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世界

2015 年世界军事形势 :安全合作取得突破 动荡冲突有所加剧

作者:■ 孟祥青 周丕启 张弛/文

2015年,面对稳定中有离乱的世界,唯有冷静面对,条分缕析,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 孟祥青 周丕启 张弛/文

2015年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局部冲突和地区动荡愈演愈烈,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主要国家加快军事转型,战略竞争更加激烈;亚太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中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和安全挑战日趋复杂。

世界军事力量对比此消彼长,全球战略格局深度调整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体系中依然保持强势地位,但影响国际局势的能力下降。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持续变化,全球战略格局不断调整。

一是经济实力对比差距缩小。近年来,发达国家占世界GDP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2013年西方七国占比为46.6%,据世界银行数据预测2015年将下降到45%左右。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上升。2015年占比将达到40%左右。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2001年占世界GDP比重为31.8%,2015年将下降为21.9%。中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1979年中国GDP只有美国的10%,2014年达到57%,预计2015年将超过60%。

二是军事力量对比有所改变。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始终保持军事优势。但由于经济实力下降和军费压缩,战争能力以及依靠军事力量控制世界局势的能力都在下降。新兴市场国家随着经济实力增强,军事能力发展较快。俄罗斯完成“新面貌”军事改革,扭转了冷战后其军事实力不断下滑态势,继在乌克兰展示强大军力后,在叙利亚果断出手打击“伊斯兰国”,成绩斐然。中国举办“9·3”胜利日大阅兵,84%的阅兵装备第一次展示,军队建设成就明显。印度持续推进军队现代化,加快自身武器装备研制,并从美日俄等国购买大量先进装备,军事实力不断增强。

三是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上升。2015年中国在全球政治、安全等多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倡议”和“中国方案”,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加入联合国维和待命机制并组建8000人维和待命部队。参与伊朗核问题谈判,积极斡旋南苏丹国内和解,提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四步走”框架思路,向世界多个热点地区派驻2700余名维和人员,促成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开启和谈。

国际安全合作不断加深,大国间的借重与制衡呈现新特点

全球化时代,国家间日益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各国更加重视双边和多边安全合作,希冀联合的力量应对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

一是安全合作形式日趋多样。首先,安全互动频繁。2015年年初,德法俄乌四方协调,促进乌克兰局势缓和。6月中美举行第七轮战略与经济对话,9月习近平访美,稳住了中美关系大局。伊核问题六方互动密切,推动伊核问题基本解决。法国为打击“伊斯兰国”,在美俄之间协调,谋求建立反恐联盟。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开启联合国主导的叙利亚和平进程。其次,安全峰会常态化。9月北约举行峰会,2月和12月欧盟举行两次峰会,11月G20峰会在土耳其举行,其议题广泛,涉及乌克兰、叙利亚局势等众多安全问题。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通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巴黎协定》。再次,传统同盟关系不断强化。北约凝聚力因乌克兰问题而加强,美日、美菲、美韩同盟趋于稳固。

二是安全合作的亮点明显增多。2015年国际安全合作最大的亮点是伊朗核问题解决。伊核问题延宕12年,2014年出现转机。2015年4月,六国与伊朗达成伊核问题框架性解决方案,7月达成历史性的全面解决伊核问题的协议。伊核协议的签署标志伊朗核问题基本解决,有利于中东局势的缓和。另一大亮点是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和《巴黎协定》的签订。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刻不容缓。巴黎气候大会以及《巴黎协定》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最成功的案例。

三是合作与防范两种态势都在加强。某些国家在推进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威胁和挑战的同时,又竭力借助联合的力量,排斥和防范潜在竞争者。美国在中东建立的打击“伊斯兰国”的联盟,排斥俄罗斯。12月沙特组建34国反恐联盟,打击中东地区恐怖组织,但同时将中东另一个地区大国伊朗排除在外。美日、美印、日印、日菲等合作不断加强,目的之一是联手制华。


2015年11月16日,在法国巴黎,人民面对埃菲尔铁塔,为巴黎系列恐怖袭击的遇难者默哀。当月13日晚,巴黎发生多起恐怖袭击,共造成至少130人死亡、约350人受伤。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袭击事件。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上升,世界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2015年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战争和热点问题频仍,暴力恐怖活动猖獗,难民问题、环境问题等挑战严峻,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深入交织,并轮番上升。

