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地区6所重点高校1 200名大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差异性分析。以6个变量为因子,对纸质阅读型态与电子阅读形态进行分类研究,以期深入挖掘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 阅读行为 差异性分析 SPSS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是信息知识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借助于文本实现的一种信息知识的传递过程。新媒介环境下,阅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伴随着阅读载体从纸质媒介向电子媒介延伸,传统的纸质阅读正慢慢向电子阅读转移。2015年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1]显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个百分点。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介环境下的阅读行为有助于厘清其消费心理和阅读需求。
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精英群体”,其阅读方式必然将引导社会阅读的未来走向,所以其阅读行为模式更加值得深入研究。围绕着大学生阅读这一热点问题,国内外涌现出了数量颇为可观的研究成果。Fernandez发现在北卡罗来纳大学纸质书籍比电子书籍总体使用率更高。通过学科分类,呈现出的阅读模式更为复杂。其中,计算机科学、商科、经济学和管理学更为显著地偏好电子书籍,宗教学偏好电子书籍,医学和心理学对使用电子书籍和纸质书籍无差异,人文、历史、艺术学科偏好纸质书籍,教育学和文学显著地偏好纸质书籍;黄晓斌等人以中山大学学生为例,从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倾向等内容探讨其对网络在线文献和纸质文献的选择方式与态度;肖韵等人以中国大学生为例,从接触途径、付费内容等方面对用户学历与电子图书移动阅读内容及付费意愿进行了关联分析;李武等人以中日韩三国大学生为例,从阅读时间、阅读设备、阅读内容等方面对其移动阅读行为进行了跨国比较研究;高春玲等人以辽宁师范大学师生为例,从设施特征、用户阅读行为等方面揭示用户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意愿。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的目标人群是北京市6所重点高校的大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问卷包含五个部分:个人信息、总体阅读情况、纸质阅读情况、电子阅读情况、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情况对比。总计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1 106份(回收率为92.17%),有效问卷1 064份,占全部回收问卷总数的96.20%。
本文选择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的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强项学科。清华大学作为我国著名高等学府,涵盖了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中国人民大学以人文社会学为代表学科,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是我国师范类高校的领头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我国航空航天类高校的代表,以航空航天、能源动力、信息科学等工程类学科见长。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除具有院校和学科代表性外,上述各高校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现代化水平高、应用推广机制成熟,计算机、网络、移动终端等新技术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高,对于把握当代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和阅读行为变化情况的最前沿具有代表性。
在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差异性分析上,本文 采 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下文简称SPSS20.0),具体的分析方法取决于行为变量的类型:如果用于比较的行为变量是定序变量(如阅读时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当因子只有两个属性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因子的属性在三个或三个以上时,采用ANOVA分析法。如果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采用LSD(最小显著性差异)检验法进行两两群体比较,以确定组别之间的差异;如果用于比较的行为变量是定类变量,则采用卡方检验,如果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水平,借用调整化残差值的估计法来检验该行为变量的某一群体与其他群体在每个反应选项上的百分比差异是否达到显著。
二、主要发现及结论
1. 总体阅读情况
(1)阅读重要性的评价
关于阅读重要性的评价,对选项赋予1—6的值。数字越大,代表对阅读重要性的评价越低。
如图1所示,通过ANOVA分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阅读重要性的评价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df=3,F=5.615***)[2]。如表1所示,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对于阅读重要性的评价较高,而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则相对较低。进一步通过LSD检验法[3]进行两两群体比较,发现工学专业的大学生与其他各专业的差异较显著,而其他专业之间对于阅读重要性的评价并没有显著差异。
(2)阅读开销
关于大学生每年在阅读上的开销,依据总开 销金额由小到大,依次赋予1—7的值,数字越大,代表阅读开销越多。
(1)图书馆借阅书籍频率
由于从图书馆借阅书籍是纸质阅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到图书馆借阅书籍的频率可以间接代表大学生纸质阅读的情况。根据频率由高到低,赋予 1—8 的值,数字越大代表去图书馆借阅书籍的频率越低。
图 3 所示,通过 ANOVA 分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去图书馆借阅书籍的频率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df=3,F=6.36***)。如表3所示,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去图书馆借书的频率显著高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进一步通过 LSD 检验法进行两两群体比较,发现理学和社科、工学和人文、工学和社科这三组的大学生去图书馆借阅读书的频率上有较显著的差异。
