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做好困难准备,逐步提升状态
作为混双头号种子,郑思维/黄雅琼有着挺特别的签表,乍看上去对手的排位不高,但半区内主要对手的状态都很好。印尼组合哈菲兹/格罗里亚半个月前刚夺得泰国公开赛冠军,马来西亚组合吴顺发/赖洁敏更是在10天前的新加坡公开赛上战胜阿玛德/纳西尔夺冠,这样状态火热的小种子组合,往往能掀起波澜。
他们面对的情况,也正是中国队混双面对的情况——有一定的优势,但难言突出。从种子排名来看,中国队的四对混双都位列前十,郑思维/黄雅琼和王懿律/黄东萍更是垄断了第一和第二,但这样的排名并不能完全代表场上的战斗力。世界排名反映的是持续作战的成绩,在单次比赛特别是大赛上,没有绝对的说服力。就在一个月前的印尼公开赛上,重组不过半年的陈炳顺/吴柳萤就连克郑思维/黄雅琼和王懿律/黄东萍两对主力。
印尼赛的失利并非坏事,它让混双组收获了危机感和进步的动力。备战阶段,混双组都在强调抓细节,做好最困难准备。郑思维和黄雅琼就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不管面对印尼组合,还是击败了吴顺发/赖洁敏的印度组合兰基雷迪/蓬纳帕,甚至到最后的两场内战,他们都把集训的思想贯彻得很好。
回顾“雅思”组合的夺冠历程,局分上看,除了半决赛打满3局,其余四场都是2比0取胜。每一场比赛他们都在大部分时间处于领先。当对方把比分追近时,他们总能再次把比分拉开或取得胜利。场面上看,他们的状态是越来越好,心态和气势都在逐步提升。
夺冠:第一次感觉有这么好的状态
郑思维和黄雅琼都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半决赛和决赛,因为队友间的熟悉,场面会更激烈。决赛面对连克强敌、状态在前几场调动得非常好的王懿律/黄东萍,郑思维和黄雅琼打出了状态和心态最好的一次决赛。混双教练蒋国良在观看混双决赛时,把这句话说了很多次:“你看你看,很少见雅琼这么握拳怒吼的。”
黄雅琼觉得,自己在场上的确比较沉稳,很少有情绪爆发的时候,这也让教练担心她会太冷静,不够兴奋。在世锦赛上,黄雅琼在前几场比赛很少这样怒喊,她解释说这是一种策略,因为担心处于那种极度兴奋的状态,会过早消耗精力和体力。到了决赛,自己的情绪来到了释放的时刻,整场球拼得很凶,很得劲。
到了夺冠那瞬间,郑思维倒在地上肆意庆祝,黄雅琼站在原地尖叫了一声后便愣在那儿,没有动作,没有表情,长达好几秒。提到夺冠的瞬间,黄雅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时候脑子是空的,想不了东西,只好自己在那偷笑。”
冠军的激动和脑子发懵会持续多久?大概几分钟。从场上下来,两人已经清醒了不少,便马上抓紧时间讨论起了刚结束的决赛。黄雅琼事后这样形容决赛的感觉:“之前进了很多决赛,也拿了不少冠军,但从来没有过世锦赛决赛那天那样的状态。”正是因为这样特别的感觉,他们从领奖候场一直到站上领奖台,都一直在分享和分析决赛的感觉,讨论如何产生这种状态,记住它并总结到下一次大赛中。“特别是决赛的最后几分,我们打得很果断,这是我们进步的地方。当时在领奖台上,就想马上把这个想法告诉同伴。”郑思维这样回忆起在领奖台上的瞬间。
黄雅琼:努力度过了压力最大的时期
带着“强强组合”的光环和“头号种子”的身份出战世锦赛,有人会觉得他们的实力理应夺冠。但是,在竞技体育赛场上,这样的理所当然永远不会成为必然。组合比赛以来,这些舆论都成了他们背负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也会成为他们在场上发挥失常的推手。
混双组的教练也指出,郑思维和黄雅琼经常不是输给对手,而是输给自己,调整心态是他们的重要任务。实力上,他们俩分别都和旧搭档在混双上取得过很好的成绩。但从成绩来看,重组以来,他们拿到的成绩也仅限于公开赛冠军,甚至连亚锦赛冠军也没取得过。因此,教练也会经常以此告诫他们,他们这对组合其实还没有什么大赛成绩,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放高。最直接且带点狠劲儿的话就是:“你们其实什么大赛冠军都没拿过。”