一、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高发

2014年全球有较大影响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15起,2015年达到17起,中东、非洲是武装冲突的主要地区。

叙利亚陷入战争泥潭。2011年3月叙利亚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爆发战争,2013年4月“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大肆扩张。2014年8月美国向“伊斯兰国”宣战,叙利亚出现内战和反恐两类战争交织、多种力量角逐的复杂局面。2015年9月俄罗斯开始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进行空袭。巴黎恐袭后,法国宣布国家处于战争状态,派军队打击“伊斯兰国”。德国决定派遣1200名士兵支持法国反恐,这是战后德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用兵。在多国打击下,“伊斯兰国”遭受重创。但叙内乱局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叙利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之间的内战相持不下,未来一段时期内双方在战场上难见分晓。打击“伊斯兰国”的反恐战争也可能久拖不决。围绕打击“伊斯兰国”问题,大国博弈不断,相互间难以协调形成国际反恐联盟,甚至还相互掣肘。11月俄罗斯一架苏-24战机被土耳其击落,俄土关系瞬间恶化,严重干扰了国际社会打击“伊斯兰国”的努力。

乌克兰局势持续动荡。进入2015年后,乌克兰危机趋于缓和。2月俄、乌、德、法四国领导人举行峰会,签署新明斯克协议,规定从2月15日起在乌克兰东部实施停火,乌东部冲突得到控制。但6月3日乌冲突双方在顿涅茨克爆发了自新明斯克协议以来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面对紧张局势,俄乌和美欧各执己见,指责对方违反新明斯克协议。由于乌冲突双方严重对立,互不相让,其内部又存在亲西方和亲俄罗斯两大势力,加之俄乌矛盾尖锐,难以协调,背后又有俄与美欧地缘战略争夺的背景,乌克兰问题前景不容乐观。

也门爆发激烈内战。2015年伊始,也门局势骤然升级。3月份爆发内战后,沙特应也门政府之邀联合中东十个国家对胡塞武装进行了长达九个月的空袭。12月也门政府宣布与胡塞武装停火,各方在日内瓦展开新一轮和谈,也门局势暂时缓和。也门内战背景十分复杂,既有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教派之间的冲突,也有中东两大地区强国沙特和伊朗的影响,短期内难以解决。

二、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各种全球性跨国性问题越来越多。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活动是国际社会面临的最突出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难民问题日益恶化。2015年以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潮席卷欧洲,前七个月,就有超过34万难民涌入,其中来自于叙利亚的最多。难民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欧洲的社会稳定,如何应对难民危机,各国分歧严重。意大利、希腊等对难民采取放任态度,法国、匈牙利等则围追堵截,德、法、意等西欧国家主张实施难民配额制,中东欧国家强烈反对,欧洲一体化面临严峻挑战。同时,难民问题也影响到欧洲的经济复苏。2015年欧洲经济复苏乏力,意料之外的难民危机,给欧洲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使欧洲经济雪上加霜。另外,恐怖分子潜藏难民之中,欧洲安全威胁日益突出,反恐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恐怖主义活动有愈演愈烈之势。2015年国际恐怖活动主要集中在中东、北非和南亚,并正在向欧洲扩散。恐怖主义活动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重大恐袭事件明显增多。2015年是重大恐怖袭击事件最多的年份之一。继巴黎《沙尔利周刊》遭恐怖分子袭击后,中国新疆拜城发生暴恐袭击,“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乍得和喀麦隆发动自杀式炸弹袭击,特别是11月巴黎恐怖袭击,震惊了整个世界。二是恐怖组织呈网络状发展态势。“基地”组织将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等地的极端组织整合成恐怖网络。“伊斯兰国”向非洲、中亚和南亚渗透,许多极端组织如非洲的“博科圣地”等对其宣布效忠。另外,极端组织争夺恐怖主义主导权的竞争更加激烈。“基地”组织与“伊斯兰国”围绕领导权的争夺白热化,竞相制造影响更大、杀伤力更强的恐怖事件,严重危害地区稳定和安全。

