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冬天,张小良大学毕业,从首都北京来到了数千里之外的西藏那曲市古露镇,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大学期间曾服兵役两年的张小良原本要留在大都市工作,最终还是选择雪域高原。因为想念已经在日喀则参加工作的妻子,更因为对藏区那份深沉的爱恋。
古露镇距离那曲市色尼区约90公里,海拔4700米。在古露,最美的风景是校园。古露镇完小校园内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教学楼、操场亮丽如新,环境整洁卫生。此时,学生们已经结束虫草假期返校,见到老师和外来的客人,都热情主动地问好。
这几天,学校正在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比验收,老师们也格外忙碌。校长达扎旺堆介绍说,学校共有473名学生,全部是藏族。自治区对民族教育历来高度重视,学校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教材全部改为统编教材,并开办了舞蹈、美术、篮球、足球、科技、书法、国学等兴趣班。
张小良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年轻教师,达扎旺堆对他十分欣赏。“张小良是个好老师,他性格淳朴、责任心强、普通话好,还懂计算机,正是我们学校所需要的教学人才。”
张小良的老家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父亲是憨厚朴实的汉族农民,母亲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族。而张小良的侗族妻子覃亚,则来自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的一个侗族和苗族人相结合的家庭。怀着对西藏的向往,覃亚报考大学时选择了西藏定向生。2010年,张小良和覃亚同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专业分别是环境科学和生物技术。2015年,覃亚毕业后到日喀则农科所工作。第二年11月,两位年轻人在双方家乡都举办了婚礼。
“她刚到日喀则时,工作生活肯定有些不适应。除了生活上的不习惯之外,看到同她一起来西藏的同学有的又返回内地,她内心也曾有过波动。”张小良到日喀则看望妻子时,见到藏区农牧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就鼓励妻子坚守奋斗初心,为藏区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覃亚正安心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当地进行土豆种植研究。
去年,张小良通过参加统一考试,被分配到古露镇完小工作。两位新人生活工作的地方虽然不太近,但心却贴得更近了。来到高海拔的地方,张小良的身体也曾出现过不适,但通过慢慢调节和克服,如今早已适应了高海拔下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身为藏族,每当吃起糌粑,喝起酥油茶,张小良更能感受到一份属于家的味道。
如今,张小良担任学校三年级汉语教学和实验室、图书室的管理工作。“这里硬件设施很好,孩子们动脑、动手能力也较强,主要是缺乏对外面世界的了解。”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他对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有了一些初步体会。上汉语课时,他经常给学生讲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新鲜事。科学实验更是他在大学时的专业所长,课堂上总能唤起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拓展。
由于汉语功底好、电脑使用熟练,张小良还经常帮助其他老师解决一些教学上的难题。学校教职工宿舍紧张,达扎旺堆校长就把张小良接到家里住,一个80后、一个90后,为了藏区民族教育的发展,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1991年出生的张小良,说话做事显得很沉稳。受父母勤俭持家的影响,他从小就懂得爱惜和节约,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和工作机会。在他的鼓励下,妹妹也考上了大学,并在今年考取了兰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弟弟则在外地打工。“正是国家的好政策为我们的求学工作提供了保障,如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国家助学贷款等。”张小良充满感激地说。
张小良和覃亚,一个天南、一个地北,正是基于爱,让他们组成了一个汉、藏、侗、苗等4个民族的大家庭。
语言交流是居家过日子必须过的一关。张小良和覃亚去对方老家时,双方父母都不会说普通话,只能以当地方言交流。这时,双方父母都会放慢语速,并加以手势来辅助。尽管说的语句很普通,手势也很简单,但简简单单的话语,表达着父辈对儿女深深的爱。
其次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覃亚习惯以米饭为主食,而张小良则以面食为主。考虑到儿媳妇的饮食习惯,张小良的母亲在做饭时总是多做米饭,偶尔才做一次面食,这让这位南方姑娘感受到家的温暖。
两位新人到西藏工作后,双方的父母也都给予了支持和鼓励。爱的语言、爱的行动、爱的温暖,共同筑起这个幸福家庭。
尽管相距遥远,全家人不能时常团聚,但大家经常会在微信群里通过照片、语音、视频等来互相交流、问候,并分享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趣事。
“现在国家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在内地时似乎感受不那么深刻,但是到西藏之后感受就非常强烈。我们庆幸赶上了这个美好的新时代!”如今,张小良和覃亚对未来在藏区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信心。 (责编: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