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成为渔友的原因很奇特:某天电影频道播放了一部老片《大河恋》,里面有不少挥竿垂钓的场景,引发了他的兴趣。有句话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渔友圈的名言则是“钓鱼钓成百万富翁”,缘于钓鱼追求精良的装备,购买渔具难有尽头,很容易让人从千万富翁钓成百万富翁。
最早察觉不对劲的是他老婆,见他常心不在焉,说话少了热情,还出现了经济缺口,不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于是很自然想到他外面是不是有人了。他老婆闹了几次,又跟踪了几次,才确定他确实是去钓鱼了。别人也劝她,说对于这些人,只要有鱼咬钩,即使维密超模出现在面前,他们眼珠子也不会转一下,绝不会有花花心思。但他老婆又开始心疼起开销,说跟着电影学钓鱼也要花很多钱。我心想,幸好他看的不是《到也门钓鲑鱼》,如果他学的是片中那位为了方便垂钓,想把北大西洋的鲑鱼引入沙漠的也门酋长,花的钱更多。
为了确保不出事,他老婆又让退休的父亲跟着丈夫一起去钓鱼。其他渔友便经常拿这对翁婿开玩笑,还编排出一个段子:有一对翁婿结伴钓鱼,女婿收竿时不慎把岳父碰落入水,旁人急忙施救,把岳父拉了上来。第二天女婿又邀岳父去钓鱼,岳父说,别急,我就这一个女儿,财产迟早是你的!故事被多人多次重复以后,老头就不乐意了,拒绝再和女婿一起去钓鱼。
刚开始,邻居每天只能钓回一些小鲫鱼,剖开用油煎一遍煮汤,汤色像牛奶一样白,看起来挺美。但是,随着他的钓鱼技艺有了长进,收获越来越多,家中经常连浴缸都装满了鱼。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起初还欣然接受他的馈赠,后来见到送鱼来,都连声求饶,说剖鱼太费工夫,也吃不了这么多。邻居只好代劳,把鱼剖开用油煎好再送人。但一段时间后,人们吃鱼的热情仍然无可避免地消退,鱼俨然成为其亲友圈子里的隐秘敌人。
最夸张的是,一户人家养了几只狗,狗的食量巨大,这户人家从邻居那里要了些鱼回去作为狗粮。数日后也不再有动静。邻居询问后得知,狗吃了几天的鱼,只要闻到鱼味就不肯从笼子里出来,即使强拉,狗也会力挣往后退。
有个故事说,北宋时,苏轼被贬至现在的广东惠州,地远人僻,每隔三五天,他就买一副有少许肉的羊脊骨煮汤,好使嘴里有些肉腥气。生性豁达的苏轼调侃说,这样吃,狗就不高兴了。邻居想不通的是:如今吃鱼也会令狗不悦了。
(箫笙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8 年第 29 期,视觉中国供图)