黄雅琼坦言,压力最大的时候出现在今年全英赛之后。全英决赛输给日本组合渡边勇大/东野有纱,暴露了两人之间的问题,领先被逆转的过程也让舆论方面声音不少。在这之后,关于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处理压力等话题的争论持续了很久。黄雅琼形容自己是“一直被一股气压着,没有办法很好地去释放”。
来到南京集训,一向冷静的黄雅琼非常“罕见”地出现波动,情绪特别不稳定。原因是大赛马上要来了,而组合间一些技术的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郑思维和黄雅琼都开始着急起来。比赛前一晚,黄雅琼还会想:“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决,世锦赛能不能打好呢?”带着不安和担心,他们一直打进决赛并最终夺冠。
事实证明,他们的实力是足够的,但仍然存在进步的空间,而且在教练看来,这个上升的空间还很大。夺冠后回顾整个心路历程,黄雅琼觉得自己进入第一场比赛就没想那么多了,这个冠军也给予了他们很大的肯定和鼓励。虽然现在问题依然还有,但从成长的角度来看,他们已经一起克服了很多困难,那股一直压在自己心头的气也稍微松了一点。
郑思维:越不看好我,越要逆风翻盘
虽然赛前很多人都对他们这对组合寄予厚望,但毕竟这才是黄雅琼的第一次世锦赛决赛,而郑思维已经是第二次了。一年前在格拉斯哥,郑思维和旧搭档陈清晨在决赛中输给了阿玛德/纳西尔,用沉甸甸的银牌告别了自己的首届世锦赛。其实,郑思维这几年的经历也相当多。2016年汤杯、2017年苏杯,包括格拉斯哥世锦赛和2018年全英公开赛,都是他的记忆点。
在这些节点后,总会有质疑的声音出现。刚开始,郑思维和很多年轻运动员一样会很在意,但在成长过程中,他越来越发掘出自己不服输的性格。“我觉得这些声音已经变成激励我的动力,在不被看好的时候,逆风翻盘才会更惊艳。平时教练也对我们讲,要先去正视和接受这些压力,再去释放它。我就是这样的人,别人越不看好我,我越想证明给别人看。”
郑思维其实是很懂道理的运动员,他之前说过:“该做的做好,该来的总会来。”这一次,他对自己的见解又有了补充:“如果该来的还没来,是会着急,但着急也没有用呀。其实打球跟做人一样,要不卑不亢。一天一天把该练的练好,做好准备迎接机会,那机会来了你才能抓住。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
最大收获:二人的共同成长
8月9日的新一期世界排名,郑思维/黄雅琼在经历了大半年的磨练后,终于攒够了10站比赛的有效积分,世界排名升至第一。这是组合的首次登顶,也是黄雅琼第一次登上世界排名第一宝座,这既是一个肯定,也是一个包袱。
回看这一年,起伏得失都经历过,除了世锦赛夺冠外,黄雅琼觉得当中的输球印象更深刻。她这样说:“我觉得,一定要经历过失败才能更加成熟。我不害怕输球,但我害怕输过的球无法帮助自己成长。”
黄雅琼在登上《羽毛球》杂志四月刊的封面时说,她和郑思维的组合还处于一个1+1=2的状态,还达不到那种1+1>2的状态。又共同经历了这四个月后,黄雅琼觉得他们成长了,不仅是个人的技术成长,更多的是两人间的共同成长。“我们不会像以前那样各打各的,慢慢融合成一个真正的组合。”
分开接受采访时,被问及用一个词去总结世锦赛时,两人给出了一样的答案:两人的共同成长。收获个人首个单项世界冠军固然可喜,但在二人看来,这是建立在他们的成长之上的。有了成长,才会有这么好的结果。
世锦赛期间,黄雅琼经常跟媒体提到一句话:“希望思维带我飞。”这固然是一句有喜剧色彩的话,但也表露了她对组合的理解:“我希望是思维主导我们这对组合,毕竟他的打法比较有特色,而且男生在后场,能把场上其他三个人都观察到。”
收获冠军,收获领奖台上的感动和骄傲。但从走下领奖台那刻起,他们都得从零开始,重新出发。不同的是,以后这句时髦的话大概可以改成:“思维和我一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