主要国家深化军事变革,围绕战略制高点的争夺更趋激烈

主要国家不断调整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持续推进军事变革,加大军事力量建设,加快高新武器研发,加强新兴战略领域竞争。

一是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深度调整。2015年2月美国发布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认为美国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非国家行为体,主要有暴力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俄罗斯开始实施2014年12月底发布的新版《俄联邦军事学说》。该文件将北约列为俄罗斯头号军事威胁,保留了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条件,首次提出把高精度常规武器作为“战略威慑”手段。日本通过《新安保法》,该法案一共涉及11部法律修正案。《新安保法》打开了日本自卫队出兵海外、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大门,是日本专守防卫政策的重大转向。5月中国发布《中国军事战略》白皮书。白皮书认为中国外部环境总体有利,但仍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中国将继续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二是军事变革进一步深化。目前,美俄等国的大规模军事变革基本结束,已进入精耕细作期。美国新版《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指出美军今后要培养创新型领导人才、优化决策程序,发展先进军事能力。俄罗斯强调引进现代管理制度和完善作战训练质量和强度是今后军队建设的优先任务。经过多年准备和探索,中国军事改革进入实质阶段,引起世界广泛关注。这次改革主要是推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军委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裁军30万;改革部队编成,推动部队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等。

三是武器装备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美国新版《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提出,今后美军武器装备发展重点是天基和陆基目标指示和战略预警系统、一体化情报与侦察系统、战略运输手段、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导弹防御技术、水下系统、无人系统和技术,以及特种部队和网络部队。俄罗斯正在制定《2016—2025年国家武器纲要》,目的是大幅提升俄新式武器装备所占比例,重点是更新“三位一体”核武器、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陆军坦克和火炮、空天军的军用航天器和作战飞机等。日本连年增加军费,主要用于购买F35飞机、无人侦察机、驱逐舰以及建造潜艇等。印度不惜花巨资从俄罗斯、美国等国采购许多先进武器装备。12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俄罗斯,敲定了自2001年以来两国最大的军火订单,包括采购俄罗斯护卫舰、潜艇、军用运输直升机、装甲车等装备。

四是新兴战略领域争夺激烈。以太空和网络空间为主的新兴战略领域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主要国家大力发展太空力量,太空军备竞赛方兴未艾。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航天大国,美军一直在寻求全球太空霸主地位。目前美军空军航天司令部正在部署先进的反卫星武器,美军太空战研发的项目包括提供卫星机动性、微型卫星、强化卫星电路和传感器以及可修理受损的卫星。俄罗斯是世界太空军事强国,一直重视发展太空军事力量。2015年8月俄罗斯空天军组建完毕。空天军由远程航空兵、运输航空兵、前线航空兵、雷达兵、防空弹兵、航天兵和反导部队等组成,任务囊括从发现空天目标到将其摧毁的所有环节。日本于2015年1月通过新的十年太空战略,首次将太空战略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并加速太空军事化建设。同时,主要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网络空间军事力量,争夺网络空间主导权。近年来,美军不断强化网络空间力量建设,谋求网络空间绝对优势。美军正在进一步调整网络空间力量结构,加紧组建网络任务部队,成立专门负责网络安全的机构,加大对网络空间武器研制力度,开展一系列网络演习,美军的网络空间作战实战化能力不断增强。2014年日本建立网络防卫队,并组织了网络战演习。2015年1月9日日本网络安全战略总部成立,8月公布新版《网络安全战略》,强调要增强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

亚太战略形势稳中趋紧,中国面临的战略风险和压力增大

亚太地区加速回归全球权力重心,主要国家加大对该地区的投入,围绕地区主导权博弈加剧,海洋权益争端升温,军备竞赛激烈,中国安全环境复杂性增大,战略压力上升。

一、主要国家积极推进亚太战略

亚太地区是多种战略力量交汇处,主要国家战略调整、力量布局和资源配置进一步向亚太倾斜。2015年5月,美国防部长卡特公开宣称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进入新阶段,强调高新武器装备、美日韩同盟和TPP是“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三大基石。3月美国发布新版《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认为“印太”对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国的重要性在持续增加,强调美国要保持“全域介入”能力。8月美国防部首次发布《亚太海上安全战略》,明确提出要增强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力量,加强盟友的海上安全实力等,目前美正在将许多先进武器装备部署到亚太。4月美日通过《新防卫合作指针》,美日军事一体化程度提高。6月美国与东盟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相互间互动频繁。

