给后辈们去继续,争取成功。有时间欢迎你们重游吉隆坡叙旧,品尝这里的美食和水果。
您寄来的佳作“湖南老干部杨振辉同志诗词专辑第二期”,我已收阅。您在《故乡行》最末二句“先人出重洋,背井离乡苦。追忆童年事,泪中难释手。”让我感触深刻。
新中国崛起了,目前中国已进入太空时代,航母也已出海巡航,国防实力在亚洲可谓首屈一指。
最后我认为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大原则下,实现和平共存,和平发展,营造双赢局面。让我们起来完成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世界大同的“中国梦”吧!
余情再叙!
敬祝:人寿年丰!
愚弟:叶福谦 马来西亚谨上
2013年七夕
点评
这封信与平常家信不同的是并没有局限于亲人之间感情的沟通以及家长里短的诉说,而是将视域放在更广阔的话语空间,从战争与和平、国与家之间的关系入手抒发自己浓浓的亲情、乡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言辞恳切,没有华丽的文采、没有娇柔的抒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是对祖国血脉相连的热爱、对故园难以割舍的依恋、对母亲以及养父母深深的感恩以及对大哥发自内心的关心。言为心声,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情是文之本,尤其对于家书这种以表达感情为主的文体来说更是如此,这封信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情真,抒情而不矫情,不为文造情,最感人的就是亲生母亲与兄弟姐妹和自己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细节,催人泪下,情感的真挚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容的平铺直叙,并使细节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从而带给读者更强烈的感染力。
——弄影(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