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长期纲领,制定了“三步走”的目标——第一步,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第三步目标的时点,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第二个重合。“两个一百年”的第二个目标表述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点的重合,表明“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指标。
三步走目标的关键词是“制造强国”,从进入制造强国行列,到此行列的中等水平,再到制造强国前列。那么衡量是否制造强国的标准如何定出?关键在于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国家经济战略的几个侧面是相辅相成的,制造业升级、“互联网+”、创新创业,三者的角度不同,却具有整体性,它们的联结点,正是智能制造。在讨论制造业国家创新体系和综合标准化体系时,我们首先关注智能化生产体系和发展模式;分析智能制造生产体系形成的方法时,我们会遇到“互联网+”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在年度工作报告中的阐述,2016年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体系化工作包括:指导编制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路线图,开展“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加快信息物理系统应用测试验证平台建设,开展行业应用示范。在深入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方面,则将研制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和路线图,制定发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指导意见,新增300家通过体系评定的企业。
智能制造的两个关注点——生产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即生产手段和生产模式)和制造业的网络化(即生产组织),均需要体系建设。前者,在于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提升关键智能部件、装备和系统的自主化能力,建立健全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后者,在于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创新,发展物联网,培育智能检测、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模式。
2016年,制造业中的智慧价值将受到充分重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将在技术领先的企业中加紧建设,企业的能源管理中心、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将获得支持,工业云、工业大数据的应用将不再陌生。
今年1月李克强总理发表署名文章《催生新的动能 实现发展升级》,提出促进中国制造上水平的几个重点: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这几项关键技术,既有益于改造传统制造的“补课”,又能成为绿色制造、智能升级方面的“加课”。
重点还包括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它们共同构建的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将促使生产手段、生产模式和生产组织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2016年,工信部将继续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确定60个以上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另外,将启动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在有色、稀土、纺织、家电、食品等行业分类推广智能矿山、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
技术和政策保障
智能制造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技术保障和政策保障,其中技术保障又分关键技术保障和信息安全保障。
关键技术有多种,集成电路、传感器、5G通信、车联网、大数据等。2016年,集成电路产业将延续重点突破的策略,根据《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在移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攻关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建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传感器则和物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工信部已提出生态化和集群化的方向,准备打造我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集群。
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方面,2016年,工信部将研究制定工业信息安全政策、标准,开展工控系统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在石化、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展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试点。
政策保障部分,不仅需要财税、金融、产用结合等方面的特殊政策,还需要加紧制定一些急需的标准,通过这些政策和标准,推进网络通信设备与工业设备互联互通。此外,人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与发达国家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合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等等,都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在智能制造这个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战场,建立体系,突出重点,提供政策保障,大力研发,确保关键技术就绪,我们期待2016年取得全方位进展。但挑战仍然存在:需求不足导致制造业企业收入和利润下滑,影响到研发投入;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仍未实现信息化的集成应用,智能装备、软硬件设施不足,管理者的意识也存在欠缺;法律建设滞后,政策则未能有效配合联动。这些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