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信息化

走在求“智”路上的思考

作者:文 | 本刊记者 邢帆

但是真正的智慧到底是什么呢?是简单的技术复杂化?还是复杂的流程简单化?都是,也都不全是。

文 | 本刊记者 邢帆

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是近年来越来越为人熟知的热议词。人们将技术协同下的资源共享、数据共享以及人机互动称为智慧。工控系统是智慧,库存管理也是智慧;卫星定位运输车辆是智慧、分拣系统也是智慧;多部门协同办公是智慧,云政务也是智慧……

但是真正的智慧到底是什么呢?是简单的技术复杂化?还是复杂的流程简单化?

都是,也不都全是。

智慧的不只是技术

智慧一开始是指技术能够模仿人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使得问题可以被流畅的更为人性化的被处理。例如智慧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即在流通过程中获取信息从而分析信息做出决策,使商品从源头开始被实施跟踪与管理,实现信息流快于实物流。即可通过RFID、传感器、移动通讯技术等让配送货物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但就智慧物流概念的描述来看,单项技术本身并不能够解决物流行业所面对的问题。这是因为任何一项单项技术都不能独自完成协同,更不能创造完整的工作流,因此将这些技术协同在一起的平台设计,或者说是工作流才是技术背后不得不说的智慧。

当前,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快递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圆通速递总裁相峰早有判断:对快递企业而言,信息化经历保障期、支柱期和引领期三大阶段的发展。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圆通速递正努力实现“数据”在快递行业中的价值,让企业真正进入“智慧快递”时代。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圆通速递并没有对某项技术跟风,而是根据三大发展阶段的特点,首先在2009年着手对公司的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全力打造了自主的核心营运系统——“金刚”,通过这一系统实现对快件生命周期的管控。在支柱期,圆通不断优化升级公司的信息系统。经过了传统物流的历练,2014年圆通又开发并使用了19个信息系统,分别是金刚核心营运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管理者驾驶舱、GPS监控系统等,涵盖管理、营运、服务等各方面。长期坚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帮助圆通速递平稳地度过了当年11月近2600万件/天的业务峰值。目前,圆通速递正加速进行“引领期”的信息化工作,努力让“数据”成为企业提高盈利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增值服务的关键。

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标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成为快递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标准化方面,圆通速递作为国内领先的快递企业,率先成立了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成为中国快递业首个总部承担国家级快递服务标准化的试点单位,为国内快递企业做出了标准化示范。而在信息化方面,圆通速递长期以来致力于实现“快递全生命周期的可控”这一目标,用信息化管理保证快递包裹的全过程定位。而随着国家邮政局提出快递业“向外”发展的战略,圆通也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思路,通过与境外企业的合作,率先开启中国快递企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境外发展的生力军。

可见,在圆通看来,快递物流行业先要了解自己的缺陷,明确需求,然后建立流程搭建系统,形成完整的营运系统,这样一来才算是跟智慧挂上了钩。

让“圆珠”国产化

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关于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1895年就已经被发明出来的圆珠笔“圆珠”,在今天能够制造飞机、高铁的中国,依然是个难题。如果此话不是出自总理之口,恐怕很多人都无法相信,甚至完全不知道。

模具是一切工业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工业振兴离不开先进的制造技术,而模具制造水平的高低是更亮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资料显示,中国模具生产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三,但是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要比德、美、日、法、意等工业发达国家落后许多。除了圆珠笔的圆珠,很多生活塑料产品之所以边缘不光滑,就是模具不行造成的。归根结底原因还是技术没有跟上,工业智能化力度不够是造成这种尴尬境地的最根本诱因。

因此对于制造行业来说,制造业大国和制造业强国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按照顺序,制造业发展应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总体趋势。基于此,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在谈智能制造,但是绝大多数企业还处在部分使用应用软件的阶段,少数企业也只是实现了信息集成,也就是可以达到数字化工厂的水平;极少数企业,能够实现人机的有效交互,也就是达到智慧工厂的水平。

作为工业最核心的问题,制造业的重点是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的竞争热点。美、德、日、韩等传统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都不约而同把发展智能制造放在未来产业战略的重要位置,甚至把发展智能制造定位为国家产业结构重建的核心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让圆珠笔顶端的圆珠也能实现国产化呢?就需要以信息技术带动制造业转型,对高端制造业进行再调整和再布局,这也是目前国际打造智能制造的通用方法。

多年前智能制造、工业信息化的内容对于中国传统制造业来讲是陌生的。但现如今以工业4.0为主题,并将其作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且不说智能与智慧与否,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复杂的局面中,找到我们的问题,然后利用先进的技术去解决落后的问题。中国版工业4.0其实应称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把信息化的技术完全渗透融合到工业里面去,并且将智能制造“嵌入”到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

大闭环检验智慧

在城市运维管理中,需要的社会资源来自方方面面,所需的信息技术也更为多样。在平台方案中,涵盖包括智慧贸易体系、智慧能源应用体系、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体系、智慧交通体系、智慧健康保障体系、智慧安居服务体系、智慧文化服务体系等多个应用体系,需要掌握人口、法人、地理信息、统计信息几大基础库,还要拥有公共信息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至少两大平台。但无论涉及多少个体系,多少应用,几个平台,在智慧城市中这些都将成为闭环,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对技术的检验,才能让这台庞大的城市机器运转起来。

此外,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多方参与。无论规模体量,还是资金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可以分为四类参与者:投资者,基础设施建设者,平台建设者和应用建设者。前面两类很容易理解,比如中国高铁出口,有人买单,有人修路,有人铺轨建站,有人造车。作为平台的建设者,相当于造轨道的人,定标准,定规范,轨道要建在路上(基础设施上),轨道的设计用于保障高铁列车的高速运行,按照既定的路线前进,但具体线路通到哪里,是中缅高铁还是中泰高铁(应用建设),这是具体应用确定的,轨道能用在各种地方,这比技术更需要智慧。

在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来五年中,智慧城市依然是高频词,不少城市还将“互联网+”与智慧城市绑定,形成“互联网+社会治”、“互联网+社会预测”、“互联网+社会服务”三个层次。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培育发展新的示范城市,希望通过对智慧城市的投入,形成经济增长新热点。鼓励PPP模式,进一步明确PPP地位,为帮助PPP落地而制定相应的策略规避风险,实现企业、政府共享,让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本相结合,然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本最大化。

可见,如果说智慧物流考验的是平台整合的技术,智能制造考验的是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的成效,那么在智慧城市中,考验的绝对是资源共享、资源流转形成闭环的艺术。至于能不能称为智慧是两说,因为既然是体系,必定有若干的上下游企业、资源组成闭环,智慧则似乎是技术与平台背后的影子,深藏功与名。智慧是一种生态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各部门、各企业、各个社会资源自然而然实现相互之间的共享、协作,只有这样智慧才会水到渠成。


在城市运维管理中,需要的社会资源来自方方面面,所需的信息技术也更为多样。


快递物流行业先要了解自己的缺陷,明确需求,然后建立流程搭建系统,形成完整的营运系统,这样一来才算是跟智慧挂上了钩。

 

要闻

2016分享经济:从“摸象”到行业重构

格力,掌握核心科技

融合渐入佳境

推动工业绿色化 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