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综艺报

平台干扰

徐 江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居天津。反馈为王、数据为王、广告费为王的时代,再精心制作的剧集都不过是案板上的鱼和肉,尤其是那些具有“慢热”性质、需要依靠口碑在二次播放中建立业绩的作品。

长篇热剧因为收视数据不如意被电视台压缩、提前收官,近年来在内地时有发生。有的剧还未必是正常压缩,而是播出方为适应广告要求自行重新剪辑,搞得剧情节奏散乱。还有一些剧,偏低的“收视数据”明显与事实不符,却还是被用作了剧情压缩的借口。

过去,类似的话题只在香港的剧集收视反馈报道里读到过。没想到,伴随着近十几年香港影视人才“北上”和大数据迷信的到来,也开始在内地出现了。现在又是个媒体功能裂变的新时代,剧集播放的渠道不只是电视频道,还有网络平台,网播的竞争与反馈压力比电视台更加激烈。一部长篇电视剧,一旦反响不佳,被播出方压缩掉几分之一,甚至直接下架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反馈为王、数据为王、广告费为王的时代,再精心制作的剧集都不过是案板上的鱼和肉,尤其是那些具有“慢热”性质、需要依靠口碑在二次播放中建立业绩的作品。未来的播放平台,留给这类剧集的耐心和时段可能会越来越少。不只是剧集,综艺也是。真人秀一旦头三集没叫响,就别再玩儿了。当然这样也可能会导致另一种情况:一档综艺,某一季的头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都不错,或是因为之前过于拼命,后面收尾的时候,反而显得有些技穷和乏力。

所以,为了应对大数据下滑,播出平台的编导们在一部产品播出甚至制作阶段所拥有的权力,一定会越来越大。这不会是剧集、综艺的编剧、导演和观众喜欢的变化,但播出平台却一定会实施,因为他们是花钱买单的一方,商家花钱,是一定要拼命挣回来的,哪怕违反观众意愿和节目制播的传统规律。

播出平台干预节目规律的事情,此前也一直存在。比如相声演员们曾经以上电视为荣,这几年却又不约而同地抱怨综艺对相声表演时长的挤压,一个30~40分钟的节目被限制在8~10分钟,是有些不像话。可一台综艺,短则100来分钟,长则三四个钟头,拨出几分之一乃至一半儿时间给相声,确实也不现实。这就是综艺制播规律与相声表演规律之间的冲突。怎么解决?彻底解决的办法是没有的,只能达成阶段性妥协——各让半步,前者时间多给一些,后者多发掘精短作品。

不过问题至此,并没有全部缓解。一来如果为了屈从于播放平台,过于注重节目的精短,忽略了长篇节目,会导致相关艺术门类自身的发展失衡,甚至退化;二来节目时长上的冲突,往往会引发播出时内容上的变动。这种情势下,平台往往比较强势,许多时候甚至会对创作构成干预,形成一种变相的、市场机制下的“外行干扰内行”。

虽说这些年,伴随着电视和网络的繁荣,这两大领域都涌现出了一些编导和制片方面的人才,可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电视剧、曲艺、歌唱,还是戏曲、舞蹈……它们都有着各自无可替代、无法更改的艺术属性与规律,过分强调对播出平台的属性认同,最后必然会导致节目和演员发展得不伦不类。像相声演员一上晚会就改演不疼不痒的小品的情况,人们这些年看到的难道还少吗?与此同时,那些专业的编、导、演以及制作人员,平时所遇到的颐指气使、不尊重艺术的播放平台主管,恐怕也不在少数。

所有的播放平台,本质上讲,首先都应该是为公众和社会服务的,其次才是为广告客户服务的,再其次,才需要考虑自己的审美取向乃至虚荣心。如果大家都能自律一点,相关的行业或播放管理规定再多顾及一点,来自各类平台对作品的干扰多多少少还能有所收敛,最后惠及的一定是广大观众和整个行业。

 

《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剑指国庆档

《超能泰坦》定档10月12日

《破梦游戏》打造国风赛博朋克

《白蛇:缘起》进军贺岁档

陈志朋颜丹晨搭档《梦境之源》

二问开心麻花,15年如何继续余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