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今日中国中文版

新型城镇化的样板村

作者:矫枫

口 文|本刊记者 矫枫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5年6月29日在布鲁塞尔出席2015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并致辞

北徐庄村有一串闪亮的头衔:全国文明村、中国名村、国家级生态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等等。

徐德全是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当上河南省漯河市临颖县北徐庄村党支部书记已经有40年了。北徐庄村有一串闪亮的头衔:全国文明村、中国名村、国家级生态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等等。

1994年,北徐庄村从建设蔬菜大棚、壁毯编织开始,走上了发展集体经济的致富道路。如今,村里不仅成立了北徐集团,和多家全国知名企业联手办厂,还发展为总体规划容纳3万人的新型社区,村民们也住进了带电梯的高层住宅楼,用上了互联网。“让全村的老少爷们儿都过上你们城里人那样的生活。”这是徐德全和村民们的共同目标。

见到徐德全时,他刚参加完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的开幕式,听完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徐德全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平复。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只是憨厚地说:“我是个粗人,没读过几年书,说不出来啥道道,咱随便‘喷喷’(聊聊)中不?”

谈到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徐德全说:“虽然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说的很全面,但咱说句实话,哪块儿的人就注意哪块的事。咱是农民,咱就听他说农村的事,‘三农’(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是重中之重,以后还会更加强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听了这些,我非常激动,农民可以进城,可以买房,可以落城市户口,以后政府还要加强农村的卫生、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我觉得很满意。原来我想提的建议就是这方面。”话峰一转,徐德全不无自豪地说:“我们村,按总理报告上的要求,已经实现了一大半了。”

徐德全介绍说,北徐庄村走的是集体化道路。

昔日的北徐庄村有3000多口人,2400余亩耕地,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均收入还不到500元的穷村。现在的北徐村已成为拥有面粉厂、养猪场、动物饲料厂、挂面厂、生猪冷鲜肉生产线等20多个集体企业,年产值30多亿元的富裕村。“我们面粉加工出来的麸皮可以做饲料,饲料喂猪,生猪出栏后我们自己宰杀自己加工,猪的粪便进入沼气池发电。用专家的话说,我们村实现了循环农业经济。”徐德全说。

“听说你们村的村民都住上了小别墅?”记者问。

“那都是10年前了。”徐德全不无自豪地说,“现在我们村盖的是带电梯的12层高楼。不仅我们村的村民住,还吸引了周边附近的村民入住。”仅村民上楼这一项,就节省出村里1000多亩的土地。

北徐庄村现在实行的是供应制,村民们每人每年可以领300斤面粉,400元副食补贴,国家粮食直补还归自己所有,水、电、气、学生上学全免费,看病超出新农合报销的部分村里还给补助。白天在村企业里上班,晚上回家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完全和城市人生活一样。“你们村已经提前实现了全面小康啊。”记者感叹道。

“我们村现在叫‘新型社区’,如今开通了互联网,我们村的产品可以卖到全世界,全国的商品也可以直接送到村民家,这也是习总书记说的‘买全球、卖全球’。”徐德全说,“我们村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惠农政策,另外还要有开放发展的思路,我好说实话,没有党的改革开放,哪有我们的今天?”

面对记者的提问“未来有什么打算、下一步怎么发展”时,徐德全机智地回答:“一个农民干企业没啥好的想法,只有一步一步实干,在实干中不断总结经验,经验大于学问。”



 

“十三五规划”:决胜百年目标

高票通过的《慈善法》昭示了什么

共享“十三五规划”红利

哈尔滨: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独特城市

核心机“密”

十三陵:探索明朝帝陵之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