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笔者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多伦多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被称为奥斯卡的前站和风向标,由于地理优势(距离美国近),居住在洛杉矶、纽约的明星和电影人去得也多,因此这个电影节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很多影片在此首映。多伦多电影节的展映也很丰富,不仅行业内部人员,业外人士也可以预先在网上订票,甚至在影院门口等票。
笔者这次观看了大概10部展映影片,有些影片是仅供行业内部人员观看的(业外人士拿不到票),如呼声甚高的Lady Gaga主演、布莱德利·库珀首次导演和主演的翻拍片《明星的诞生》,汇集两大西班牙语明星、《一次别离》导演阿斯哈·法哈蒂执导的新片《人尽皆知》,笑星梅丽莎·麦卡西主演的轻喜剧《Do You Ever Forgive Me?》,墨西哥导演阿方索执导、获得威尼斯金狮奖的黑白影片《罗马》等。观看这些影片也需要排队,但由于业外人士不参与,因此队伍不是太长。展映的剧场基本都是满座,观影时,身边不时有媒体记者或影评人拿着小本儿记笔记。
然而,这些大导演、大卡司、大制作的影片却令笔者有些失望。《明星的诞生》情节拖沓生硬、两名主演完全没有化学反应;《人尽皆知》情节进展缓慢、漏洞不少,在整体叙事不吸引人的情况下,两大主演的演技也无法救场;《罗马》女主演的表演更是没有反映出在复杂历史和社会背景下,所遭受的种种无奈。
相较业内观影,业外人士和影迷共同参与的展映更加热闹。绝大部分影片都会在展映前安排主持人对影片及主创人员进行介绍,主创与观众见面,随后展映影片,展映结束后,主演主创重回舞台同影迷互动。笔者在此观看了《This is Us》《Life Itself》以及妮可·基德曼本色出演的《Destroyer》等。不同于笔者对于影片的失望,观影的影迷非常捧场,展映后掌声雷动,互动环节积极主动。后来了解到,这些影迷一个月前就开始抢票,当天还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才能看到片子,获得与主演主创面对面接触的机会,这也让众影迷对影片本身的质量更为宽容。
明星和红毯是多伦多电影节的一大特色,因此主办方在选片、造势和宣传上比较侧重明星和大商业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伦多电影节和欧洲的几大电影节在选片上的不同。
多伦多电影节不设业内评奖,主要以电影市场(销售)和电影展映为主。只是在电影节结束前有一个观众投票产生的奖项。同其他电影节一样,销售公司会在电影市场租场地摆摊卖片,组委会也会组织一些业内人士参与的论坛,各个国家的政府电影机构也会参加并介绍在该国拍摄的退税和优惠政策,制作公司、发行公司、投资公司、经纪公司等也会派人过去参加会议。
如今,多伦多电影节已经成为多伦多城市的一个文化符号,其间整个城市的话题都围绕着电影节展开,饭馆和酒吧的电视荧屏也会播放明星的红毯直播。因为9月的多伦多有着难得的好天气,所以大家工作之余也会到电影节现场的一条主要街道逛逛吃吃(晚上有很多摆摊和活动),或者在影院门口等票看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