关于大学生每天用于纸质阅读的时间,根据时间由短到长,赋予 1—6的值。
如图4所示,通过ANOVA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每天用于纸质阅读的时间存在较显著差异(df=4,F=3.488**)。如表4所示,第五年级的大学生纸质阅读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进一步通过LSD检验法进行两两群体比较,发现第五年级组与其他年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群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1)电子阅读的普遍性
关于电子阅读的普遍性,本文用周围同学中有电子阅读习惯的人的比例来衡量,依据不同比例分别对“占几乎全部”“占大部分” “占一半左右” “占一小部分” “很少”赋予1—5的值。数字越大,代表周围有阅读习惯的人的比例越低,电子阅读普遍性越低。
如图5所示,通过独立T检验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电子阅读普遍性上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双侧显著性=0.021**)。如表5所示,女大学生样本中电子阅读的普遍性高于男大学生。
关于大学生阅读时采用电子阅读的频率,根据频率由低到高,赋予1—4的值,数字越大,代表电子阅读频率越高。
如图6所示,通过独立T检验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电子阅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双侧显著性=0.005***)。如表6所示,女大学生电子阅读频率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群体。这可能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使用电子资源的内容有关,女大学生更倾向于文字性的电子资源,如新闻、小说等,而男大学生较倾向于影音类电子资源,如网游、视频等。因此,从电子阅读型态出发,女大学生使用电子资源来进行“阅读”的情况高于男大学生。
(1)阅读型态偏好
关于大学生阅读型态的偏好,我们考察的指标是大学生对于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这两种阅读型态的偏好关系。如表7所示,卡方检验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型态偏好上也存在显著差异(df=8,
χ2=21.080***)。其中,第一年级和第三年级的学生偏好于电子阅读的比例较高,而第二年级的学生偏好纸质阅读的比例较高,第四年级和第五年级的学生认为这两种阅读型态无差异的比例较高。(2)阅读型态的转换
关于阅读型态的转换,我们选取的指标是:就纯文字图书而言,随着阅读器的功能改善与普及,当电子书的种类与电子阅读器的功能均有所改善时,大学生的阅读型态是否会发生改变。如表8所示,卡方检验表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阅读型态的转换方面存在较显著的差异(df=12,
χ2=21.583***)。其中,理工类专业大学生选择由纸本图书转换为纸本和电子书(以电子书为主)的比例较高,而人文社科类大学生选择由纸本图书转换为纸本和电子书(以纸本书为主)的比例较高。这主要是与学科性质有关,文科类的专业更偏重于理论性的、史实性的、评述性的学术资源,而理工类专业则对于实效性的、操作性的、高信息量的学术资料利用率更高。此外,如表9所示,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阅读型态转换方面也存在较显著差异(df=8,
χ2=16.826***)。其中,本科生选择由纸本图书转换为纸本和电子书(以纸本书为主)的比例较高,而硕士研究生选择由纸本图书转换为纸本和电子书(以电子本为主)的比例较高,而博士研究生对于各个转换方式的选择相对较平均。作为本科生来说,他们仍然保留着高中时代的纸质阅读习惯,因为纸质阅读有助于其更准确有效地捕捉知识点,而经过四年大学生活过渡的硕士研究生,结合未来工作的需要,会更侧重于以获取信息量为主的电子阅读型态。然而,作为博士研究生,需要进行某一学科的精尖研究,需要广泛涉猎各种学术资源,这样就既要偏重于纸质资料,又要使用电子资源,对于这两种阅读型态都要加以利用。三、结论分析与建议
伴随着移动网络和通讯相结合,延伸出交互式、社交式、碎片式出版和阅读,这将可能颠覆原有的数字出版模式。出版社是图书之家、读者之家,更应该自觉担负起服务读者、服务图书事业发展的历史重任,最大化地掌握阅读精髓和实效。
其次要创新阅读手段。出版社应跳出纸媒的局限,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为读者提供多样的数字化服务。比如:在电子书的发行方面,要对理工科论著有所侧重。
再次要丰富阅读功能。通过引入交互性、多媒体、超链接等一系列功能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让学历史的学生能看到围绕一个具体时间的历史回顾;让学化学的学生能够看到围绕一个化学公式的著名实验;让学经济的学生能看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具体走势等等。阅读功能的丰富将极大地发挥电子阅读的优势,对广大学生的阅读起到积极作用。
以上研究对于我们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在样本选择和方法分析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将本研究的结论推广至全北京市在校大学生这一总体时还需要多加斟酌,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结论。同时,从数据分析角度来看,本研究基本停留在描述性研究阶段,还需要对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数据挖掘工作。作为后续研究,我们将继续以北京市为例进一步考察在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注释:
[1] 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在京发布. [2015-04-20]chuban.cc/yw/201504/t20150420 165698.html.
[2] **代表在5%水平下显著,***代表在1%水平下显著。[3] 篇幅所限未列出LSD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Fernandez M. A usage comparison for print and electronic books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2003.
[3]高春玲,卢小君. 用户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辽宁师范大学师生移动阅读行为为例.图书馆论坛.2014(2):34-40.
[4]黄晓斌,林晓燕,刘子明. 数字媒体对大学生阅读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8(2): 53-56.
[5]李武,刘宇,于文.中日韩三国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的跨国比较研究.出版广角.2013(9):8-11.
[6]肖韵,韩莹.用户学历与利用移动阅读服务关联分析——以中国大学生为例.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2):3-5.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