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地缘环境空前恶化,“向东看”步伐提速。2015年7月俄罗斯颁布新版《俄联邦海洋学说》,强调要与中国等亚太国家发展友好关系。3月俄罗斯决定加入亚投行。5月普京高调同意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9月普京访华,两国签署二十多项经济合作协议。日本借助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美日同盟为基轴,积极布局亚太。印度总理莫迪执政后,将“东向”策略升级为“东进”政策。1月印美建立“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发表《联合战略构想声明》,指出印度的“东向”政策可以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衔接,强调要加强两国战略协作。印度与日本关系不断加深,安倍2015年两度访问印度,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协议,涉及投资、基础设施、高铁、核能等领域,还包括日本向印度出售武器装备和技术,印度邀请日本参加演习等。

二、海洋权益争端不断升温

亚太海洋权益争端日趋国际化,美、日等深度介入,域内中小国家也将此视为利益重新分配的重要契机,相关国家在岛屿主权和海域划界争端中立场趋于强硬。

南海争端升级。美国以所谓维护航行自由为借口,公开插手南海问题。2015年美国先后派出P-8A反潜机、“拉森”号导弹驱逐舰、B-52轰炸机等进入南海和中国南沙岛礁附近海域进行挑衅。美国还加强了与南海声索国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关系,向这些国家出售武器装备,搞联合演习。日本极力宣扬南海局势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借口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以各种形式介入南海问题。5月日本海上自卫队与菲律宾举行首次军演,对越南无偿提供二手巡逻艇,承诺向菲律宾出售巡逻船等。菲律宾、越南等国“挟洋自重”,在南海问题上多次发难。菲律宾在国际海洋法庭仲裁大肆污蔑中国,并四处活动,企图在APEC首脑会议、东亚峰会以及东盟外长会议等多边场合炒作南海问题。11月菲与越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钓鱼岛局势缓中有紧。安倍政府继续顽固坚持钓鱼岛主权没有争议的立场,并出台一系列举措,特别是军事准备和应对明显增多,使钓鱼岛局势僵持不下。2015年1—9月,日本空中自卫队飞机针对中国的起飞次数达到创纪录的231次。11月日本决定未来在临近钓鱼岛的石垣岛部署500人的警戒部队,继续与美军搞针对钓鱼岛的“夺岛演习”,借助新的防卫合作指针,加强与美在钓鱼岛方向的联合作战等。

三、区域军备竞赛升温

为应对亚太复杂的安全局势,亚太国家纷纷增加军事开支,发展或引进先进武器装备。日本在连续增加军费基础上,2015财年开支达4.98万亿日元,2016财年首次突破5万亿日元。3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出云”号直升机航母列装,排水量达2.4万吨。10月日本举行观舰式,海上自卫队精锐装备尽数出动,借机炫耀海上军力。韩国依靠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军事力量。4月韩发表《国防中期计划》,大幅增加军费。按照该计划,2016到2020财年,韩国军费开支将达到232.5万亿韩元。2016年军费开支增长4%,达到38.95亿韩元。10月提出“精锐化的、先进的强大军队”建军目标。

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南海声索国不断增加军事投入。越南军费开支一直是东南亚国家增长最快的,菲律宾2016财年军费开支5.5亿美元。这些国家为扭转装备落后的局面,纷纷订购大批导弹巡逻艇、导弹护卫舰、多功能舰船等,围绕南海问题的军备竞赛趋于激烈。

总体看,2015年的世界军事安全形势呈现大国博弈上升,威胁日趋复杂多元、地区热点持续发酵的基本特点。展望2016年,全球军事安全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的局面,但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可能进一步增加,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也将面临更多挑战。

(第一作者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第二作者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第三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责任编辑:徐海娜)

 

全面升级的中欧关系已现雏形

第 17 届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述评

菲律宾的政治生态与 2016 年大选

政治引领把握关系大局,交流合作共谋双赢前景

实施工业 4.0 对于德国经济的意义及其对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启示

政党交往风帆鼓,整体合作破浪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