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办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当前来看,对民办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认识和实践都亟需深化和加强,民办高等院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走独立、特色的创造建设道路,同时要把开放交流和多元融合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也要把文化建设做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之本,并将其上升到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使命的高度。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经过近30年快速持久健康发展,截至到2015年5月,全国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办高等院校的建设发展和质量提升,是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升的重要部分。当前我国民办高等学校总体来说建校起步较晚,办校时间较短、建设相对滞后,还需要进一步在校园建设、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发展,本文从民办高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初步探析。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在建设学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学校办学的价值信念、培养目标和制度规范的总和。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分支,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快推进素质教育以及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创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是以社会文化为大背景,以大学校园为载体空间,包含着诸多方面的内容:学校传统、办学理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舆论氛围、校园环境、条件设施、规章制度、教风学风、行为方式等等,并对师生的思想、意识、观念、情感、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这些各种文化要素相互关系,以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对于一所民办高校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分支。民办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宣传和实践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怎样的校园文化,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民办高等学校也应站在这个新的高度来看待校园文化建设。
2、有助于民办高校实现建校以后的顺利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3、有助于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托校园文化,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校园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学校德育模式,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现状和问题
1、起步晚、待发展。民办高校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绝大多民办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尚处于雏形的塑造中,学校的整体特色及人才规格还需要接受时间和社会的检验。一所优秀高校的学校精神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沉淀、积累、提炼,而对民办高校来讲,更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和沉淀的过程。
2、重物质、轻制度。近年来,民办高等学校都经历一次校园大建设的阶段,在校园物质建设方面,大多数民办学校大规模征地建设、教学楼实验楼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一定成效,高等学校评估工作也大大促进了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建设。但民办高校规范体系中的各项管理规范的形成、发展、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在管理中推行的计划管理体系也尚不完善。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在构建中,必须逐步建立、健全教学诸环节、管理诸方面的规范系统,这种规范系统必须结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注重内涵的丰富和完善、科学化与人性化,使其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理顺好各种关系。
3、重管理、轻文化。民办高等院校在办学中,重视教学、学生管理、安全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但对文化育人的重视不足,校园文化的营造方面没有系统的规划方案,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对文化塑造方面投入的经费、人力不足,加上管理人员流动较大,导致文化没有一定的连续性。
4、重活动、轻学术。师资队伍方面也趋于“两头多,中间少”,即老年退休返聘教师、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是师资力量的主体,在学术方面老教师欠缺精力,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在学术文化方面明显不足,而且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是高等职业院校,对学术文化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民办高校重视教学管理工作,重视举办各类学生活动,而在校园文化中学术氛围的营造方面明显不足。
三、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及对策
针对上述现状和问题,民办高等学校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建设校园文化:
1、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整体建设的一项内容,不是单一的,其发展也关系着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另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民办高校在进行教学改革、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减少内耗,消除阻力,创造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的重大课题。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学校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在观念上形成共识是搞好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2、民办高等院校要明确办学思路和定位
众所周知,现代高等院校的任务有四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但对一所具体的大学而言,应该是有所侧重的。新建院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它的侧重点理应是教学,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培养为根本。当然,这样表述,并不是否认科研的重要性,而是要明确工作重点。我们的观点是,新建院校应以自己的现状和办学定位来构建校园文化,从而确保办学定位目标的实现。这对本科院校既是个全新的课题,又是一项十分有意义和紧迫的任务。
3、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设
施建设对民办高校而言,首先应该重视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完善的教学设施将有助于在市场的宣传效应,学校建筑面积的多少,占地面积的大小,都显示了一所民办院校的办学实力,它对招生引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一所民高校只有将自己的实力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才有可能得到市场的青睐,在市场上得到推广,才有资格谈建设校园文化。其次是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肖像、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写好校史、建好校史陈列室、展厅等,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反映学校办学历程,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要恰当确定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提倡大学生牢记校训、学唱校歌、佩戴校徽、使用校标,激励大学生热爱学校、刻苦学习。要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大学生勤奋向上、求实创新,组织大学生广泛参与校园楼宇、道路、景点的规划、建设、命名以及管理工作,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是重视校园景观建设。民办高校如果能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将对陶冶学生们的美好情操发挥很大的作用。
4、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教风学风、校风、学科或专业建设、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动态工程,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对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不同的调整和规划,需要对外不断的学习和借鉴,才能更好的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开放性、交流性、辐射性和引导性的作用,以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传播为核心,通过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公益演出、志愿服务等途径,推进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家庭文化的交流互动。校园文化建设中,社会力量和家庭力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座谈会,将校园文化理念与家长互动,有效地推动了家校合力的形成,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效。重视社会力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文艺演出、志愿服务、法律宣讲、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学校与社会合作育人的良好机制。
5、注重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
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更加亲近。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有激励、渗透作用,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在选择和吸收企业优秀文化中又对企业文化具有强烈的辐射和促进作用。因此,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对于实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通的路径,为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民办高职校园文化进行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付萍.浅析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2012,(1).
[2]张驰.浅谈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消费导刊,2013,(2)
[3]赵冬梅.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构状态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6)
[4]宁倩.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4).
[5]朱发仁.高职院校应建立“企业化”的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11,(27).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厅级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文化自觉下的民办高等职院校园文化建设)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SB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