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一些人期望市场尽快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并将目标定到了3600点,但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现在多空双方仍在胶着争夺3000点,悲观者甚至预计下周有可能重新考验2850点。
前期市场一直看多声渐浓,但多空双方也日益争夺激烈。看空者认为中国经济下调风险大,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带来通胀压力,会收窄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所以,央行目前对于降准降息也已经投鼠忌器。
但我们也知道目前通胀的风险并不能上升到决定货币政策的关键,毕竟现在PPI仍处于负值,工业企业普遍仍处于通缩的过程,所以,货币政策更不可能收紧,目前市场避实就虚的趋势仍比较明显,比如最近大宗商品的大涨就是一种表象。
前期我们一直推荐资源股,但没想到期货市场才是真的主战场。毕竟我们的主场在股票,所以,即使期货价格暴涨,也不会去参与,联系到去年杠杆牛市的经验教训,目前的期货市场的狂热不能不让人担心再一次杠杆牛市的破裂。
当然,在货币泛滥的年代,如果一线房地产受到抑制,那么,资金也很难寻找其他的投机渠道,除了股票、期货与房地产。所以,现在来看,股票市场大机会迟早会来。
关键的一点是,受到去年以来的行情影响,市场还处于熊市的末期,对一些优质的蓝筹股缺少信心,尤其是面对盈利保持快速的增长的一些行业龙头的时候,多数人选择了视而不见。笔者相信,随着市场的逐步企稳,新的战略反攻机会迟早会来临。
资源股的机会在于供给侧改革,我们一直强调这是2016年最大的机会。但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和盈利亏损吓倒了很多人,他们认为,这些周期性行业和传统行业没有机会,他们看到过去十年大宗商品一直处于熊市,他们看到周期性行业亏损累累,但他们忽视了周期性行业的很多龙头股估值安全,价格处于2008年以来的历史低位,价格早已反映了市场的全部担忧和看到的风险。但机会却很少有人认真思索。看不到的风险才是真的风险,大宗商品涨价的逻辑很简单,商品的供给事实上是有限的。以煤炭为例,中国煤炭的储量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计算,持续不到30年。很多人看空资源品的前提是,认为资源是无限供给的,需求一直在萎缩。但实际上,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资源品的价格永远是上涨的。只要跌到了成本价以下,那么,涨价其实是必然的。更何况大宗商品长期来看,是能够跑赢通胀的。
所以,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不断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实物资产和大宗商品要跑赢通胀,就必须要涨价,这种克服通胀的逻辑在黄金和“黑金”身上同样有效。
同样的道理,对中国银行股的担忧也是一种杞人忧天。似乎中国传统行业没救了,坏账泛滥了,银行股就没有投资价值了。更有甚者认为,未来两年中国银行业的盈利增速会出现20-30%的负增长,这显然是没有看清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的大方向。
如果短期市场的调整是因为悲观情绪的放大,那么,这种悲观预期应该是属于非理性的。但市场往往就是非理性的下跌,从国家队的护盘角色来看,也只能维持权重股的稳定而言,而那些高估值的被大幅炒高的题材股,在这轮熊市的尾巴上更可能选择快速下跌来释放风险。所以,安全的做法还是选择业绩优良的低估值蓝筹股,这才是未来突破重围的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