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民族

赓续传统 共建家园

作者:文/本刊记者 牛志男
李忠义家的合影“清真佛塔共一街,雪域吉祥世安宁。”

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升平镇,一座清真寺和一座藏传佛教白塔比邻而建,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寺一塔交相辉映,成为德钦多民族和谐共融、多宗教和顺并存的生动缩影。

香格里拉深处的德钦县,地处滇藏川三省区交界,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的横断山区纵谷地带,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坐落于雪岭深谷之中的升平镇,三面环山,一面临着澜沧江河谷,神奇壮丽的梅里雪山吸引着众多游人前往。“升平”藏语意为“聚”,寓意太平盛世、歌舞升平。自古,这里就是茶马古道滇藏线上的重要枢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民族、多宗教和谐相处的文化氛围。特别是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春风,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家多民族的现象十分普遍。

李忠义一家就生活在阿墩子古城。从上世纪20年代他的爷爷奶奶组建家庭开始,到如今李忠义的两个女儿分别出嫁,藏族、回族、汉族、白族和纳西族,5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一片民族交融的热土

从教师岗位退休的李忠义亲切、健谈,向记者娓娓道来。“一个家庭中有多个民族,在德钦比较普遍。尤其是升平镇,自古以来这里南来北往的商人多,当地藏族开放包容,与其他民族交往频繁,自然而然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李忠义认为,阿墩子古镇多元特色文化是在特定历史和独特地域环境下形成的。

“处在通商道路上的地方,一般都发展比较快。”作为茶马古道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各地商帮运送货物来到阿墩子,鹿茸、熊胆、虫草、贝母等山货以及矿藏、绿松石从这里运往内地,藏区所需的茶、糖、布匹、金属或木制器具由此销往西藏等地乃至印度、尼泊尔。德钦当地物产也十分丰富,山货及工艺品深受客商喜爱。同时,德钦是梅里雪山卡瓦格博转经道的必经之地,秋冬时节,从西藏和其他藏区跋涉而来的转经香客也在此交换和采购日常生活用品。因此,阿墩子便有了“雪山市场”的美誉。至今,升平镇依然保留有一些商号会馆遗迹。当时,不仅有云南丽江、大理、鹤庆等地的白族、纳西族商人在这里开办商号,还有来自陕西、山西、江西、江苏等地客商在此开矿或经商。此外,清政府对藏区管辖过程中,也有少量士兵定居在阿墩子了。

藏、汉、回等多民族在升平镇聚居,带来了多元文化与生机活力。当地既保留着康巴藏族原始的弦子、锅庄、热巴舞等,又融合了回、纳西、白、汉等民族的文化艺术。 “回族人会做生意,而且讲卫生,一直受到藏族同胞的欢迎。”李忠义如是说。

“我看以前的书里写到,民国时期一些汉族知识分子来到升平镇,他们仿佛看到了一种中原文化的迁移——热闹的街道,商铺林立,买卖双方用流畅的汉语交流。藏族同胞经德钦到内地去时,对这里也有一种亲切感,当地居民大多都可以用藏语交流。”李忠义告诉记者,升平镇作为川藏两地的重要门户,不仅让内地与藏区的联系更紧密,而且见证了茶马古道上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关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今年,正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各族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李忠义高兴地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社会越发展进步,生活越富裕,我们越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民族情缘 家国情怀

“我的爷爷是藏族,奶奶是回族,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爷爷十分尊重奶奶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奶奶也不反对爷爷烧香点灯。两位老人给我们家留下了夫妻之间互相尊重包容的好传统。”李忠义告诉记者。

李忠义的母亲和妻子都是藏族,信奉藏传佛教,但全家人一直默契地保留了清真饮食习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不信宗教,但是尊重民族风俗。”李忠义说,他的两个女婿也都是藏族,一家四代相处得非常和谐。

曾经有人类学者到德钦调研,向李忠义了解他们一家四代不同民族是如何相处的。李忠义用一句著名的诗词予以回应: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两个不同民族的年轻人,真正为爱情走到一起,看中的是对方身上的优点。比如我媳妇看中了我,是因为我教书认真,脾气好,爱看书。人和人相处最重要的是看对方的长处,才能和谐。如果总是去找短处的话,就容易产生矛盾。”李忠义说,要带着一颗包容善良的心去看待彼此。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抓得很紧,社会风气越来越好。”李忠义说,藏族有种说法,两个人走到一起是情谊,也是一种缘分。正是这样一种民族之间的情谊缘分,组成了无数个像李家这样的多民族家庭。

今年春,记者在升平镇采访李忠义时,他的母亲刚刚去世两个多月,享年93岁。“我的母亲非常善良,正所谓‘仁者寿’。”李忠义说,他的母亲经历了从旧社会到新中国,见证了藏区老百姓是如何一步步过上美好新生活的,更感受到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自己也儿孙满堂、安享天伦,所以老人打心眼里觉得这个时代太好了,去世时并没有留下遗憾。

当了一辈子教师的李忠义,也从民族教育的发展感受到祖国越来越强大。“以前,经常有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读不起书,我们就自己出钱帮他们买课本、笔墨。由于教师工资低,我们还想办法勤工俭学,在学校种了一块菜地,用卖菜的钱给学生买学习用具。”当年当了校长之后的李忠义,最揪心的依然是学生因生活困难失学的问题。虽然他四处为学生拉赞助,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在民族贫困地区实施"三免一补"(免学费、免杂费、免课本费,补助生活费),进入新时代更是实施了“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等一系列教育扶贫政策。李忠义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全家福金沙碧水 铭记党恩

上世纪60年代末,作为知青的李忠义来到梅里雪山脚下,在一个小山村当起了民办教师。“那时候不通公路,过江靠溜索,在山村教书一待就是6年。”由于表现优异,后来李忠义被派去昆明读了一年中学教师培训班,回到德钦县后开始教初中。1978年,靠着平时自学,李忠义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云南师范大学第一批函授班学员。经过5年半苦读,获得本科学历后的他回到德钦县一中教高中,并先后担任学校的副校长、校长。

退休后,已经桃李满园的李忠义,还经常受当地宣传部或相关单位邀请去讲党课,成为一名义务宣讲员。“香格里拉的精神就是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多元文化的和谐。”李忠义感慨地说,有党的坚强领导,国家对藏区的政策又这么好,我们一定要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而且要一代比一代更坚定地跟党走下去,各族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讲党课时,李忠义经常从自己的家庭讲起,告诉学员们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老人,抚育儿女,做一个称职的家庭成员。他也会分享自己教书育人的经历:教师要认真教书,督促学生好好学习,以后学生们进入社会,也要懂得感恩,积极回馈国家,报答人民。

他常常和党校学员聊老百姓身边的点滴变化——以前,德钦县城到奔子栏要翻越白马雪山走几天路,大雪封山时,路断行人绝。现在隧道修通了,一个半小时就可到达。如今,老百姓都住进了漂亮的新房,每个村子也都建有集体活动室,大家亲切地称为“党廓”,感恩党给大家建了新房子。学校、医院、寺院等地到处都焕然一新。他也会讲国内外发展对比,“世界之乱”与“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比,激励大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如今,李忠义已年过半百,在德钦颇受尊敬。只要身体状况允许,邻里乡亲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他都会积极主动协助。2017年,李忠义家被评为第一届云南省文明家庭。 (责编:龙慧蕊)

 

汪洋会见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

情满塞上 奋进逐梦

宁夏各族各界隆重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辉煌宁夏篇

走进多民族家庭 1978~2018

寻找“骆驼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