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羽毛球

发球限高令国内首秀

作者:文 / 麦延 图片提供 / 中国羽协
8月8日至15日,2018年威克多杯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今年赛事最大特色莫过于发球,本次锦标赛是国内首次实行发球新规则的专业赛事,这也让裁判员和运动员在发接发环节有了新的体验,整个比赛也因为新规定的引入有了不一样的气氛。

虽然“1.15米限高令”早在今年3月就在世界羽联的巡回比赛中正式试行,并在5月的世界羽联理事会议上正式通过议案(具体高度在今年12月最终确定),但中国国内的比赛此前并未引入这项规则。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和熟悉,“限高令”终于正式来到了国内专业赛场上,本次的单项锦标赛就是与国际接轨的开始。

全新的规定需要裁判员和运动员重新学习,为此,开赛前的几天时间,组委会就组织了多次专门的裁判员培训和运动员教学。早在6月的全国冠军赛上,国家级裁判员团队就开始了科普并学习1.15米限高发球规定,他们制作了专门的教学幻灯片,国际级的专业裁判进行讲解。这一次锦标赛适逢南京世锦赛刚结束,本次比赛的副裁判长侯龙虎在世锦赛有执裁经历,因此他在南昌着重协助了发球新规推行的工作。

器材方面,锦标赛的1.15米发球视线装置由威克多公司制造,圆形的底座与国际上现在使用的四角底座略有不同。虽然只是增加了两个器材,但因为1.15米装置需要和场地边线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场地间的间隔需要加大。原来两个场地间只需要相隔2米,但现在至少需要2.8米,实际上应以3米到3.2米最为合适,这也对未来的比赛承办场馆提出更高要求。

新的规定对于新老裁判员都是新的课题,不少裁判员都表示,头一两天的发球裁判真不好当。以前,发球违例通俗上集中在发球过腰、发球过手、挥拍不连续、未先击中球托、发球脚违例等几点上,新规下,过腰和过手都不再存在,以1.15米限高代替。虽然种类少了,但是“新手上路”需要经验累积,甚至有裁判出现注意力完全集中在1.15米线上,而忽略了其他几项的情况。但随着比赛的进行,裁判员都逐渐掌握了要领。

当然,发球限高令在国际上依然是引起很多批评的话题,在国内的实行也难免会遇到问题。在新规的培训和发球裁判实习环节上,同一个运动员在同一个位置做同一个动作的情况下,不同的裁判依然有一定的判罚认知偏差。特别是混双比赛,男队员发球时,女队员有时会挡住裁判视线,原来的规定下发球裁判可以移动身躯进行观察,但有了限高装置后,这样的移动显得很不方便。虽然新规依然不能完全规避人为因素,但不少裁判觉得现在当发球裁判比以前简单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规定下,运动员在击球瞬间,羽毛球需要整个位于1.15米线以下,而不单是球托。也就是说,只要裁判员在击球瞬间发现1.15米线以上有白色羽毛出现,就可以判发球违例。对于新规,不少地方队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并不熟悉,他们都是来到南昌才开始学习并适应的,这样的情况也表现在了场上。

全新的规定对发球的概念和技战术策略都有颠覆性的影响。以前,通俗上的过手违例常出现在发后场、特别是平快球中,但现在这些有威胁的球只要高度合格,就成为理论上的合法,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甚至观众都需要适应和心理接受过程。有运动员因被发平快球而丢分时,依然会向裁判提出抗议。比赛前,不少人认为这样的情况下高个球员会成为被判罚的重灾区,但事实却恰恰相反。高个球员会特别注意发球高度,有些球员发后场球时也会把球放低,相反,以前一些像“发网前小球没有威胁性,所以不会被判罚”的想法会让部分球员在发小球时不太注意高度。

由于对新规的不熟悉,有运动员在发后场时会带着试探、怀疑、担心或犹豫的心态,显示出来的就是发后场后明显的第三拍准备不足,陷入了被反击的被动局面。新的发球规则让大家回到了一同学习和适应的新起跑线, 有些运动员已经抢先一步,走在适应甚至合理利用新规的路上。总体来说,运动员发后场的频率上升了,但判罚率没有明显上升,特别是在第二阶段淘汰赛后,判罚率和投诉率都下降了。

除了发球新规是最大特色,比赛本身也成为了老运动员和年轻队员的对垒。国家一队的成员因为比赛和训练任务并未参加本次比赛,一众二队的年轻小将们便获得了更大的施展拳脚的舞台。单看决赛的阵容,每个单项都有“00”后球员,像白玉鹏、邸子健、王昶、周萌、刘玄炫和夏玉婷等,都是青年军的主力队员,他们也延续了自全国冠军赛和亚青赛以来强大的冲击势头,获得多个奖牌。像男双冠军张稳/柴飚和混双冠军裴天轶/吴茜茜等老将也依然“老当益壮”,战斗力十足。正因不同力量的碰撞,每次的全国赛依然充满看点。

 

本月赛事

亚运会国羽男团夺金女团摘银

越南公开赛高成炫/申白喆复出夺冠

张军获第二届国际奥委会终身教练奖候选人提名

南京世锦赛国羽夺2金

李宗伟因病退赛,自传电影9月中国上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